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川镇
云南省洱源县下辖镇
邓川镇,是云南省洱源县县的南大门,距洱源县城23公里,古为“邓赕”地,境内三江平列如“川”,故名邓川。邓川镇位于东经100°5′、北纬25°59′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但相对平缓。东、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上关镇接壤、西、北毗邻本县的右所镇,镇政府所在地新州,海拔1980米,距县城洱源23公里,州府下关镇54公里。邓川镇下辖旧州、新州、中和、腾龙4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邓川镇常住人口为15412人。
邓川坝属断陷湖滨盆地,最高海拔是卧牛山3400米,最低海拔为中和桥1970米,水系属澜沧江水系,年径流量0.138亿立方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性气候;森林覆盖率48%。境内以白族为主,居住着汉、傣、苗、回、纳西、等民族。
明成化年间设邓川驿,崇帧十四年(1641年),邓川州城由旧州迁到此,更名新州后,一直作为邓州市邓川县的治所,至1958年底成立剑川县时为止。
2019年7月24日,邓川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历史沿革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奴隶主贵族兴起,境内有邓赕部落。麟德元年(664)年5月,设邓备州。神龙元年(705)年,唐御史李知古杀害了邓赕诏主丰咩。神龙三年(707)年,丰咩子咩罗皮袭邓备刺史,联合浪穹、施浪及吐蕃,杀李知古“断尸祭天”,重新归附吐蕃。开元二十五年(737),皮逻阁袭取大厘城(今喜洲),咩罗皮败走野川,不久郁愤而死,子皮罗邓回邓川,在鼎胜山北筑土城固守。开元二十六年(738)皮罗阁焚杀邓赕等五主。贞元十年(794),南诏攻破吐蕃,将浪穹、施浪、邓赕三诏合并,称浪穹州。
元朝孛儿只斤·蒙哥七年(1257年),置德源、浪穹为千户。元十一年(1274),邓川千户所改为州,浪穹千户所改为县。
民国元年(1912年),浪穹县改为洱源县,邓川州改为邓川县
1958年10月,邓川、洱源、剑川县三县合并为剑川县。1959年11月,邓川奶粉厂投产,日处理牛奶20吨。1978年6月16日,邓川瓷厂被命名为省“大庆市式企业”。
1985年12月16日,邓川设立镇。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川古为邓赕诏之地,因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三江在此并流形成“川”字型而得名。邓川镇于1985年12月建制,地处洱源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距州府下关50公里,214国道和大丽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邓川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有耕地总面积9949.58亩(其中:水田7703.15亩,旱地2246.43亩),占全镇国土面积的15.8%。全镇未利用的土地面积有40106.5亩,占总面积的51.26%。人均拥有耕地面积0.7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大蒜、蔬菜等作物;有林地面积31372.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面积1325.6亩,人均拥有经济林果地面积0.09亩,主要种植梨、梅果、桉树等经济林果;有水面面积3000多亩(含河流),其中养殖面积1196亩;有荒山荒地面积9322.29亩。全镇不少地方分布有钛矿、石矿、石英砂等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梅子资源。现有梅树面积2033亩,主要品种有盐梅、苦梅、珍珠梅仙居杏、大青梅、双套梅、桃梅。
乳畜资源。邓川现有黑白花奶牛存栏3000头、年产牛奶2500吨,生猪存栏8615头,羊存栏3500只,其中奶牛兼为品种优良的改良邓川乳牛。
大蒜资源。邓川镇大蒜种植面积达1800亩、产量达3000吨,主要品种有无公害高原早熟薤白、珍珠蒜、丫蒜、三丫蒜。
水生生物资源。邓川镇境内水域面积有1822.3亩,水库面积236.3亩,苴河、罗时江、永安江穿越全境,全镇的生产、生活、农业用水水源充足。有右所鱼种厂、邓川水产品开发公司,有文笔湖、银桥村、三道桥等成片的养鱼示范基地和养鱼示范户,各种商品鱼成批交易。水产品主要品种有邓川弓鱼、鲤鱼、团头鲂、高背鲫鱼、鲢鱼、螺丝、海菜花、莲根、茭瓜、慈姑等。
粮食资源。邓川粮食年产量达7195吨,主要品种有水稻、玉米、小麦、啤大麦、大白芸豆、蚕豆等。
行政区划
邓川镇下辖4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人口
邓川镇是白族聚居地,2006年末,境内有白族10906人、汉族5294人、傣族55人、纳西族29人、回族47人、苗族4人、傈僳族4人。
2021年7月14日,根据洱源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邓川镇常住人口为15412人。
民族
