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颈雪雀(拉丁学名:Pyrgilauda ruficollis):体重15-34克,体长125-161毫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
褐色雪雀。成鸟头部图纹特别,纹黑,颏及喉白,颈背及颈侧较所有其他雪雀的
栗色均重,覆羽羽端白色。幼鸟色较黯淡,但较淡栗色的耳羽已可见。青海亚种较色淡,上体近灰而略沾皮黄色。虹膜褐色,嘴黑色或偏粉色,脚黑色。
棕颈雪雀雌雄羽色相似。体形稍小于白雪雀,脸侧近白。成鸟眼先黑色,具明显的贯眼黑纹;耳羽棕黑色;额灰白色,中央较深;头顶暗灰褐色,枕部及后颈棕褐色,颈侧棕色延至前胸两侧;背部暗褐,具较明显的黑褐色羽干纹;尾上覆羽
褐色,除中央一对尾羽黑褐色外,其余尾羽黑褐色并具灰白色的次端斑;小覆羽和初级覆羽黑褐具白灰色羽缘;中覆羽和大覆褐色,羽缘沾棕;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各羽外具白色羽缘并沾棕,内具不同大波折次端白斑;腋羽白色,颊、喉亦白,后者具2条分开的黑褐色纵纹;胸和腹部灰白色,两胁沾棕;尾下覆,羽端沾棕。幼鸟眉纹黄褐色,上体和翼黄褐色,羽干纹不明显,翼上初级和次级飞羽外边缘淡褐;颊、喉部及腰部白色沾黄,下嘴及跗色较淡。虹膜黑褐或橙红色,嘴夏季黑色,冬季暗角蓝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
雄性15-32克,
雌性15-34克;体长雄性130-161毫米,雌性125-153毫米;嘴峰雄性10-12毫米,雌性10-13毫米;翅雄性81-93毫米,雌性83-93毫米;尾雄性50-65毫米,雌性50-64毫米;跗蹠雄性20-22毫米,雌性20-23毫米。
栖息于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裸岩、草地、草原和高原,也见于
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夏季甚至上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也见于农田地区和房舍附近。
棕颈雪雀是
留鸟,繁殖季节多成对活动,其他季节常集小群活动,且随季节的变化,亦可作不大的垂直迁徙。在地上活动,也出入于
鼠兔洞穴中,善奔跑跳跃,行动敏捷,飞行快而有力,但每次飞行距离不远,约20米左右,很少超过50米。飞行高度离地面约5-20米,喜站在较高的突出的石头和岩石上鸣叫,尤其是繁殖期间,鸣声似不断的重复的“duuid”或“dooid”声,见人时则发出“Jie Jie Jie”的警戒声。夏季栖息环境较为稳定,活动范围也相对较小,秋冬季活动范围较大,亦作小的垂直迁徙。
主要蝗虫、
甲虫、
象鼻虫、
伪步行虫、步行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草子、果实、种子、
叶芽等植物食物,也吃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夏季主要以昆虫为主,秋、冬季则以草子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主。
它们的
新陈代谢速率比大多数其他鸟类更高,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更强,移动能力也更大。棕颈雪雀发出柔和的叫声和嘈杂的警报声。它在飞行时还会发出嗡嗡声。
分布于
印度、
尼泊尔、中国。在中国境内二个亚种均有分布:青海亚种分布于中国青海祁连山西段党河南山。
指名亚种分布于新疆、
四川省、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繁殖期5-8月,5月初开始营巢,巢多筑在墙洞、土岩、或
鼠兔废弃的洞内,雌雄鸟都担任营巢工作。巢外层为干草,里层有羊毛、羽毛。卵纯白色,无斑,大小为21毫米×16毫米,卵重2.5克。雏鸟晚成性。在繁殖季节通常与鼠兔或鼠兔紧密关联,在它们的洞穴中繁殖和隐藏。繁殖季节结束后,它更有可能成群出现,与其他雪雀一起在各种山地地形中活动。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
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它们主要是定居性的,只在特别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偶尔进行海拔变化,从不进行长距离的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