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攀龙
清朝时期的官员
武攀龙(1611年-?),字际云,号作霖,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府交城县(今山西省交城县),是清代的政治人物及进士。他在顺治三年(1646年)成为进士,并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河南省布政使、江宁兵备道防政刑科给节中等。他还与顺治朝监察御史李之奇合作,在卦山太极峰巅建造玄武塔。
人物经历
武攀龙生于明末清初时期的交城县北山武家庄(现属于古交市马兰镇武家庄)。他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通过山西乡试获得第三十七名举人的资格。随后在清顺治三年(1646年)成为进士,并在次年被授予洛阳市县知县的职位。此后,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多次升迁,包括担任刑科给事中、湖广布政使司参议、河南管粮道、按察使司副使以及江宁兵备道等职务。
文化贡献
武攀龙在文化领域也有显著的贡献。他在交城卦山天宁寺山门外石阶前的牌坊上留下了“罗天接引”四个字的手迹。此外,他在卸职返乡后,在城内的东正街路北修建了一座一进三院的府邸,该府邸的设计和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色。他还曾在武家庄武公祠创立了俊秀书院,致力于推广文化和教育事业。在文学方面,武攀龙参与编写了《交城县志》,并在康熙帝八年完成了刻版工作。他对龙门渠的建设也有所贡献,捐赠了500两白银用于该项目。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曾负责整理并修订《洛阳县志》,为后世版本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有关洛阳市历史文化的诗歌作品。
轶事典故
魁星转世
武攀龙因其在家乡古交的历史地位而被称为“魁星转世”。据传,当他母亲即将分娩时,他的父亲武篆在路上意外拾获了一个银元宝,而这被认为是吉祥的预兆。武攀龙出生时,家中并未出现火灾,而是出现了许多银元宝,这些都被视为他未来成就的象征。
中举移厦
武攀龙年轻时曾因顽皮而不思进取,但在岳父的鼓励下,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他向岳父提出,若能考中科举,希望得到岳父家的抱厦厅作为奖品。岳父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在他考中举人后兑现了承诺,将抱厦厅搬迁至武家庄。这个故事激励了武攀龙继续努力,最终考中进士,并获得了更高的荣誉。
家庭背景
武攀龙的家庭背景丰富,他的曾祖父名为钊,祖父承甫,父亲篆,母亲曹氏,继母也是曹氏。他有六个儿子,分别名为之旦、之奭、之望、之毕、之生和之适。
参考资料
武攀龙.知识图谱.2024-08-2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文化贡献
轶事典故
魁星转世
中举移厦
家庭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