(1)白族: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明清以后,汉语称之为“白家”,纳西语称之为“勒布”,傈僳语称之为“勒墨。1956年11月正式确定以“白族”为该民族的统一族称。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甸语族,其语文有两种说法,一为白语文,二为彝语文。历史上,白族接受文言文化较早,白、汉两族经济文化交往密切,白语中汉语词汇较多,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汉文是白族习用的通行文字。历史上白族人民曾借用汉字标记自语,称为“汉字白读”。白族源流有土著说,汉族迁来说,焚人迁来说,哀牢九隆族说,多种民族融合说,氏羌族源说,西寨白蛮说等多种,而以后两说的赞同者较多。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农裙,小伙子喜穿白汗衫。山区大人小孩喜披羊皮。20世纪30年代以前,内地城镇妇女多有缠足者,后废止。80年代后,白族服饰也向着更有利于生产、更美观大方的方向发展。现今,境内白族已基本被汉化。白族住宅,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水平不同,具有多样的建筑形式。镇内农村白族人民多居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城乡多有钢混结构的房屋。白族住房院落宽敞,照壁建筑和谐优美,门楼建造精巧,独具风格。白族民居基本特点:封闭式院落;布局严谨,有一主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进而有六合同春等组合;石基土墙木屋架,瓦顶覆盖,石灰粉墙青砖包墙角;一坊房屋多为三开间二层楼;大门豪华,门窗装饰讲究。白族婚姻奉行一夫一妻制,除同姓同宗不婚外,在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通婚均不受限制。现结婚程序大多汉化。家庭组织以小家庭为主,少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财产继承男女平等。白族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也保持着比较古老的巫教崇拜,还信仰本主。采用木棺土葬。节庆主要有“过年”(春节)、“二月八”、“火把节”、“渔潭会”等,和汉族一样,也过清明节、端午、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节。白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创世纪》、《火烧松明楼》、《鸟吊山》等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为白族人民世代传诵。白族人民勤劳勇敢,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
(2)汉族:远在公元前4——5世纪,邓川即为滇藏古道的必经之地,蜀、楚、粤商贾沿途留居下来,成为境内汉族的先民。此后诸葛武侯南征入益州邵,诸葛亮南定益州后,派蜀汉官吏,通过各族贵族统治己定地区,又有一些汉族进入境内。唐时,邓川是南诏统治的腹地之一,统治者曾破成都市,掠回“数万子女工技”。天宝,唐王朝3次攻伐南诏又遗留一些汉族官兵。元初孛儿只斤·忽必烈“留三百军户”时设立有浪寄、德源两个千户所,使得不少汉人留居境内。明代,汉人大量涌入县境。西千侯沫英请置勋庄,以籽粒为国赋,招来以汉族为主的庄民。云南省平定之后,随征大军中的江西省浙江省、湖广、河南省四都司兵,连同妻小奉命留住,成为现在邓川魏军屯等地汉族居民的祖先。清代,因实行绿营兵制,境内设置的关、塘、哨、汛多个,这些交通要道上派驻的兵士大多是内地汉族,兵士一面完成军事任务,一面就地屯垦,兵制的改变又拓宽了汉族的居民点。现邓川建有工业园区,各地客商络绎不绝,镇内汉族人口逐渐增多。邓川汉族,因长期与白族等其他民族朝夕相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相互影响,许多汉族人都听得懂且会说白族话。
(3)傣族:明洪武元年(1368),“车里作乱”,威远州(今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深受威胁,世居威远州的傣族贵族刀哀父子被迫率亲族及兵士避难于老挝,继又迁移到楚雄元谋县,后迁到邓川州羊塘里定居。明洪武十六年(1383),都督沐英、征南将军傅友德与元右丞普颜笃、土官高大惠大战于佛光寨,经年不下。刀哀及其长子阿这、次子阿世英率羊塘里的戎兵“投军效”,协助沫英攻破佛光等寨,擒获高大惠,为平叛立下汗马功劳。刀哀“未封而卒”,阿这和阿世英分别被授为邓川州土知州及罗川土千户。阿这被封为世袭知州后创州治。部分傣族迁往旧州。后因阿氏世袭邓川知州,族人在当地得以繁衍生息。阿氏授封知州13代,袭职12代。从《阿氏族普》来看,阿氏傣族的后裔在镇内的主要居住地有:旧州、百岁坊、德源村。为保持傣族风俗,阿氏的前八代土官都只在本族内联姻,不与他族通婚。后因当地白族及其他民族势力较大,被称为“摆夷”的傣族从第九代土官起开始与其他民族联姻。同时许多傣族已从羊塘里迁往邓川其他地方,同当地人民同生活共劳动,并逐步融合在当地汉、白等族中,自认汉族或白族了。现居境内的傣族也并非阿氏家族的后裔,而是近代才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迁来的,其生产生活习俗与当地白、汉等族相近。
(4)回族:蒙古成阳王赛典赤开发云南省时,有千余名回族留居邓川旧州。明成化年间,泥石流冲毁旧州城及附近一些村寨后,回族便搬到士庞村居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本民族内使用阿拉伯语讲阿拉伯语,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通用文言文,讲汉话及白族话。回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早年仅在本民族内通婚,近年可与外族通婚,但只有在新人同意加入伊斯兰教之后,婚礼主持人才按回族的仪式为其主持婚礼。回族采用白布裹身土葬方法。节庆主要有圣纪节开斋节
