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简博物馆(Gansu Jiandu Museum),位于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主要承担甘肃简牍的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等工作。甘肃简牍博物馆基本陈列“简述中国”曾获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展现了甘肃简牍里的丝路文明与中华智慧。
甘肃简牍博物馆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设立的
甘肃省博物馆汉简整理研究室,1986年被分拨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汉简研究室。2012年12月,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甘肃简牍博物馆。2017年,甘肃省立项建设场馆。2023年9月9日,历时四年建设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甘肃简牍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7987.75平方米,展厅面积约7830平方米,内设学术报告厅、行政办公区、文保研究区、文物库房等。该馆常设“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基本陈列。
截至2024年4月,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现收藏有各类文物50129件(组),三级以上的
珍贵文物共31943件(组),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8年最新全国博物馆名录,甘肃简牍博物馆珍贵文物数量排名全国第20位,其中一级文物1679件(组),数量在全国博物馆中位居前列。馆藏文物以简牍为主,有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
敦煌市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及
魏晋简牍等共计近4万枚,与简牍相伴出土的纸张、纺织品、木器、
漆器、铁器、
骨器、
陶土器等文物有1万余件。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简牍是
华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甘肃省简牍具有出土时间最早、国内外影响最大、内容最为丰富、学科建设实力最强、研究成果最多等特点,是甘肃最具特色的文物资源和重要文化标识。甘肃简牍既是中国中古时期的
百科全书,也是
神仙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自1907年
马尔克·斯坦因在敦煌首次掘得简牍以来,百余年间共有8万多枚简牍出土,奠定了甘肃简牍大省的地位。甘肃简牍又以汉简为最,总量达7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总数的80%以上,素有“汉简之乡”的美誉。
甘肃简牍博物馆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设立的
甘肃省博物馆汉简整理研究室,1986年分拨为省考古所汉简研究室,2007年扩大为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2012年12月省编委批准单独设立甘肃简牍博物馆,主要承担甘肃省出土简牍的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但该馆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馆舍,文物暂存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库房,保护、整理、研究等工作开展困难,大量珍贵文物未得到有效展示和合理利用。
建设历程
为积极抢占“
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省文物局协同省发改委等部门自2017年开始组织建设甘肃简牍博物馆,先后完成了项目立项、资金筹措等重要前期工作。同时,得到了
七里河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马滩文化岛东南角无偿划拨政府储备土地30亩解决了建设用地问题,推动了项目前期工作以较短时间完成。2019年7月,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
2019年11月,甘肃简牍博物馆发起成立“守望汉字”联盟。
正式开馆
2023年9月9日,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千余枚简牍首次亮相。
建筑布局
馆内布局
甘肃牍博物馆位于
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片区,总建筑面积37987.75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7830平方米。博物馆为地下一层,地上主体四层、局部三层、二层和单层建筑。主要包括办公区、陈列区、藏品库区、文物修复区、学术报告厅、影视厅、接待室、文创展厅、观众互动厅、社教活动区、地下车库等。
场馆设计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在建筑外型的设计上,从简牍文物、象形文字、汉代建筑、传统空间模式等元素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加以创新运用,并以现代简洁的建筑形体表现“简以承典,牍以载道”的立意,设计团队把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古传递到今,创新性地实现了简牍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创造性转化,塑造展示简牍文化的场所,让建筑、简牍和公众之间产生对话,相通相融。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甘肃简牍博物馆展馆现有“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基本陈列。
简牍时代
展览单元拟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何为简牍”,向观众详细介绍了简牍文书类别、艺文典籍、简牍形制和制作工艺;第二单元为“简出甘肃”,全面展示了
