在我国,语言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它在我国实现
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文字和语言的
计算机处理等,语言学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我国现代语言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十年动乱结束后,一批中年语言学家涌现了出来,并且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力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河南教育出版社愿意为这些中年语言学家出一套论文集,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一年多以前,他们专门派人到
北京市商谈此事。我们深感他们的设想和决定是很有远见卓识的。众所周知,现在出版一本语言学论文集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出版这种书要赔很多钱。而这也是我们早想做而又力不从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对他们的计划表示赞同和支持。但我们认为,当务之急不是编自己的论文集,而是将我国当代贡献大、在各自学术领域成绩突出的中年语言学家推荐给他们。为了表示对河南教育出版社这一计划的实际支持,我们在百忙中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协助他们,编辑出版这套《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的任务。
为了把这套书编好,我们迅即向
吕叔湘先生作了汇报。他很高兴,并欣然答应出任这套书的顾问。我们深知,这也是吕老兼任
语文出版社社长十年来未及实现的心愿之一。正是在吕老的关系和指导下,我们同河南教育出版社一起拟订出了出版的计划和有关细节。在广泛听取有关同志的意见后,列出了一个可供入选的中年语言学家名单。经过反复权衡比较,确定了名单。他们是:
徐通锵、
邢福义、
陆俭明、
刘叔新、李新魁、
裘锡圭、
吕必松、鲁国尧、
蒋绍愚、
李临定。我们深感遗憾的是,未能编选我国老一代语言学家和青年语言学家的自选集,即使是中年语言学家,也不可能全部选入,特别是有的同志,刚超过规定的年龄上限,虽然他们学术成果累累,也未能入选。还有的同志,由于其他原因,要求暂不入选,我们工作中难免有不全面或疏漏的地方,敬希语言学界的师友们谅解和批评,以便改进我们的工作。
我们衷心感谢年高德的
吕叔湘先生为每本自选集题写了书名。这里饱含着他对语言学界的殷切期望和亲切的关怀。我们也要代表语言学界的朋友,向河南教育出版社表示诚挚的感谢。特别是他们的社领导专程到
北京市来商讨计划,并亲自审读书稿。负责这套书的责编查道元同志,多次往来于郑州北京之间,做了大量细致的组织和审稿工作。我们也要感谢入选的这些同志的配合和支持。没有上述的各种支持,这套书是无法同广大读者见面的。
裘锡圭,
汉族,祖籍浙江宁波,1935年6月13日生于
上海市。1952年考入
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毕业后,考取本系“甲骨学与商代史”研究生,导师为
胡厚宣先生。同年,由于导师调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跟随到该所继续学习(编制仍属复旦大学)。1960年研究生结业后,分配到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教研室任助教。大约从1962年起改任古汉语教研室助教。“文化大革命”后,又回到古典文献教研室。1978年任 副教授,1983年任教授,1984年起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
先秦秦汉部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过“汉字学”、“
古文字学”(即古汉字学)、“考古资料与先秦秦汉古籍整理”、“金文选读”和“甲骨学”等课程。1974年至1977年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主持的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工作和
马王堆汉墓帛书中《老子》甲乙本及卷前后佚书的整理工作。1978年参加了
湖北省博物馆主持的
曾侯乙墓文字资料的考释工作,在此前后还参加了该馆主持的江陵望山一、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