(5)傈僳族苗族:我镇纳西族、傈僳族、苗族属机关单位,并没有单独的聚居地。
经济
邓川镇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788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38万元,财政总收入424.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00元,全年粮经作物总播种面积2166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2971亩,粮经比例为69:31,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蒜、烤烟、辣椒等作物。
邓川镇是唐朝时期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区著名的邓赕诏遗址;这里是云南省3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的洱源县邓川工业园区所在地;这里是洱源县的经济贡献区,创造了洱源工业总产值的85%;这里是全国重点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之一;这里平畴沃野,稻香鱼肥,果香万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梅果之乡”;这里是云南省乳制品加工的主要基地和乳牛饲养的重点区域之一,是久负盛名的“乳牛之乡”;这里有规模仅次于大理三月街的农历八月十五日物资交流会--渔潭会(嫁妆会)。
工业
以建设邓川工业园区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配置资源,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质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发展特色工业经济,吸收引进新希望集团、大理骏马工贸集团和县内电力公司、阿达俏饮料厂等企业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大力度,内引外联吸引外商继续前来投资,不断壮大工业园区规模。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和简化审批程序,为入驻企业提供更优惠、更便捷的服务,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营造硬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到园区投资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培植壮大加工业。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邓川工业园区建成洱源县经济的快速增长点、利用外资的集聚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城镇化建设
紧紧围绕德源山经济开发区现已形成的工业、商贸、居住、旅游“四区一体化”的良好发展格局,坚持把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以加快工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建设以蝶泉乳品公司和骏马工贸集团为龙头的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努力实现把邓川建成洱源下片中心城镇的发展目标。近几年内要在进一步完善德源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化、亮化、美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城镇建设管理,使城镇管理工作逐步走入法制化轨道;同时,继续走好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市、促进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城镇化率。
农业
以农业二次创业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名、特、优、稀农产品,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引导农民发挥比较优势,建设集中连片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农业主导产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多途径、多形式的融资,集中精力量建好农产品产地开发市场,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参与农产品的流通领域,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是云南省乳制品加工业的主要基地,镇内的邓川奶粉厂,于1959年建成,为国家大二型企业。产品有奶粉、麦乳精、奶油等。在同类产品中,邓川奶粉、奶油具有营养成分全、乳香味浓的特点,深受海内外用户欢迎,年创税利130多万元。1994年邓川被列为全国重点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002年8月大理白族自治州经贸委批准建设邓川工业园区、2003年被省乡镇企业局评为省级乡镇企业园、2004年3月被选为云南省30个重点工业园区。