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镇,隶属于
泉港区,地处泉港区中部,东与
山腰街道、
后龙镇、
南埔镇相连,南与山腰街道、
辋川镇接壤,西与
涂岭镇交界,北与涂岭镇、后龙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33.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前黄镇户籍人口为44127人。
宋代时期,属城山乡。1999年8月,从原山腰划出前黄等13个行政村设立前黄镇。2000年12月,属泉港区。截至2020年6月,前黄镇辖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通站路5号。
2019年,前黄镇有工业企业106个,其中规模以上2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2个。
历史沿革
前黄村开基祖黄理从
延福山迁徙至此地,为了让子孙不忘祖居地,定名前黄。
宋代时期,属城山乡。
元代和明代时期,分属忠恕乡德音里六都、七都,行满乡崇德里五都。
清代时期,分属五都石江铺、六都塘铺、承天铺,七都古楼铺、安堤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坝头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五行政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锦凤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腰区。
1958年,属超先公社。
1961年,属山腰公社。
1984年10月,属山腰镇。
1992年9月,成立肖镇,山腰改为办事处,属山腰办事处。
1996年4月,属山腰镇。
1999年8月,从原山腰划出前黄等13个行政村设立前黄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前黄镇地处泉港区中部,东与
山腰街道、
后龙镇、
南埔镇相连,南与山腰街道、
辋川镇接壤,西与
涂岭镇交界,北与涂岭镇、后龙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3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前黄镇地处
湄洲湾南岸,地势北低中高南低,中部为丘陵平原为主,从南到北地形呈滩涂、平原、低丘、平原的地势。
气候
前黄镇属中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常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0.3℃,1月平均气温9.0℃,极端最低气温0.3℃(1957年2月12日);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39℃(1966年8月16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6.8℃,最大日较差13.5℃(1969年4月11日)。无霜期年平均306天,有霜期最长达50天,最短为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06.6小时,年总辐射179.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12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037.4毫米(200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819.4毫米(196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6月最多。
自然灾害
前黄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台风、
霜冻等。台风灾害年均发生3—5次,主要发生在7—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1956年9月17—25日,接连遭受二次台风袭击,台风带来暴雨,风大雨急,时间又长,降雨量达711毫米,全区受灾严重,民房倒塌、作物受淹、水闸小坝被冲垮、海堤被冲决,其时正值大潮,水位超过警戒线0.66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前黄镇有耕地面积8690万亩,林地面积1848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前黄镇辖13个行政村:前黄村、后张村、凤南村、凤阳村、凤北村、凤安村、坑内村、古县村、凤林村、三朱村、前烧村、香芹村、凤山村,镇人民政府驻通站路5号。
人口
2011年末,前黄镇辖区总人口42680人。60岁以下38233人,占89.58%;60岁以上4447人,占10.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82人。
2017年末,前黄镇常住人口为36464人。
截至2019年末,前黄镇户籍人口为4412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前黄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395.92万元,比上年增长5%。
2019年,前黄镇有工业企业106个,其中规模以上2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2个。
农业
前黄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大小麦、
番薯、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325吨,人均148
千克,其中水稻254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
龙眼、荔枝、
杨梅、桃子、枇杷等。2011年,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4327万亩,产量753吨,其中花生753吨;蔬菜种植面积0.3480万亩,产量58.12吨,主要品种有
卷心菜0.0420万亩,676吨,
结球白菜0.0302万亩,491吨,
白萝卜0.048万亩,1138吨,
胡萝卜0.0156万亩,272吨,
方红甜椒0.0112万亩,147吨。2011年末,前黄镇水果种植面积0.5063万亩,产量1108吨,主要品种有
龙眼、荔枝、枇杷、
杨梅,其中龙眼925吨、枇杷25吨。
畜牧业
前黄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677万头,年末存栏0.50万头;羊饲养量0.166万只,年末存栏0.08万只;牛饲养量19头,年末存栏10头;家禽饲养量8.45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543吨,其中猪肉500吨,牛肉19吨,羊肉24吨;禽蛋113吨。
工业
2011年,前黄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9.63亿元,比上年增长63.6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前黄镇教育资源丰富,拥有3所普通初级中学(1所民办)、9所完全小学和1家医院。2011年末,前黄镇有幼儿园(所)9所,在园幼儿1729人,专任教师90人;小学6所,在校生1465人,专任教师20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含三所
高中校初中部),在校生534人,专任教师12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99.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30.5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前黄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所;病床160张。专业卫生人员115人。
社会保障
2011年,前黄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人,支出95040元,月人均226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1。人,支出129216元,月人均118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3人,支出49800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限价房建设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完成7户低保户安居工程。新增就业人员1050人,有64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环境保护
2011年,前黄镇空气质量一级天数84天、二级天数277天,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9.5%;空气中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分别为0.024毫克/立方米、0.03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浓度值为0.069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前黄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167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9个,程控电话入户率96%。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前黄镇铺设干线水管23.19千米,年工业用水39.56万吨、生活用水76.1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89%,年人均生活用水36.8吨;排水管道17.59千米。
2011年末,前黄镇有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1.3兆伏安,用电负荷13.4兆瓦。年最大售电量累计完成0.87亿千瓦时,综合电压99.759%,供电可靠率99.86%。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前黄镇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代表人物
自
北宋以来,出过文、武举人和
进士29人,其中
黄升、黄理分别官至北宋大理寺卿、秘书省
校书郎,朱一龙、
朱又焕相继官至明朝
广东省参政,分别著书《一统舆图》《户垣谏草》4卷。现代更有省部级以上官员及科学院院士,有不少的专家、学者,仅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60多人。
革命纪念地
前黄镇是闽中南著名的革命老区,尤以三朱
革命基点村为著,有着光辉的革命历程。境内保留着惠北抗捐大同盟指挥旧址、
三朱支部旧址、三朱交通站旧址等,1990年由
惠安县人民政府建立的“
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现已成为
泉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绿色文明园。
获得荣誉
前黄镇自建镇以来,积极进取,各项工作平衡发展。经济、综治、
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工作步入全区先进行列,曾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三农工作先进单位”。凤阳村被为
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福建省第十届文明村。前黄镇创新的“村务公开民主听证”制度被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被市委组织部定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全省政务公开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