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清朝
雍正年间 , 有个年轻的游僧 , 来到北京沿街化缘 乞讨 , 正值酷暑伏天 , 乞讨的化子们到处被人驱赶 , 他只好躲藏 在僻静处 , 单等天黑 , 再去化缘 .可这时己家家关门闭户、燃灯点烛 , 别说讨饭 , 就连行人都少见了。饿得游僧饥困交加 , 万般 无奈 , 猛抬头一看 , 墙上陪着一张贴儿 , 写着 " 当朝公主 , 身患重病 , 能治愈者 , 诏封官职 , 年轻者招聘为马。 " 而这与僧人有何干连呢 ? 再说出家人 ,一不求官禄 , 二不娶妾室 , 三他不懂医术。可世上的事就是这么怪 , 越是不沾边的事儿却偏偏要连起来,再说饥不择食嘛 , 游僧心想管他三七二十一呢 , 先混碗饱饭再说。就顺子揭下了帖儿 , 看守皇榜的差役赶忙上前把他抓住: " 看你这个德性还会治病 ?" 按说出家人不该撒谎 , 说瞎话是犯戒规的 , 可他既然撕了皇榜 , 事到临头也就急不择路了。厚着脸皮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你怎么知道我不会治病 ?" 一句话问得差役张口结舌。差役反过来一想:人家说得也是理儿 , 万一他能治呢 ? 岂不耽误了大事 ? 皇帝 怪罪下来这还了得;可要带这么个污头垢面、破衣烂衫、混身长
虱毛目的叫化子去见公主 , 还不把人吓死 ? 脑瓜子又一转:咳 , 他要是真能治好病 , 我也许趁机飞黄腾达呢。先领他到下处沐浴更衣 , 美餐一顿 , 再作安排。次日清晨 , 带游僧进宫诊病。常言说 " 玩艺儿是假 , 力气是真的 , 手里没有金钢钻 ,干嘛要揽这大磁盆呢 ?" 进 了宫门 , 游僧心里就敲起了
小军鼓:要说念经化缘 , 还能信口开河 , 对这看病的事儿 , 却象擀面杖吹火一,一窍不通啊。唉 , 既来之 , 则安之 , 害怕顶个屁事儿 , 不怕胡说 , 就怕没的说 , 车到山前必有路 , 到哪儿说哪儿呗。他对守护公主的官 员 说:" 公主本金枝玉叶儿 , 再说出家人也有清规戒律, ‘男女授受不亲 , 万万不能用手诊脉 ." 御医反问 :" 那怎么诊脉呢 ? ”游僧说:" 取条红线 , 拴在公主手腕上 , 将线拉出门外 , 这红线走脉,御医也觉得神乎其神 , 估摸着这僧人必有独到之处 , 没几出好戏敢闯宫门 , 赶紧为他拴好红线 , 恭恭敬敬在一边侍侯。僧人哪儿干过这事儿 , 象不象三分样啊。嘴里吐字不清还装腔作势地磨磨叨叨 , 好像振振有诵 , 倒是象那么个派头儿。其实他想的和磨叨的根本与病情无关 , 念叨的却是咋能离开这块是非之地呀 ? 可别人还以为他是在嘟嚷病情呢。愣了有抽三袋烟的工夫 , 御医急切地问 :" 究竟公主得的是什么病 ?" 游僧吞吞吐吐地说:" 中焦阻塞 , 阴阳不调 , 上下不通 , 饮食才不进。”御医一听就吓毛 了 , 因为这是个普通常见病 , 如果连个常见病 , 都不能治 , 一旦皇帝知晓 , 饭碗不就砸了吗 ? 急忙暗中赔了游僧二十两白银 , 还嘱咐他别向皇帝实言 , 并请求游僧开一诊断良方。药方怎么开 ? 鬼才晓得。游僧只好敷衍地说:" 我带有成药 , 不必开方子啦。 " 他回到住处 , 眼珠一转 , 有了 , 见到床上扔的破袜子 , 赶紧把袜底的臭泥抠了出来 , 捏成药丸 , 然后送到宫内交给御医:" 此物是宝 , 吃了就好 ,
上吐下泻 , 挺着裤子往茅房里跑。 " 御医信以为真 , 拿回去就让公主吃了。这下可砸锅了 , 先是恶心大吐 ,. 随后象吃了
糜子粘糕似的往厕所里跑。待到不吐不拉时 , 肚里才感到饿得慌了 , 很想吃东西。御医赶紧禀报了皇帝 , 三宫六院皆大欢喜。再说游僧回到住处 , 越想越不是滋味儿:让公主吃臭脚丫子泥巴丸 , 一旦皇帝知晓 , 性命难保 , 本来不会看病 , 竟敢揭皇 榜 , 闯宫殿 , 实乃欺君之罪。眉头一皱 , 计上心来 , 三十六计 , 走为上策 , 背起银子 , 连夜溜之乎也。两天之后 , 公主的病完全好了 , 皇帝宣僧人上殿 , 封官招驸马。大臣禀报:" 此人已走了两天 , 不知去向" 公主一听就急 了 , 哭着说:" 他是我的恩人呐 , 走遍天崖海角也要把人找回 来 !" 宫人领了圣旨 , 分四路人马寻找。据说游僧出了京城 , 顺大道向西南方向跑去 , 当听说后面有人追赶 , 可吓坏了 , 心说:" 一定是皇帝发现了骗术。 " 因此越加拼命地跑 , 当到了保定西下关 , 有条大河挡住去路 , 一无桥 , 二无船 , 再无办法可想 , 只得吊死在河边柳树上了。宫人赶到 , 早已气绝身亡。公主闻讯 , 哭得死去活来 , 非要亲眼看看尸体不可。宫人禀告:" 天气炎热 , 尸体腐烂 , 无法运团。 " 公主执意地说:" 既然尸烂不能取回 , 把人头带来我也要会他一面。 " 宫人遵命取僧头返京 , 公主咬破手指 , 将鲜血滴在僧头上 , 又抱在怀里嚎啕大哭一场。因僧尸腐烂 , 路途遥远 , 无法带回 , 只好化成灰 , 装入玉瓶 , 运回
保定市。将尸骨埋葬后 , 在坟上雕了一白玉
石塔 , 把玉瓶封入塔内 , 称和尚坟。为表达公主对僧人的怀念 ,
乾隆登基后 , 为他建了座
灵隐寺 , 以示僧人幽灵隐此 , 永不消逝。时隔不久 , 公主思念僧人成疾 , 去
泰山降香 ,求神治疗护 佑 , 返京途中 , 路过保定 , 因思念恩人 , 不再返京 , 在保定削发为尼。兄长乾隆在城东南隅为她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
泰山行宫。注①灵雨寺一原名灵隐寺 , 误传年代已久 , 仍用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