几年来,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园区经济与城镇规模在健康协调发展的快车道上加速提劲、和谐交融。 200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5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5元;财政总收入420.8万元;粮经作物总播种面积21697.5亩,粮食总产量7195吨,经济作物产值438万元,大蒜种植面积1800亩,优质梅面积2033亩;大牲畜存栏3501头,牛奶产量达2500吨;水产品产量145吨,产值160多万元;境内私营企业24户,个体工商户230户,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79839万元,实现利润2744万元(含邓川蝶泉乳品公司和大理骏马工贸集团);烤烟种植面积2123亩,烟叶产量5852担,烟农收入271万元。全镇中小学在校学生25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文化
文化艺术
(1)民俗音乐白族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历史悠久。在邓川多为“邓川汉调”(用汉语演唱)。因多为男女对唱,又称对口山歌。以爱情为主要内容,传统的调子有“采花调”、“相交调”、“喜事调”、“相思调”、“盘歌”等。演唱水平要求很高。句式一般两句为一段,上句为正词,下句是衬词。也有四句为一段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邓川调就录制成唱片,传遍全国。现在,在喜庆节日、婚宴等,农村文艺演出队都有演出。传统的邓川调以新的内容成为歌唱幸福生活、宣传邓川日新月异的局面而得到新的发展。
(2)民间舞蹈:“竹马舞”:又叫“耍马”、“跑马舞”,是广泛流传在白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自娱性歌舞。“霸王鞭舞”:是一种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道具用竹鞭,鞭两端镂空装有铜钱
,拍打时发出有节奏的铜钱声、碰击声。表演动作常有双手推敲背旋转,拍手承以背,拍足承以趾,拍头承以颈,拍腰承以股。主要用传统的白族唢呐伴奏,中间插有打击乐突出节奏,以烘托舞蹈气氛。
(3)乐器:“唢呐”:白语称“滴代”,双簧直吹木管乐器。形有长短、大小和有无碗口之分,制式则分七孔、八孔(背面对一孔)。分白族唢呐、汉族唢呐两种。镇内流行吹白族唢呐音乐。“霸王鞭”:也称“金尺竿”、“金钱棍”“九节鞭”。用实心竹制作嵌装铜钱之长方形槽,须方向相错,每棍一般开回槽,两端各二或三槽。
(4)戏剧:“吹吹腔”:舞台演出较、正规,需搭台、着装、彩脸,多在春节开展。清道光年间,吹吹腔流传一邓川等地,演出活动较频繁。现今,会演的老人相继去世,邓川境内已没有该剧种。
宗教
境内宗教信仰主要有本主崇拜、佛教、道教
(1)本主崇拜:本主,即本境福主,是人们公认的一个地区保护神。在镇内广泛信仰,不仅白族信奉,汉族常将本主作为顶礼膜拜的保护神。本主崇拜是多神崇拜,有山、水、木石等神,有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如德源山白洁夫人),有为民除害的义勇先烈,有道德行为感人的忠孝名贤。每个本主都有各自的名号和传说故事。白族信奉本主,几乎每个村都有本主庙。据统计,镇内共有红山本主庙座。各村的本主都有自己的节日,,每逢本主节或本主会,村民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每年春节,各村举行隆重的迎本主仪式。农户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到本主庙祭奠,祈求赐福。邓川镇本主信奉情况表村名本主姓名、尊号本主会期备注新州白洁夫人六月二十三腾龙三老公公正月初四、六旧州福民土主佑国尊神新家村国光皇帝破五节,八月初六
(2)道教:六诏时境内已有道教流传。唐时先是释道并存,后佛教兴盛,元时道教有所发展,明万历间达鼎盛时期。道教传入境内后,在民间的传播一直未断,民间组织有莲池会等。镇内道教活动有“城隍会”、“压土”、等。现今,民间虽保留有道教的痕迹,但道教活动已趋于消失。
(3)佛教:唐至今时期,佛教一直是镇内的主要宗教。佛教宣扬“因果报应”、“转世轮回”。每逢初一、十五要烧香拜佛。
饮食
镇内以喜米、小麦为主食。通常一日三餐。农事繁忙时,加早点或夜点,新中国成立前,贫富悬殊,贫困的农民以杂粮、瓜菜掺入作主食。城镇居民多现买现吃,荤素搭配随家境而异;农家旧时常以寺院菜为主,镇内居民的肉食,回族似牛肉为主,其他民族以猪肉为主。镇内百姓善于制作腊肉、油鸡、腊肠、腌弓鱼、螺丝酱、酸腌菜、卤豆腐、干豆鼓及酸肝的制作,喜吃油煎乳扇、泥锹钻豆腐等风味菜肴。在镇内,常食的蔬菜有:白菜、青菜、青萝卜、茄子、辣椒、青蚕豆、黄豆、菜豌豆花豆、红豆;花豆、羊眼豆、窝笋,西红柿、葱、蒜、韭菜、阳芋、芋头、红薯、蔓昔、芹菜、山药、百合、莲根、南瓜、冬瓜,黄瓜、西胡子等。邓川三江过境,渔产丰富,当地群众爱吃鱼,有酸辣鱼冻鱼等。婚丧喜庆,白族汉族主人家多以八大碗菜待客。镇内回族家庭条件好的每年都要宰一头肉牛,把牛肉腌制成牛干巴。回族喜欢喝茶,凡吃饭都要泡上一壶茶。
(1)点心:传统的点心有年糕元宵节、米粉团儿、包子、耙耙(煎面耙耙、麦面耙耙、荞面耙耙、酥香耙耙)。饵块腾冲饵丝、熟干生粉、凉宵、凉粉。现在饼子奶油蛋糕快餐面等也逐渐风行。酒类:除回族外,其他各族人民都喜欢饮酒,且多将白酒加以泡制成木瓜酒梅酒大枣荔枝酒等。旧时,喜饮烤茶(又称百抖茶)。
