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建筑是指在
尼罗河发展出的古埃及王国的建筑,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创造出高度发达文化的古文明地区之一。当时的人们是在神权思想基础上发展其政治、文化、艺术等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因此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也以崇拜神的宗教性建筑为主。古埃及建筑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三千纪)、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前10世纪),各个时期的建筑分别以金字塔、
四大石窟陵墓、神庙等为其代表。
古埃及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第一批奇迹,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这些建筑的规模庞大,以及其蕴含的复杂、精确的工艺令人们无法破解,还因为这些古代建筑一直被保存完好。这一方面得益于所选材料的优良质地,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其天气情况。
古埃及的石料资源丰富而且建筑石材质地坚硬耐久,其中以中部出产的砂石、南部出产的
正长石和
花岗石、北部出产的
碳酸钙最为著名。古埃及的日照时间很长,天气十分炎热,但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不大, 由于没有风霜雨雪的腐蚀和温度造成的热胀冷缩对建筑材料的摧毁,故而古建筑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
简介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其古代建筑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7世纪~前22世纪)、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中叶~前16世纪)、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各个时期的建筑分别以金字塔、
四大石窟陵墓、神庙等为其代表。
古埃及建筑在艺术象征、空间设置和功能安排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宗教意涵,反映了古埃及独特的人文传统和奇异的精神理念。
据史料记载,古埃及位于
尼罗河谷,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外界的骚扰。温暖而又安定的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之后,留下了肥沃的耕地,带来一年又一年的丰收。这样古埃及文明持续了3000年,光辉灿烂,从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其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秩序似乎达到永恒和静态,使理性也静态的。在建筑艺术中其空间也同样体现了永恒和静态。如正方形,三角形一些稳固的几何形体经常被用在
建筑设计中。从昭塞尔陵墓建筑群到著名的古萨金字塔,都是其方形平面而获得最稳定的空间造型,并象征永恒的主题,许多太阳神庙的幽暗,神秘的空间石柱如林,排列密集,光线透过高窗落在巨大的柱子上,光影斑驳,给人神秘的压抑感,同时也表现了
古埃及理性的局限,技术上的限制,是神庙内部空间非常狭小和压抑,这种空间感是原始的宗教功能需要,也是一种非常幼稚的宗教空间。
艺术象征
传说中
埃及人崇拜
太阳,
古埃及历代法老被看作是太阳的化身,认为人死后就像太阳西落一样因此,各代君主都把自己的陵墓--金字塔建于
尼罗河的西岸。映着西落的太阳,显得沉稳而又从容,如似在默默地在祈祷自己会永远远离灾难,由于每次在尼罗河泛滥退水后需丈量土地,因此发展了
几何学,金字塔就体现了其严密的几何构图,其协和的尺度与比例构成优美的组合,而成为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式构图,在现代建筑中仍广泛使用。最大的埃及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用浅黄色
碳酸钙砌筑而成,外面贴一层白色石灰石,内部有三个墓室。从北面一个距地面18米高的入口进去,通过甬道可分别进入这三个墓室。在中心墓室的顶室,奇迹般地盖有几块几十吨重的大石块。这个估计由230万块经过磨制的石头垒砌而成的精确的方锥体,在平均重量约为2.5吨的每块石头之间竟然拼和得十分密实,甚至连一片薄纸也无法插进去,在当时技术手段还十分原始的条件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它给后人揭开了其谜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也展现了
古埃及人对神的崇拜已达到了极点,即使人死后也不停止向神祷告,祈求神的保佑,使自己永远逃脱苦难,在幸福中升华而得到精神的慰籍,也体现了他们追求永恒的稳定和永久的平安的静态的心理与强烈的殷盼。
历史背景
在所有
地中海文化中,古埃及文化历时最长,它的发展足足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古埃及文明的三大象征——象形文字、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其中有两项与建筑相关。在古埃及各式各样的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当首推金字塔。这个奇大无比的石丘,曾被早期的旅行家当成是“
埃及的谷仓”。金字塔(
棱锥)这个名字应来源于希腊文pyramis,它的意思是一种面粉烤饼。中文“金字塔”,则是因其方锥形或台阶形的轮廓近似于汉字“金”而得此译名。很多人相信这种建筑形状本身象征的是
太阳,即
尼罗河地区最高的神。当然,也有不少人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金字塔的建筑形状与
古埃及人的原始生殖崇拜有关,认为它更可能是男根的象征物,或源于对男根的某种崇拜。
古埃及
古埃及历代法老幻想能成为永久的统治者,为显示其无上的权威,常在生前为自己建造金字塔。从古自今,金字塔一直被当成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的陵墓,对它怀有一种惊奇、畏惧之感。一般认为,金字塔仅仅是整个墓地建筑综合体的一部分,这个综合体还包括由一条隐蔽的地道相连接的祀庙以及其它一些建筑物。比如,至今保存得最为完整、规模仅次于
胡夫金字塔的
哈夫拉金字塔,在它的附近就建有一个高约20米,长约73.2米,由一整块天然巨石凿成的
狮身人面像,人们称之为大斯芬克斯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狮身人面像是哈夫拉金字塔整体结构中的一部分的看法表示怀疑。主要原因是狮身人面像在雕刻、造型等方面与金字塔的方锥形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使人们对这个整体的范围及意旨一直看法不一。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狮身人面像的建筑年代应在沙漠形成之前,证据是狮身人面像有被雨水侵蚀的痕迹。
文化遗迹
至今仍耸立在
吉萨台地上的
胡夫、
哈夫拉、
孟卡拉三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勾起人们无限的神秘遐想。为什么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有力量建造如此现代化的古墓?
