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川县
云南省洱源县前称
邓川县是一个已经撤销的县,别称“德源街道”,古为邓赕诏地,因境内有氵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三江平列如“川”,故名邓川。公元1274年设州,一直为邓川州、邓川县。1958年底并入剑川县大县,1985年12月设建制镇。现隶属云南省洱源县
历史沿革
贞观二十三年(649),奴隶主贵族兴起,境内有邓赕部落。麟德元年(664)年5月,设邓备州。神龙元年(705)年,唐御史李知古杀害了邓赕诏主丰咩。神龙三年(707)年,丰咩子咩罗皮袭邓备刺史,联合浪穹、施浪及吐蕃,杀李知古“断尸祭天”,重新归附吐蕃。开元二十五年(737),皮逻阁袭取大厘城(今喜洲),咩罗皮败走野川,不久郁愤而死,子皮罗邓回邓川,在鼎胜山北筑土城固守。开元二十六年(738)皮罗阁焚杀邓赕等五主。贞元十年(794),南诏攻破吐蕃,将浪穹、施浪、邓赕三诏合并,称浪穹州。元朝孛儿只斤·蒙哥七年(1257年),置邓川千户所。元十一年(1274),邓川千户所改设为州,浪穹千户所改设为县。明成化年间设邓川驿,崇帧十四年(1641年),邓川州城由旧州迁到此,更名新州后,现邓川镇一直是邓川州、邓川县的治所。民国元年(1912年),邓川州改为邓川县。1958年10月,邓川、洱源县剑川县县合并为剑川大县。1985年12月16日,邓川设立镇。
地理环境
邓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区,地处滇西高原,平均海拔高度约为2000~2500米。海拔较低的地方形成坝子,地势平坦,有河流贯穿其间,是人口居住集中、经济发达的农耕区。
邓川县的平坝区主要有两处,一处以县境西部的县城为中心,为邓川坝;一处以县境东部的黄坪镇为中心,为江寅坝。邓川坝是洱海北端的小平原,数条河流从北至南,注入洱海。滇藏公路也从中穿过,是全县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江寅坝分布在罗漏河两岸,呈东西条状,是邓川通往永胜县四川省的要道。坝南的鸡足山是滇西佛教圣地。每年春节,来自本县及云南省各县、四川、西藏自治区缅甸的香客,云集此山。黄坪镇是香客进山路线中的最大市镇。
驻地简介
邓川城原名德源城,原为施浪诏的望欠部落居住的地方。邓赕诏为南诏战败后,设邓川赕,对邓川城多次加以增修,遂成南诏名城之一。后因无水,元代州治设寺寨铺。明崇须十四年(1641年),知州敖宏贞建新州城,筑城墙2233米,高5米,厚1.5米,挖护城河2300余米,宽2米。建东、南。北城楼3座,钟楼、鼓楼各1座及知州、土官、吏目等衙舍。现在的邓川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泥泞不堪的土路,铺成了水泥大道,新建的一幢幢高楼,代替了低矮的平房,新扩建的农贸市场,每天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商。
经济
邓川是云南省乳制品加工业的主要基地,镇内的邓川奶粉厂,于1959年建成,为国家大二型企业。产品有奶粉、麦乳精、奶油等。在同类产品中,邓川奶粉、奶油具有营养成分全、乳香味浓的特点,深受海内外用户欢迎,年创税利130多万元。
邓川由于交通便利,物资交流十分活跃。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渔潭会",就在镇南部的沙坝街场举行。渔潭会会期7天一10天,以驰名的邓川奶牛以及各种农具为大宗交易物资。除此之外,主要是出售嫁妆用具。准备在秋后嫁娶的人家,都要来这里备办嫁妆,如来自剑川县的木雕家具,腾冲市的玉器、金银首饰,以及白族民间的剪纸、刺绣等。因此渔潭会又被白族人称为嫁妆会,规模仅次于大理三月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经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