(2)特色食品:“大理生皮”是镇内除回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传统菜肴,它由烘焙近熟的猪肉切成肉丝,佐以酸醋、酱油、辣椒、味精、葱、蒜、盐、姜等调料,颇具独特的地方风味。逢年过节,亲友相聚多食生皮。近年,查出吃“生皮”易得“旋毛虫病”,多数人转吃油炸“生皮”(常称“牛街生皮”)。部分人还爱吃“羊生皮”。乳扇是邓川地区白族最早制作的一种奶制品。邓川乳扇酥脆清香,营养丰富。乳扇吃法多种,可生吃,也可煎、烤、煮。乳扇是制作白族“三道茶”的原料之一。
(3)其他:雕梅、炖梅、毛驴汤锅、牛奶煮鱼等。
服饰
(1)头饰:镇内各族妇女的头饰丰富多彩,不同民族各树一帜,同一民族亦各有特色。回族已婚妇女梳发髻,饰蓝底绣花头巾。过去,白族未婚姑娘梳长辫,饰白洋布绣花头巾或者彩色花毛巾,用红毛线缠发辫盘系于头,已婚妇女梳发髻,饰蓝布绣花头巾。现年轻妇女不在盘头、梳发髻。邓川各族妇女服装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子服装较俭朴。清末民初;无论男女老幼,衣色以青、蓝、黑为主,衣料贫富殊异,富人多用绸、缎、绢、纱、皮,穷者多用土布。
白族服饰
(2)“领褂”,是全镇各族妇女喜穿的一种服式,它前襟齐腰,后襟及腔,且右开襟、领低,襟沿多用灯芯绒缝护,领褂布料有别,色彩各异,多喜深红与深青色。
(3)“围裙”,是与“领褂”相配套的一种围腰式样,缝制工艺讲究,邓川地区一领围裙比一件衣裳的价格高,围裙色彩装饰随年龄而异,老年妇女系蓝、青色,中年妇女邓川地区系白、青色镶边围裙,年轻姑娘流行“白围腰红领褂”。现镇内年轻人的服饰同汉族无异,只有在喜庆节日或文艺表演时才穿“金花服”、“阿鹏服”。
岁时节庆
唐时,南诏“白蛮”“每年十一月一日盛会客,造酒,杀牛羊,亲族邻里,更相宴乐。三月内作乐相庆,惟务追欢,户外必设桃符,如岁旦然。改年即有建寅之月。”其余节日,与汉同。
(1)春节:俗称“过年”。腊月下旬,人们即打米粉,做饵块,杀年猪,做腌咸菜,洗衣被,打扫庭院,准备过年。至腊月的最后一天(称“除夕”),则刷门户,贴“门神”、“春联”(新丧人家贴白纸黑字或蓝底白字丧联),除夕之夜,合家团聚,放爆竹庆岁,用酒肉、乳扇等佳肴祭祖先,祭灶神。人人都用温水洗脚,意在“年夜上洗洗脚,所到之处赶得着”。是夜,“竟夜围炉守岁”。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次日清晨,人们争先到井边放鞭炮,抢头水,以最先舀到清水为吉祥。正月初一早餐多素食,用舀来的清水煮元宵节及“雷响茶”,并把头道茶及第一碗元宵先敬供祖先,再虔诚地端给家中长者。是日出行必向喜神方。亲朋往来贺岁,以酒肉接待。后来,拜年改从初二开始,从初二至十五这段时间,民间竟相走亲窜友,以饵块面条、糖食相馈送。到岳父、师父家,礼物尤重,有公鸡猪蹄等。其间各村先后迎神演剧。城乡开展联欢、慰
问、唱戏、耍龙、耍狮、等活动,举镇庆祝。
(2)元宵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明清之际,各家张灯结彩,举家昼游夜欢,极为热闹。现仅以元宵节示庆贺。
(3)二月八庄家会:农历二月初八,以草药交易居多,且各种农具汇集,故称“庄家会”。火把节:是镇内白、彝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白族以农历六月二十五为火把节。火把节当天,白族村寨在村中心或村头空地上竖起高数丈的大火把。火把以松花为主干,干柴松明层层包扎,节节增高,形似佛塔。顶端装饰着“五谷丰登”的大斗和各色旗子,一串串的糖果食品悬挂在火把上。待到夜晚点燃火把,全村男女老幼争相抢夺火把上掉落的糖果。节日之夜一片欢声笑语。现邓川工业园区每年都举行火把节晚会,并放烟花。
(4)火把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在镇内,影响最大的首推南诏时期白洁夫人殉国说。竖松明大火把、骑马奔驰耍小火把及“捂手花”(用凤仙花根捣烂捂红指甲)等,都与松明楼焚五诏主,邓赕诏诏主咩罗皮妻白洁率部下点火把跨马星夜救援及铁圳寻夫烧红十指的传说有观。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四。七月初,各家将先祖“影神”接回中堂,朝夕祭奠。至四日,设祭、焚冥钱,傍晚,合家叩头“烧包”边念边焚,以寄托哀思。新丧之家,则必焚一匹纸扎骏回。亲族备鸡鸭、某冥衣,前往哀悼。古时用布缝制。明代刺吏李文培禁止用布制冥衣,后改用纸做冥衣冥钱,沿袭至今。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家家备办水果、月饼拜月赏月,邀亲朋好友共饮团圆酒。位于中和沙坝街渔潭坡传统的八月十五物资交流会,给镇内中秋佳节增添了隆重的节日气氛。会期7一10天,年末嫁娶的人家,都在物资交流会采办嫁妆。
(6)建房:镇内民间新建房屋,上梁之日,习惯张贴“紫微高照”横批和“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等吉利对联。上梁时,燃放鞭炮,木匠师傅将缠有红布的正梁缓缓上提架好后,手抱公鸡、口呼吉言,随后将大馒头抛给造主夫妇,“接着荣华富贵,没接着富贵荣华”。后又将其他馒头硬币及壶中的三江水一齐洒下,让众人争抢。当天宴请工匠及亲友,称“上梁酒”。婚嫁:新中国成立前,男女婚姻都由父母包办,媒人说
合,且程序繁琐,一般都经“要八字”、“说亲”、“订婚”、“通信礼”、“迎亲”、“回门”等六七道程序。
丧葬
丧葬镇内民间丧葬习俗各族有别,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丧葬程序亦有差异,大都繁杂琐碎。白族有“接气”、“问吊”、“入棺”、“烧草窝”、“挖井”、“严盖”、“点主”、“驱邪”、“启棺”、“下葬”、“谢村夫”、“做七”、“做周年”等程序。回族有“埋衣体”、“穿尸衣”,“行站拜”、“埋”四道程序。在农村白族人家只要家庭经济允许,在父母五六十岁的时候,不管身体健康与否,儿女们都早早为他们做好“寿房”,以示儿女孝心。寿房做好后,里面放一新缝制的寿衣、寿褥、几十丈白布和几十双草鞋,以备送葬时用。家庭经济宽裕之家在为老人做寿房的同时,还备下石板作安葬时墓穴盖板。白族丧葬的程序,病人处于弥留状