古埃及人是否得到外星人的协助?是否存在传说中的古国?……金字塔不仅仅是
建筑学的一个迷,也是涉及人类文明的一个迷,更是人类由来与古代生产力的一个迷。对于神秘的金字塔,人们的看法或解释可谓新说不断、花样翻新。比如,有
日本学者认为金字塔可能不是
古埃及历代法老的陵墓;
英国学者则提出,应当把金字塔看作是与法老送葬仪式有关的场所;还有的学者指出,吉萨三金字塔具有某种
天文学的特性,应把三大金字塔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些看似简单实则谜团重重的问题,恐怕再过1000年也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若从高深莫测的神秘感来看,金字塔无疑是古代留下的超越我们想象力的历史遗迹。这些蕴涵千古之迷的“石头的史书”,现已成为
埃及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民族的历史象征。
由于“解释人类学”特别是“诠释学”的流行,使
文化研究逐渐转向内在“意义”的寻求,强调理解“传统”的特殊重要性。一些诠释学家认为,凡是有生命力的“传统”都必然是变动而开放的,人文领域的研究者只有自觉地深入到文化的传统之中,才能理解这个文化的种种外在象征所显示的内在意义。这种入乎其内的直接经验,也就是
中原地区金朝文学家
元好问所说的“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
长安有几人?”,即人类学家提出的“being there”的要求。1999年3月3日,香港
凤凰卫视中文台现场直播
埃及古墓的发掘过程,著有《
我钻进了金字塔》的
新华出版社记者
唐师曾被邀为嘉宾,大概是因为他真正钻过法老墓,讲故事有“being there”之身临其境吧!
艺术特点
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
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埃有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所以
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这样产生了著名的“
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狮身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所以人们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为一种神秘表情的同义语。
艺术形象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
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
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
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
水晶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
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
太阳神“拉”和地方神“
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
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
建筑代表
金字塔
是
古埃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由于原始的宗教不能满足皇帝专制制度的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来。这就必须把他们的陵墓发展为纪念性的建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于是,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就在祭祀厅堂之上造了九层砖砌的台基,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纪念性构图萌芽了。外墙略为内倾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
吉萨,造了三座
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在今
开罗近郊,主要由
胡夫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及大
狮身人面像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9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230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需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塔身斜度呈51°52′,表面原有一层磨光的
石灰岩贴面,今已剥落,入口在北面地17米高处,通过长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连,处于皇后墓室与
古埃及历代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条通向塔外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有
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蓝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万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据希罗多德《历史》记载,为建造该座规模巨大的陵墓,法老
胡夫征召了三直余万民工和军工,先后用了33年才完成。吉萨金字塔群中的
狮身人面像,人们称它为
斯芬克斯,第四王朝
古埃及历代法老哈夫拉命令工匠仿照自己的面目琢造了这座长45.7米,高19.8米,仅面部就宽4.1米,口大2.6米的巨型狮身人面像。该巨型石像建成后,被
埃及人尊为神,历代都进行维修。
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是在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的,总长336米,宽110米。前后一共造了
六道大门,而以第一道为最高大,它高43.5米,宽113米。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厅,宽103米,进深52米,面积达5000平方米,内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间两排十二根柱高21米,直径3.6米,支撑着当中的平屋顶,两旁柱子较矮,高13米,直径2.7米。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在
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宗教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鲁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
卢克索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
发展历程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
古王国时期
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中王国时期
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
四大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
新王国时期
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
古埃及历代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3部分组成。其规模最大的是
卡纳克神庙和
卢克索遗迹的
卢克索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