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渠候官遗址
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的汉代遗址
甲渠候官遗址,俗称破城子,是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二十四公里,纳林河和伊肯河之间的戈壁滩上的一处汉代遗址。
1930年代,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甲渠候官遗址发现5200余枚汉简。1974年,甘肃考古队在该遗址代号“EP”的发掘中,发现了完整的《候粟君所责寇恩事汉简》汉简。1930年至2021年的考古发掘,甲渠候官遗址共发现汉简35500余枚,是中国发现简牍最多的地区之一。甲渠候官辖区内共有10个部、约80个隧,全额吏员108个,整体由障、坞、烽燧组成。发现了《候粟君所责寇恩事》汉简、木简(简号EPT52:99)等文物。
2024年6月16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简牍探中华》中主持人和嘉宾探讨了关于《居延汉简》的内容。
发掘历史
1930年四五月间到1931年初,中国和瑞典学者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瑞典学者弗克·贝格曼首先在居延长城烽燧遗址发掘出汉代木简,之后在甲渠候官的城堡遗址中发掘出汉简5200多枚。1970年,该地出简七千七百九十三枚。
1972年秋,甘肃省考古工作者对南起甘肃金塔县双城子、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居延的区域实施了一次大面积考古调查。在随后的两年里,考古人员对地处内蒙古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以南50里荒漠之中的甲渠候官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后,一共出土了19700枚简牍,甘肃的考古专家称之为"居延新简"。
1974年7月开始,甘肃居延考古队在此进行了全面发掘代号"EP",发现遗址由障、坞、烽燧组成。1974年8月,考古队在居延汉代甲渠候官遗址发现了一册完整的《候粟君所责寇恩事汉简》汉简。1930年至2021年的考古发掘,甲渠候官遗址共发现汉简35500余枚,是中国发现简牍最多的地区之一。
位置境域
甲渠候官遗址分布于额济纳河下游的伊肯河两侧(北纬41°47’34”,东经100°56’54”),纳林河和伊肯河之间的戈壁滩上。统辖河北省河南省二塞,共领十部(候长),约84隧(隧长)。其中序数隧38个,实名隧46个。
遗址布局
甲渠候官辖区内共有10个部、约80个隧,全额吏员108个,整体由障、坞、烽燧组成。
位于东北一西南走向烽燧线东侧300米的戈壁上,为土壑砌筑的方堡,三层土墼间夹一层芨芨草。底基23.3x23.3米,厚4~4.5米,残高4.6米,收分明显。
坞北连障墙,土壑砌筑。底基47.5×45.5米,墙厚1.8~2米,残高0.9米左右。稍有收分,曾经修补。墙面抹草泥白灰,泥皮有的地方达14层之多。坞门被焚毁,残存排叉柱、地框和门枢的白窠。门外有一曲壁,人口处已残,类似瓮城形制。
烽燧
烽燧位于坞南50米,原为一圆形灰土丘。烽燧穷土版筑,方形。底基4.8x5米,残高0.7米。属候官的专用瞭望哨,附近有积薪、干遗迹和烧灰。
文物遗存
《候粟君所责寇恩事》汉简
候粟君所责寇恩事汉简》汉简共有三十六枚汉简。出土时,分两部分卷在一起,考古专家将这些汉简进行了编号,1-20号木简为一束,木简尺寸为长22.8厘米,宽1.2厘米,裹在简册的里面;21-35号木简为一编,卷在简册外面;36号木简出土于简册附近,21-36号木简长为22.5厘米,宽2厘米。
木简
1974年出土木简一枚(简号EPT52:99),该简完整。长23.1、宽2.4、厚0.2厘米,松木材质。正面三行书写。此简为张掖太守府给居延都尉的下行文书,主要内容是张掖太守就有关居延都尉下辖的殄北守候和甲渠候贪污、挪用祠社款项给予处罚的记录。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居延汉简“候史广德坐罪行罚檄”
该简记录了宣帝时期在甲渠候官范围内对候史广德各项失职行为的通报。至于更严重的失职违法行为,就会通过“劾”的方式予以免职甚至“移居延狱”追究刑事责任。
《塞上烽火品约》简册
塞上烽火品约》简册在1974年出土于居延破城子,为东汉建武初年由居延都尉府下发的军事操作指南。规范下属甲渠、殄北和卅井三个候官塞的军事预警行为。品约中针对不同时间、来犯匈奴人数、攻击对象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这对于研究汉代戍卒生活、边防制度和军事政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塞上烽火品约》简册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
相关事件
2024年6月16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简牍探中华》中主持人和嘉宾探讨了关于《居延汉简》的内容。研究表明,在甲渠候官遗址出土过的13000余枚汉简,其中70多枚都记载着一个叫“谭”的人。除工作履历外,这些简牍还记载了他的年龄、籍贯等。
目录
概述
发掘历史
位置境域
遗址布局
烽燧
文物遗存
《候粟君所责寇恩事》汉简
木简
居延汉简“候史广德坐罪行罚檄”
《塞上烽火品约》简册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