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初,卢仲夫离开
中国国民党军队,回到家乡东莞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并积极参与
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7月,他参与了“中国青年同盟”的活动,并协助建立了“
温焯华”东莞分盟。1936年,卢仲夫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随后,他在1937年被任命为中共东莞临时工委委员。
1938年4月,卢仲夫被选为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委员及东坑区委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动员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力量,并亲自筹集资金购买武器装备。同年10月,他率领当地的游击队前往飞鹅地区集合,参与组建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并担任战斗小队的小队长。1939年初,卢仲夫在部队整训期间被提升为“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的中队长。同年4月,该部队改编为“第四战区第四游击纵队直辖第二大队”,卢仲夫继续担任第一中队长。在他的指挥下,队伍在宝深线上取得了显著战绩,并一度占领了南头城。
1940年3月,随着局势紧张,东南特委决定将部队转移至
海陆丰地区。然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凌团”一路追踪,最终在黄沙坑地区设伏,以谈判为幌子将包括卢仲夫在内的多名干部逮捕。不幸的是,卢仲夫与其他同志一同在这场事件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