态时,将病人连同床铺搬进堂屋,同时将寿房也搬入堂屋,当着老人的面收拾好寿房,使老人觉得衣棺齐全,安心归西。儿孙们轮流盘坐在老人的床头,把弥留中的老人背靠自己的胸膛抱在怀里,称“接气”。“接气”的过程包括给老人喂“银器”,(是含银质的花蕾状的制品,内装一粒大枣)。据说,口含银器,病人咽气快,可减少弥留的痛苦。白族人认为,让老人在自己热乎乎的怀抱中咽气是报答养育之恩的最后机会。白族傈僳族家里有人去世,须立即派人向本家户族和远处的亲友告丧,把送葬的准确日子报告亲友。如果是入赘的男子和讨来的媳妇死亡,报丧人还得把举办丧葬的各项程序及丧事的安排向死者后亲通报。人去世后,亲人和泪为其洗身、理发、穿寿衣,然后入殓。入棺后,寿房放在堂屋正中的高凳上,棺盖只是搁着不钉死,在寿房腰间系上一根稻草绳,上面压一只老犁头,寿房两边铺有稻草,儿孙们坐在草上守灵。在入棺的同时,要将死者生前的衣服被盖乃至烟具、茶具和平时不离身的最喜爱的物件统统收拾到院子的角落里,待到下葬的头天晚上,把这些东西送到山神庙前的大路上焚化,叫“烧草窝”,含有让死者把喜爱的东西带走之意。入殓后,孝男孝女们披麻戴孝(白族现在只戴孝不披麻,而傈僳族只披麻不戴孝),跪伏于灵枢两侧磕头答谢前来吊祭的亲友。出丧日,当着亲友的面,举行长予继承家业管理家事的仪式之
后,进行“严盖”(即把棺盖钉死),“点主”(由死者直系血统的孙子捧着死者灵牌,端坐灵前,孝子向灵牌磕头,之后,由一长者用针刺破孝子的左手中指,由“点主官”用新毛笔将血点在灵牌上方。“本主”二字之主上一点,下方“神位”二字之神字一竖,合盖后在左有两方批红以示血脉
相连)、安灵。安灵后由一老人手持树枝在堂屋里到处劈打,进行“驱邪”后时即将灵枢抬出堂屋、冲出院门,到巷道里才慢慢将灵枢头调朝前放在两条高凳上,再仔细拴杠捆绑。发送时,灵枢被8个人抬着缓缓前行,大钱纸伞,高脚牌等皆在棺前,孝子由亲友相扶和泪相送。出殡过街巷时,还要接受死者后家的“路祭”,过街过桥时,孝子要面向棺材,背向前倒行。送殡一般在村子附近,有一定的习惯位置,站立在路旁,作辞枢礼节。众送殡亲友向灵枢作揖,孝子们一路跪在路中央,双手握成拳,两脚紧靠,让棺材从他们身上抬过去,俗称“顶棺执伏”,跨出此线后,才放开步伐向坟山疾走,送殡人员也才陆续散去。丧主在坟山亲睹棺材落土、掩土等后才回家。进家门前,必须跨过大门口火堆方可进家门,然后孝子女门跪地叩头答谢来宾。现在,政府力树新风,革除陈规陋习,各族丧葬向着既文明简朴又能寄托哀思的方向发展。
社交
镇内各族间相互交往不受限制,且交往形式多样。除一般的交往外,有“打老友”、“结拜兄弟”、“结拜姊妹”、“拜寄”等习俗。拜兄弟:几个男子因“处得拢”而常常结拜为兄弟,并以鸡血酒盟誓,患难与共、互相救助。拜姊妹:与拜兄弟相似,是在妇女之间进行,邓川一带有结“十姊妹”的习俗。拜寄:邓川各族都有把自己的孩子拜寄给别人的习俗,称为拜干爹、干妈,由干爹干妈给小孩取名字。也有把
自己的孩子拜寄给本主、龙王的习俗。
禁忌
境内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曾有过许多禁忌,有些禁忌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随着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许多禁忌逐渐消除。“吃”傈僳族忌吃狗肉及猫肉。回族忌饮酒、抽烟、忌猪肉及蟹,忌吃自死之物及动物之血等。“衣”的禁忌忌穿白色衣服进入办喜事的人家,戴孝的人连一般人家的大门都不能踏进;忌穿红色衣服进入办丧事的人家。“言”的禁忌大年初一,忌谈不吉利的话题,不重复夜里的梦话;赶马及外出做生的人,说话不能涉及豺、狼、虎、豹等字眼;某人去世,避讳说“死了”,而说“不在了”,回族则称为“归真了”。“行”的禁忌大年初一早上不扫地、不泼水,否则认为把财宝扫走,泼出去了;大年初一妇女
不远走不能到别人家,否则认为不吉利;正月忌头,腊月忌尾;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归家(即常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公公忌进儿子媳妇的房间;妇女不得在院心和露面梳头;新娘未进大门,孕妇不得进入新房;门前挂着蒸笼底加红纸(布),表示这家有产妇已生小孩,别家孕妇就不能进这家的大门;产妇产后一月内,忌入别家卧室或厨房,否则,会给别人带来不吉利或会触犯“灶君老爷”。
社会
基础设施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狠抓项目的论证储备申报,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40多万元。
道路交通建设: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旧州至右所的机耕路改造,新旧公路的养护,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生活条件。园区投资100多万元,实施主干道防滑拉纹工程,40米大道绿化亮化工程,供排水工程。
水利建设:投资400多万元改造了旧州清斋寺抽水站,2006年投资126万元完成腾龙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及配套水利工程,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旧州下邑村
旧州北沙坝、旧州百岁坊、中和魏军五个自然村的人饮工程,2006年完成腾龙文笔村烟水工程850米灌溉渠的建设。
