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古祠是
江门市市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是为纪念明代著名的理学家
陈献章(白沙先生)而兴建。全馆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以明代建筑白沙祠为中心,由前院、古祠、展览中心、白沙故里、小庐山花园等组成。本馆集南方村落民居与园林于一身,表现了陈白沙作为岭南一代大儒的人文思想和地方民俗。陈白沙纪念馆景色优美,文化内容极为丰富,长期陈列有各种展览。其中展览中心的1、2号展厅以白沙先生史迹为基本陈列,3号展厅作为临时展厅,定期更换展览内容;古祠和故里民居则分别陈设了大量的石碑木刻和古旧家具、农具。
基本简况
入门前院设白沙先生铜像广场,铜像身后是祠前木石牌坊,祠内一进四座挂两廊(由门厅、
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组成)。牌坊上有“圣旨”匾一方,并赐有“贞节”横匾一块,故名“贞节坊”。该祠为纪念
陈献章生母林氏夫人而建,是
广东省仅存两处同类型明代牌坊之一,对研究明代木石建筑极有价值。
过贞节牌楼,便是陈白沙纪念馆的主体——白沙祠。陈白沙身前舍繁就简,以“自得”与“自然”为纲创立“
江门市学派”,一度被誉为“真儒复出”,“圣道南宗”,名满京师;死后从祀
孔子庙,岭南仅此一人。
万历皇帝在即位后的第二年,便诏建白沙家祠,竣工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明清两代均进行过大规模重建。
祠内中堂称“崇正堂”,供有
陈献章木雕坐像与泥塑立像各一座。后座“碧玉楼”为白沙先生生前所建。楼内曾藏有圭璧王一块,以此得名。崇正堂左边走廊一侧是用
大理石重刻的《慈元庙碑》,碑文是陈白沙晚年为慈元殿落成而撰并书,额为正楷,文行书,用自创茅龙笔写成,全文记载兴建慈元庙的经过。碑文后由陈白沙弟子
增城区人湛雨(字若水)题跋,记述竖此碑之因由。正文共599字,落款:“
南海病夫陈献章识”。跋共115字,落款:“门人增城湛雨跋”,碑文书写刻工精致。原碑位于新会
古井镇官冲慈元庙(今崖门古战场)内,是一块很有历史文物与书法艺术价值的碑刻,曾有港商出资千万求购。
建筑架构风格
白沙祠结构严谨,纵深四进,主体建筑排列在同一纵轴线上,由前门进,依次为春阳堂、
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均为砖木结构,布瓦硬山顶,绿琉璃剪边。前后建筑物之间以左右对称的轩廊相连接,中间形成“天井”,是传统的四合院式结构。整座祠堂看上去与
广州市的
陈家祠社区颇有些相似,特别是大门上也有勾线重彩的巨幅
门神,据说是上世纪90年代末维修时,仿造陈家祠门神而添加的。
天子诏建的白沙祠俯仰皆是浓厚的官派作风,比如春阳堂倚墙而立的3块高脚牌,分别是“
孔子庙从祀”、“乡贤崇祀”、“忠孝附祀”;还有御赐的“崇正堂”匾额及“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对联(为后人重刻),足以说明白沙学说受到明代理学界和朝野上下的重视。当年,
陈献章在此设馆教学,慕名而来者终年不绝,后来身兼三部尚书的明代著名学者
湛若水,便是他的入室弟子。直到今天,陈白沙为弟子编写的《戒戏歌》、《戒懒文》,仍是
江门市学子勤于诵读的座右铭。
一入前院,便可见一栋西北向东南、四面飞檐的木石牌楼,厚重、苍凉、雄阔,极具特色。牌楼分四柱三间三楼,
明楼为布瓦庑殿顶、次楼为布瓦歇山顶,均是绿琉璃剪边,楼脊饰有龙戏珠图样,楼檐下为重翘如意斗拱,明楼正面悬挂一块刻有“贞节”字样的木匾。这便是白沙祠的镇祠之宝、省文物保护单位——贞节牌楼,据说是
广东省现存完好的两座明代牌楼之一。