西北汉简的考古发掘史,以及有代表性的简牍学研究成果;第三单元“书于竹帛”、第四单元“甘肃简牍发现整理研究大事年表”,向观众全面介绍简牍学的研究成果。截至2024年4月,展出文物438件。
简述丝路
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对展陈内容进行呈现。分别通过丝绸之路的路在何处、向西而行、塞防千里、东来西往以及见证丝路等方面想观众完整呈现汉代丝绸之路,整体框架清晰展现丝绸之路经历风霜打磨的历史原貌。本展以出土简牍文物为主线、融合多种展陈方式,全面、立体、丰富地再现丝路的历史光辉与厚重,使观者能充分感受到丝路的历史意义与重要价值。截至2024年4月,展出文物512件。
边塞人家
“边塞人家”展厅分为“家在居延”、“谋生之道”、“君子行役”、“巡守一方”、“人间四味”五个单元。本展厅以居延地区作为代表,反映
河西走廊的边塞生活,演绎河西地区的边塞故事。截至2024年4月,展出文物679件。
展览内容以一封家书为发端,来解开尘封千年的河西边塞岁月记忆,再现边塞
烽火的生活情境。展览通过对一封封书信的情景解密,来讲述居延地区的地理气候与自然环境,演绎因人口迁徙而形成的多民族融合;并透过对边塞百姓官吏与戍卒将领的人物故事塑造,聚焦日常劳作,巡防戍边,来展现两千多年前边塞社会的人情冷暖,世间百态的艰辛岁月;立体呈现出古代河西走廊居延地区,边塞社会生活的历史画面。
书于简帛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为“汉字流变”,通过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向观众展示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流变与时代经典。第二单元为“诸体之源”,从多维的角度全面展示
甘肃省出土汉简的书法艺术风格,并以全新的展示语言,让观众感受简牍遗墨的书法美学。第三单元“一笔千年”,将通过沉浸式情景化的营造手法,让参观者参与到简牍创作体验的乐趣中,全身心的融入到简牍书法美学情境中。截至2024年4月,展出文物95件。
临时陈列
2023年9月7日至2023年10月29日,甘肃简牍博物馆举办特展“二十世纪初
中原地区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包含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以及20世纪初四大古文献。
馆藏文物
截至2024年4月,甘肃简牍博物馆现收藏有各类文物50129件(组),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共31943件(组),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8年最新全国博物馆名录,甘肃简牍博物馆珍贵文物数量排名全国第20位,其中一级文物1679件(组),数量在全国博物馆中位居前列。馆藏文物以简牍为主,有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
敦煌市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及
魏晋简牍等共计近4万枚,与简牍相伴出土的纸张、纺织品、木器、
漆器、铁器、
骨器、
陶土器等文物有1万余件。
(资料来源)
学术研究
学术机构
甘肃简牍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员由7名专家组成,其中馆内专家5名,外聘专家2名,共计7人。
学术成果
2021年10月,由甘肃简牍博物馆主编的《甘肃简牍》第一辑在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2年5月,简牍博物馆馆长
张德芳的《简牍楼札记》出版,该书凝聚了西北简牍研究的百年沧桑、作者近三十年学术事业的总结与回顾,以及对未来中国简牍研究与保护的美好愿景。
2023年7月22日,《悬泉汉简(叁)》在
敦煌市“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学术交流
2022年1月18日下午,甘肃简牍博物馆举行张德芳同志荣休仪式暨首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2023年7月22日,由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省文物局、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主办,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凉州文化研究院、中西书局、敦煌市博物馆、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联合承办的“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
文物保护
长期以来,受人员、经费等因素影响,甘肃出土的简牍不但整理工作滞后,而且保存状况堪忧,数万枚简牍长期存放在甘肃省考古研究所阴暗、潮湿的库房中,出现了灰尘污染、虫蛀发霉、字迹变色等问题。2007年
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成立,在收藏简牍的整理、保护、出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博物馆对5000余枚简牍进行试管密封并装入囊匣保存,推动对文物的保护修复,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以及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
文化活动
自2016年始,甘肃简牍博物馆960余件(组)文物先后参加了“大秦文化特展”“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亚洲文明联展”“丝路孔道——甘肃历史文化展”“秦统一大展”“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等展览。2022 年先后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长沙简牍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流沙坠简——甘肃出土简牍文物精品展”“‘简’述中国——甘肃简牍博物馆藏珍贵简册图片展”等多个展览,2023年与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
2024年农历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甘肃简牍博物馆举行甲辰龙年新春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