电力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完成1261户20台变压器网改及配套的高、低压线路架设工作,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信息化建设:通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有较大较快改善,信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全镇目前程控电话通村率达100%,移动电话讯号覆盖率达90%以上,“村村通”工程逐步得到实施,全镇有电视机3013台,通有线电视2507户,数字电视130台。广播电视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
文化事业
社会事业方面:镇辖内区有县级中学一所,镇内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4所,幼儿园5所,文化站一个。2006年至2007年完成旧州裕琅希望小学教室建设。镇级卫生医院两个,村级卫生所4个。
村姑娘常系白围。
旅游
综述
邓川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白族历史文化古迹有唐·邓赕诏遗址,年代最早的有元明白文碑——段信苴宝摩崖碑;白族歌舞文化有霸王鞭、大本曲、打歌、唢呐、三弦琴、洞经古乐、吹吹腔、邓川汉调等;白族饮食文化有乳扇、雕梅、炖梅、大理生皮、凉宵、凉粉等以及白族的本主文化、服饰文化、民居建筑文化等。还有石窦香泉、邓川镇阿氏五世墓表碑、邓川乡贤坊、旧州三塔(旧州塔象鼻塔、镇风塔)等。
境内待开发的旅游景点较多,主要有:新州村的邓川乡贤坊、著名的德源山唐·邓赕诏遗址(邓川县遗址)及正在建设中的邓川珍稀植物园;地处云弄峰脚下的旧州村有旧州三塔(旧州塔、象鼻塔、镇风塔)、明代杨御史照壁、洗心泉、石窦香泉、段信苴宝摩崖碑(白文碑)、贞节坊、阿氏五世、七世墓表。由于历史悠久,传统的白族文化一直延续至今。主要有本主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民居和民族建筑文化、传统文化(霸王鞭、打歌、唢呐、三弦琴、洞经古乐、吹吹腔、大本曲、邓川汉调等白族歌舞)及白族饮食文化(乳扇、雕梅、炖梅、大理生皮、凉宵、凉粉等)。还有石窦香泉、邓川镇阿氏五世墓表碑、邓川乡贤坊、。
这里有来源于“火烧松明楼”传说火把节,吉祥幸福希望的火把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激情点燃;这里区位明显,交通便利,214国道、大丽路、大理—丽江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是连接丽江市、大理、迪庆藏族自治州三大旅游景区的枢纽地带。由于交通便利,物资交流十分活跃。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渔潭会',就在镇南部的沙坝街场举行。渔潭会会期7天一10天,以驰名的邓川奶牛以及各种农具为大宗交易物资。除此之外,主要是出售嫁妆用具。准备在秋后嫁娶的人家,都要来这里备办嫁妆,如来自剑川的木雕家具,腾冲市的玉器、金银首饰,以及白族民间的剪纸、刺绣等。因此渔潭会又被白族人称为嫁妆会,规模仅次于大理三月街。
德源城
邓川县为邓赕诏所在地。该城由邓赕诏主皮逻邓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前所建。
蛮书》卷五载:“邓川城,旧邓川也,南去龙口城(今上关)十五里,……城依山建、东距泸水,北有泥沙”,自被南诏战败后,阁罗凤异牟寻皆填固增修,作为防御吐蕃的城堡。
《重修邓川州志》又载:“德源城,唐邓赕诏之城。开元间南诏欲吞五诏为一、因火把节五诏火之,令各妻寻夫骸以归、初,邓赕妻慈善止夫勿行,弗得。乃以铁钏绔其臂。至是寻钏获夫之骸,南诏嘉其有慧,欲强娶之,慈善曰:‘夫亡未葬,岂敢轻嫁’,乃坚闭其城,南诏发兵围之,三月食尽而亡,南诏悔1瞿,乃旌其城曰:'德源’,故有德源城名。”德源城遗址周长1.2公里,四周筑有夯土城墙,于城址内北面的台深七十公分处,曾出土过方型青砖,有字瓦,布纹瓦、陶质水管。
1981年,大理州文管所和洱源县文化馆联合试掘过该遗址,结果是:地下出土文物较混杂,既有南诏时期的陶片,也有明、清的钱币等物。最后绘有该遗址的地形图。整个遗址虽未正式发掘过,但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在耕作土层30-50厘米以下.即为古代遗址。
洱源县邓川镇旧州
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后经多次补修,直至1982年,当地群众自筹资金又一次补修。照壁宽13米,高10米,厚1.42米,壁檐砖镶图案古朴精美。照壁偏北方镶有一块大理石碑,碑宽0.6米,高1.2米,上刻有:“明御吏杨俩依先生故里”几字,正面有“古仁里”三字,背面有“天开文运”四字。(碑字均系1982年重修后照旧立写)。
旧州街上现存三项文物古迹(即照壁《高节》坊和“洗心泉诫”碑),这三项文物古迹都与杨南金和当地土司阿这有关:原照壁上的“古仁里”三字及“天开文运”四字,据载是杨南金所题,洗心泉碑的碑名是他命名,高节牌坊是为纪念他而立的,旧州又是明、清邓川县治曾在此地,所以这三项文物古迹是研究邓川历史和杨南金的重要实物依据。
石窦香泉
位于邓川西面的云弄峰山腰。石窦香泉以石窦流出的水和所处的地理环境极负盛名,更以洞内的《段信苴宝摩崖碑》而著名云南。明朝通判徐震诗曰:“石岭嵯峨一窦穿,窦间自昔泻灵泉,鸣琴漱玉涓涓响,溅石跳珠颗颗圆,味胜醍醐堪去疾,香甘露可延年。源源不舍来何处,浸说西天法雨传”。
石窦香泉有两大溶洞,南洞前有一本主庙,本主庙靠西的溶洞比较深,洞内奇石异景:石幔、石笋,石柱举目可见,顺北洞上面的山路往上攀,最高岩上,奇石悬挂,别有一景;石状如一群猪拥挤在一起,细看似有一石佛像紧镶于石缝中。这里风景优美,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洱源.邓川一带的人,几乎在读小学,中学时都游览过此地。信男善女更是络绎不绝。登临此地、北可观西湖景色:真是柳湾荻岸,烟渚渔歌。东可看弥江百里,真是如长蛇列阵,南可赏洱海风光。