据陈白沙纪念馆梁炳尧馆长介绍,这座建成于明
成化年间的牌楼,是
朱见深为表彰白沙之母林氏夫人贞节事迹而下诏兴建的。原来
陈献章的父亲在他出生之前逝世,成了遗腹子的陈白沙全靠母亲抚育成人。他在给明宪宗皇帝的《乞终养疏》中,对于母亲夫死守节、尽心培育幼子的事迹有十分动人的描写。文中说:“天下母子之爱虽一,未有如臣母忧臣之至、念臣之深者也。”今人读来仍觉满纸戚戚。据说,在当地陈白沙淡泊名利、以孝为先的道德观念,与其学识齐名。
位于白沙祠最里面的碧玉楼,是陈白沙奉养母亲、静心读书的地方,布局大方朴素。楼分上下两层,下设神供奉五世祖先,楼上为居所,室内仿古凳椅、奇石盆景均为馆方搜集布置,并非原件,却也古色古香。有研究称,
陈献章在碧玉楼潜心道学之余,常作诗记睡,如“小睡正酣童子问,公今是梦是醒时”,“半醉半醒”的人生态度实为白沙理学的基点。碧玉楼前有一荷池,池中紫金莲迟迟含蕊,仿佛他当年亦睡亦醒之姿。
独创“茅龙笔”至今仍制造
白沙祠内东、西两侧庑廊上,保存着6块明代石碑,最早为
万历年间
礼部尚书何维柏所撰《改创白沙家祠碑记》。它主要介绍了陈白沙“笃志圣学,德成道尊”的道德风范,以及创建白沙家祠的经过。在这里我们还见到了
陈献章用“茅龙笔”书写的《慈元庙碑》复制品,原碑被誉为“南中国第一碑”,现藏于新会崖门。
陈白沙生平贡献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出生于
新会区,后迁江门白沙村,又被称为陈白沙。20岁应乡试中
举人,之后两次赴京参加会试落选,27岁师从
江西省学者
吴与弼,55岁时始以荐举官授“翰林院检讨”,旋以奉母终养告归,返白沙乡居碧玉楼读书讲学,此后终身不仕。逝世后于明万历十三年诏命从祀于
孔子庙,与历代圣贤位列于孔庙之中,据考
广东省历史人物之中,能从祀于孔庙的,只有
陈献章一人而已,故有“岭南一人”之誉。
哲学:陈白沙认为程朱“格物致知”和“泛观博览”等一套求知和修行方法繁琐、僵化,奉行“宗自然”、“贵自得”和“静坐澄心,从中悟道”的方法,反对人云亦云,食古不化,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其学说在当时自成一家。自白沙学说出现,明代理学“始入精微”,上承
宋儒理学的影响,下开明儒
心学的先河,在明代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遗著被编为《
陈献章集》。
诗歌:白沙诗格清高,雅淡清洒,常好以诗论道,诗句之中,多涵哲理,故有“白沙诗语如禅语”之誊。诗句平易近人,不事雕饰而直抒胸臆。“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等诗作在明诗中别具特色。
书画:白沙工书善画,尤擅画梅。其书法植骨于
欧阳询,又参以米苏之势,自成一体。早岁作书,皆用毛笔,最擅
草书,晚年喜用茅草捆扎制成的“茅龙笔”,下笔挺健雄奇,一洗元代以来柔弱萎靡的书风,第一个奠定了
广东省书法在全国的地位,代表作有《自书诗卷》、《种麻诗卷》。
陈献章的书法数百年来独步书坛,继者不绝,甚至比他的儒学成就还要出名。在今年年初
广州市举办的“广东省历代书法展”上展出的陈白沙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种蓖麻诗卷》轰动一时。据专家介绍,由汉代到元代,广东传存下来的作品绝少,也没有出现过具有全国影响的书家。到了明清时期,第一位使广东书法获得全国认可的便是陈白沙。他独创“茅龙笔”,即以茅草捆扎制作成笔使用,作字雄浑挺劲,“以生涩医甜熟,以枯峭医软弱,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岭表书风为之复振。”他提倡的“法而不、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刚而能柔”的书写原则,被后人尊为金科玉律。
