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
当代生物学期刊》(Current Biology) 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中国发现了两种新的恐龙:乌拉特半爪龙(Bannykus wulatensis)和彭氏西域爪龙(Xiyunykus pengi),这两种恐龙的发现提升了人类对阿尔瓦雷斯龙类如何减少和逐渐丢失手指这一复杂过程的理解。
这两种新的阿尔瓦雷斯龙类化石恰恰产自这九千万年地质历史间隔的中间,也就是在时间尺度上介于早期阿尔瓦雷斯龙类和晚期阿尔瓦雷斯龙类之间。它们的发现对阿尔瓦雷斯龙类作为一个单系群起源于
亚洲并逐渐扩散到其他大陆这一假说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半爪龙和西域爪龙具有一些典型的晚期阿尔瓦雷斯龙类具有的特征,比如特化增大的第一指爪,具有高力学效率的前臂结构和粗壮的
肱骨。但是,它们的前肢的相对比例更接近原始的阿尔瓦雷斯龙类,而与晚期阿尔瓦雷斯龙类极短的前肢非常不同。基于此,对半爪龙和西域爪龙的形态学观察研究逐渐揭示了阿尔瓦雷斯龙类前肢的宏演化历程:从早期阿尔瓦雷斯龙类的接近原始兽脚类的较长的“抓握型”(例如
简手龙)前肢,到前肢较长并拥有特化的手爪的半爪龙和西域爪龙的前肢,再到晚期阿尔瓦雷斯龙类高度特化、缩短,功能性单指的前肢。
阿尔瓦雷斯龙类恐龙可能是
兽脚类恐龙中最为奇异的一个类群,它们有着极短却非常强壮的前肢,每个前肢仅存一个特化的大型指爪,但同时又具有类似鸟类的
头骨和后肢。因此这些奇怪的特征也导致对这类恐龙的系统发育学位置、生物地理演化史和
生态位等问题存在广泛的争议。而早期的、尚未完全特化的阿尔瓦雷斯龙类化石正是解决这些争议的关键。但直到此次发现之前,阿尔瓦雷斯龙类的化石记录在最原始类群(例如
灵巧简手龙,生活在晚侏罗世)和进步类群(比如张氏西峡爪龙,生活在晚白垩世)之间,始终存在着超过九千万年的时间间隔,尤其是在早白垩世,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确切的化石记录。
乌拉特半爪龙的模式标本是IVPP V25026,是一具部分连接的不完整骨骼,包括一种物种,即乌拉特半爪龙。模式标本来自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组,于2009年发现,并于2012年在
日本展出时以非官方名称“乌拉特龙”展出。2018年,该物种被正式命名为乌拉特半爪龙;其属名“Bannykus”来自于中文词“半”和
希腊词“
缟玛瑙”,意思是爪,以此指代这种
兽脚类恐龙所展现的过渡特征。种名“wulatensis”指的是乌拉特后旗,即模式标本被发现的县。
乌拉特半爪龙是一种较大的阿尔瓦雷斯龙,根据股骨周长估计重量约为24公斤。它与西云半爪龙一起填补了阿尔瓦雷兹龙演化的7000万年间隙,展现出介于典型兽脚类恐龙前肢和晚白垩世阿尔瓦雷兹龙前肢高度减少和微小牙齿之间的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