旧州三塔
旧州一塔位于旧州村左后方田坝内。塔为密檐式十一级方形塔,铜葫芦形宝顶,底座石基,塔身为青砖砌成。此塔造型与崇圣寺三塔极为相似。属大理国时代的古塔。塔底座正方形、长宽各5.5米,高2.2米。塔身最下层长宽各2.5米,全塔高15.4米。旧时,塔每层皆有小佛龛一个,内装小石佛像,“文化大革命”时被损坏,1982年修过。1988年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与象鼻塔制风塔遥相呼应,势如三足鼎立。
制风塔位于温水元井村西半山腰,与旧州一塔、象鼻塔成三足鼎立之形。塔为十二级空心方形塔,葫芦型搭顶,每级四方皆有方孔。从塔顶倒数第三层四角挂有响铃四个。离塔基2.3米的塔底层正面处,镶有一块重修制风塔碑,记载有建塔起因及重修经过。塔长宽各2.7米,高17米。现保存完好。塔座南面镶有块石碑,分别刻有“进士及第”和“魁星及第”字样。东面镶有一石碑,刻有“翰林及第”四字。北面有一洞,内放独角狮头一尊。全塔一级至十二级长宽几乎一样,从此可见此塔建造技水平之高。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象鼻塔位于旧州村西象鼻山上,在制风塔之南,与旧州一塔、制风塔成三足鼎立之形。塔为八级方形石塔,塔基长宽各4.2米,高12米。塔上序碑已损,现存一块建造碑,刻有“文光射斗”四字,碑长0.7米,宽0.3米。该塔建于光绪丁亥年(公元1887年)。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段信苴宝摩崖碑
段信苴宝摩崖碑就刻于南洞内约高3米处,全碑共四百一十三字,碑宽零点六九米,高零点九米,文十八行,行二至三十三字,楷书、阴刻。该碑是洱源县年代最早的元、明白文碑(汉字白语碑)。
内容是记载捐田建寺的经过、所以又叫《舍田碑》。
《新篡云南通志》金石考里对该碑有著录,从碑文首行的“元朝奉训大夫都元帅段信苴宝我立记丘系系似”来看,立碑是大理段氏第十一世总管段宝,从碑文中提到的“至正三十年”断定此碑刻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此碑对研究古白语和当时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1980年和1988年先后公布为县级和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阿氏五世墓
位于洱源县邓川州西大佛宝山松树林阿氏墓地。
隆武《重修邓川州志》载:“阿氏家坟,在旧州西松园,自这开基,规模弘远,历代牧守相传。并教谕公、大参公,皆钟秀于此。”现阿氏祖坟大部分被盗毁,仅有少部分完好。遗存中重要者有现存旧州村阿氏家祠内的《封奉训大夫阿氏五世墓表》。碑高1.8米,宽0.66米,厚0.185米,两面刻文,共33行,行13字—80字不等,共1945字。碑立于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为研究明初至明代中期阿氏土司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邓川乡贤坊
位于邓川新州北门,牌坊分三门并立,建筑颇有规模,全为石质砌成,上顶部有六尊石狮,坊檐全用狮头榫口,坊的正面三门上有三块大理石碑,记载有明朝乡贤姓名、官职和得举者姓名、官职。正面两石柱上挂有一对石刻篆字体对联,上书:“使国人皆有所矜式;故君子不可弗修身”。
牌坊背面同样有三块大理石碑,记载有清朝乡贤姓名,官职和得举者姓名、官职。背面两石柱上也有一对石刻篆字体对联,上书:“十四里人文于兹坊表;五百年历史有所见闻”。牌坊上共有六块碑,均为进士杨琼撰写。牌坊中门宽3米,高7米,两侧门各宽2.1米,高6.6米。现保存完好,是我镇建筑比较大的乡贤石牌坊。它正立于新州正北门,使新州镇增添了不少古色古香的民族特色,碑上所记载的历代乡贤,是今天我们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文物资料。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川文庙
邓川文庙位于镇内洱源县第二中学校内,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历史以来都作为传经讲学的地方。整个孔子庙含大成殿、池、状元桥、杏坛等古建筑群。大成殿、重檐歇山顶形式,长20.4米,宽13米,占地面积265.2平方米,属清朝建筑风格:飞檐流丹,建筑雄伟楼空斗拱全用椿木,斗拱建造形式独特,为洱源县境内独一无二。保护范围拟定为:大成殿石脚以外:东4米,南15米,西4米,北5米。杏坛镇:长14米,宽9米,上存一对石狮
高节牌坊
石牌坊位于旧州村街心,牌坊三门并立,中门宽2米,高3.5米,两侧门各宽1.1米,各高2.9米,该牌坊是嘉靖四年,云南副御吏王启,布政司左布政史黄哀,布政司参议夏邦谟、按察副史刘用中、姜龙、大理府知府李揖、同知周奇瑞、吏目华锡、训导杨宝等人为御史杨南金立于大市坪,因先生暮年避水患迁宅於彼,而坊亦随之,至道光丁亥秋,(公元1827年),坊为凤场涧水所没,后为旧州士杨卓栋等率阁村於泥沙数仞中掘出,迁建于先生所导《洗心泉》之次。牌坊正面中门上刻有阳字“高节”二字,左侧门刻有“江西省参议”五字,右侧刻有“陕卤道御史”五字。牌坊背面镶有三块碑,其中中门碑石记载有杨南金的生平。两侧门碑记载有该坊的迁建经过,碑文为阿善元记。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经济
工业
城镇化建设
农业
文化
文化艺术
宗教
饮食
服饰
岁时节庆
丧葬
社交
禁忌
社会
基础设施
文化事业
旅游
综述
德源城
洱源县邓川镇旧州
石窦香泉
旧州三塔
段信苴宝摩崖碑
阿氏五世墓
邓川乡贤坊
邓川文庙
高节牌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