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惠
杨派牙雕的创始人
杨士惠(1911.12—1987.11),字润生,北京市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身于老北京手工艺人世家,祖父杨启海、叔祖父杨启元均为木雕、牙雕行业的能手,尤其叔祖父杨启元擅长多种雕刻技艺并精通绘画。杨士惠自幼受家族影响,12岁跟随叔祖父学习木雕,14岁拜曹斌、刘德良为师学习牙雕,17岁时独立创作了第一件立雕作品《猫蝶富贵花篮》。1942年,他创作的《蝈蝈白菜》一举成名,成为其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人物经历
杨士惠出生在北京一个手工艺人家庭,12岁就随叔祖父杨启元学习木雕。后来,又拜王彬为师,专攻象牙雕刻,17岁便能独立从艺。他的艺术生涯始于对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后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将绘画知识融入牙雕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杨士惠只读过一年私塾,对单调地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一点兴趣也没有,却被报纸上的图画所吸引。他到处搜集,一笔一笔学着画。时间一长,他画的益鸟丹顶鹤等小动物活灵活现。有一天,他偶然在灯下搭手影,双手不停地变换姿态,墙壁上就出现了体态各异的黑色影像,杨士惠突然产生了用墨纸剪人像的想法。这样,他又练就了捕捉人物轮廓特征的本领。他开始自学绘画,尤其擅长画小动物,如小鸟、仙鹤等。他还尝试用墨纸剪人像,从而练就了捕捉人物轮廓特征的本领。
一天,父亲的一位朋友来家串门。杨士惠就与这位任美术教员的长辈谈起学习牙雕手艺。这位老师对他说?quot;如今的牙雕大多带着匠气,缺点儿雅气。"杨士惠问:"什么叫雅气?"老师指着自己扇子上的山水画道:"雅 就在这里。"这句话启发了杨士惠,于是他又下决心苦学山水画。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走到哪儿,就画到哪儿。北京的名胜古迹都留有他的足迹,寺庙、狮子、云龙、怪兽、戏楼、力士、观音菩萨等等,无一不被他写入画中来。他不仅从正面画,而且从侧面、背面三个不同的角度画。在苦练中,他提高了艺术修养,也丰富了牙雕创作的题材。
当杨士惠独挑大梁,自立门户搞牙雕时,就把自己所掌握的绘画知识运用到象牙雕刻上。他大胆创新,用所学过的深浅浮雕、圆雕、立雕、镂雕技法进行创作。一次,他用一块通常做鼻烟壶的牙料,雕出了第一件立雕象牙作?quot;猫蝶富贵"。同元斋作坊的老板见了,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是把好手。"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百业萧条,北京的许多手工艺作坊都倒闭了。杨士惠为了能搞出站得住脚的产品,整日在外奔走。这天,他正在荣宝斋里观赏名人字画,管事的走过来对他说:"杨先生,你能不能雕出这样的东西?"说着,拿出一件明代竹雕。是一棵白菜上爬着一个螳螂,很逗人喜爱。杨士惠心想这可是个好题材,又适合于象牙质地,一定要试验一下。他回家后,就买了一棵水灵灵的结球白菜,掰掉老叶,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苔……用什么小虫好呢,他又跑到郊外,悄悄躺在草丛中,仔细观看螽斯科的生活习性。只见,那碧绿的蝈蝈爬来爬去,一会儿停下来,先是低头,而后又抬起头,摆动须子,垂下鼓肚,便开始鸣叫。就这样,杨士惠记下了蝈蝈许多有生气的姿态。一个理想的构图终于浮现于脑海。他和弟弟杨士忠一起,经过半个月的创作,雕刻出第一件牙雕艺术?quot;蝈蝈白菜"。
这件作品陈列在东琉璃厂玉石木工艺品展棚前,一下子吸引了许多观众,展棚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看到鲜灵的白菜,栩栩如生的蝈蝈,恰似迎面飘来山野生活气息,顿觉耳目一新。从此?quot;螽斯科白菜"就成为一种定型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他从厂里物色到一根十年九不遇的大象牙:长两米多,重130斤,从牙根到牙尖完整无缺。杨士惠得到这样一块好料,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回到家里,特意让老伴给他炒了一盘鸡蛋,打了二两酒。一边自斟自饮,一边盘算用这块料做什么好。
这一夜,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设想了几个题材,数个场面。最后,选择了北海为题材。他认为,立足于五龙亭来表现公园全景是最好不过了。从亭间往东南看,一片碧波粼粼的海面。透过亭柱空间,还能看到北海大桥与中南海。白塔是北海的象征,在设计整体上,以塔为重点,逐步升高。
第二天,他来到北海公园,进行实地勘察。他发现,透过北海大桥桥身看见的中南海,只是一抹绿色,上面是天空,作为背景显得太空旷了。怎样弥补这一不足呢。杨士惠又几次涉足北海。他从前海走到后海,又爬上白塔,太美了!眼前一片辽阔的海面,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有了,要把白塔作为作品的中心,突出到象牙横面的2/3处,使之巍巍挺立于山顶。此刻的杨士惠,心中浮想联翩。他站在琼岛最高处,手扶白塔栏杆,久久地凝视着,天边出现的朵朵白云,恰好飘到了北海大桥上空。
杨士惠的总体设计逐渐形成了。他很快就把大轮廓凿了出来。他们创作成员共4个人,花了几年的时间,一点一点地精雕细琢,采用深浅浮雕、立雕、镂雕、圆雕等多种技法,终于完成了一件举世罕见的艺术精品"北海公园"。只见,美丽的白塔高踞在万木葱茏的琼华岛上,松古柏苍翠欲滴,岸边垂柳袅娜起舞。绿树丛中,黄瓦朱墙、错落有致的殿堂隐约可见。五龙亭玲珑剔透,点点小舟,荡漾在一泓碧水之上。置身于这诗情画境中的人物,有叙旧的老友,相恋的青年,玩耍的儿童,听故事的小朋友,婴儿车中甜睡的小宝宝。个个神情逼真,处处花团锦簇,给这昔日的皇家宫苑抹上了一层节日色彩。
1956年深秋,新中国的手工艺品第一次到英国展出。消息传出,轰动了英伦三岛。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前来参观,人们好奇地观赏着,由衷地赞美这来自东方古国的艺术明珠。象牙雕刻展厅里,许多人被一件两米多长的大型牙雕"北海公园"吸引住了,纷纷赞道:"这样美的东西,只能出自聪明、智慧的中国工艺家之手。"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留言簿上写到:"能亲眼见见这位牙雕作者该多幸福。"大型牙雕"北海公园",后被作为国礼赠给了外国元首。
著作
杨士惠的代表作还包括《猫蝶富贵花筐》《花卉薄胎大瓶》《贵妃出浴》《晨装》《孟浩然》《泰山》等。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也为中原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著作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