白沙祠东面的展览中心保存了
陈献章的大量墨宝拓片,还有他生前使用过的名为“沧海龙吟”的
古琴,以及碧玉圭、砚田等。这里还展出了数管后人仿造的一尺来长的“茅龙笔”。听梁馆长介绍,“茅龙笔”现在
新会区等地还有生产,而且需求量还不少,在市面上的售价一支可达100多元。
在陈白沙纪念馆不远处的白沙公园中还有一处书画长廊,廊壁嵌有40多块后人题写的白沙诗文石碑。与长廊相邻的,有当地按照陈白沙会晤嘉宾之旧址重修的“嘉会楼”,是品茶纳凉的绝好去处。
五邑故里将筹建博物馆
陈白沙纪念馆中还有几处别具特色的建筑。位于白沙祠东北面的白沙父母墓,外形酷似一座高约3米、直径6米的蒙古包,通体材质为
花岗石。据考证,这种明代墓型较为罕见,大概是受元代墓葬形式的影响。墓旁的“小庐山花园”实为一微型园林,曲径、回廊静而弥深,前后草木簇沓,绿暗处似冻
翡翠,暑气全无,沁凉之中可辨花香。
而纪念馆中特辟的“白沙故里”,则保留了6间白沙村的古旧民宅,并将筹建一座五邑华侨博物馆。这6间清末青砖土瓦民房,掩隐于禾雀花缠绕如缨络的枝蔓当中,墙头檐下浅浅镂上一溜卷草纹,仿如轻扫眉黛。门前设有传统的趟栊,大体格局为中间客厅外加两边耳房,室内一线天光下射,明亮如碧水。在一件名为“旺相堂”的大屋里,甚至还放置了一张月洞式新婚大床,贴着“喜见红梅多结子,笑看绿竹又生孙”的对联。还有一间竟然是蔡李佛洪圣武馆,满屋都是新旧不一的狮头,一地蒙尘许久的锦绣。四面墙上悬挂着蔡李佛历代掌门的画像,以及洋弟子叩头拜师的照片。
白沙村又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宝贝”——位于白沙纪念馆西边仁寿坊的一座蚝壳屋。整座蚝屋坐西北向东南,为四合院式建筑,三面墙均用蚝壳混合蚝壳灰以及黄粘土砌成。墙体厚约五六十厘米,外墙裸露的蚝壳整齐划一,蔚为奇观,内墙则以混合灰浆批荡平滑,
地基及门廓则用红砂岩筑成。据该屋主人介绍,该蚝壳屋是其六代前之先祖于
乾隆买下的。由此推算,此屋应该有近300年的历史。它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据说还有隔热保温的特效。
据当地人介绍,利用蚝壳建造蚝壳井、蚝壳墙、蚝壳庙、蚝壳屋,是五邑侨乡建筑的一大特色。这座难得的高龄蚝壳屋,已经引起粤港文化界、传媒界的高度关注。
后人访谈
陈献章第28代传人
陈泽林(曾任
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1997年退休。其弟
陈泽荣现任
清华大学副教授):
高尚人格激励后代
小时候,家里的长辈经常给我们讲关于陈白沙先生的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他家境贫穷,很小的时候就要下田干农活,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读书。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普通,但它对我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因为家境关系,我小学没毕业就出来谋生。但是工作以后,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文化知识,祖先的事迹对于我来说是
莫大的鞭策。至今,白沙村的村民们还会用
陈献章先生的故事勉励小孩子好好念书。
陈氏后人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祭祖活动。我们最近还准备成立乡亲联谊会和陈白沙理学思想研究会。
参考资料
陈白沙生平贡献.news.gd.sina.com.cn.20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