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维喜案
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林维喜案是1839年发生在清代领土的一起事件,英商船水手酗酒与村民林维喜发生冲突,导致林维喜重伤不治。此案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成为其导火线。清钦差大臣林则徐为捍卫主权,要求英国代表查理·义律交出凶犯,但义律拒不交凶。林则徐采取了坚决的斗争措施,包括停止供应英人柴米食物,撤回澳门英商雇用的中原地区职员和工役。
事件起因
1839年(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由于清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禁烟行动,英国烟商难以在广州市进行鸦片贸易。因此,英国货船多聚集在香港九龙尖沙咀一带海面。7 月7 日,英国商船上的水手上岸酗酒,期间与尖沙咀村的村民发生冲突,不幸导致村民林维喜重伤不治身亡。这一事件被称为“林维喜案”。时英国驻华商务总监查理·义律(Charles Elliot)赶到出事现场,为掩饰真相,他指使另一村民刘亚三给予死者家属一千五百银元,换取隐瞒林维喜死因。林则徐认为案件蹊跷,命新安县知县梁星源查办,结果真相大白,林则徐要求义律交出凶手,但义律以领事裁判权为由,同意赔偿死者家属,但拒绝以凶手抵死,要求自行审判凶手。林则徐委托美国医生伯驾和袁得辉合译瑞士法学家艾默瑞奇·德·瓦特尔的著作《万国公法》,查明义律根本不享有治外法权。
1839年8月12日(七月初四),查理·义律在英船上开庭,对五名凶手轻判监禁和少许罚金,便送回英本土监狱服刑,事后才通知中国官方。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开进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停止供应英人食物,撤其买办、佣工。不久英人撤离澳门,寄居于货船上。
1839年9月5日义律派传教士郭士立与林则徐进行谈判,要求解除禁令,恢复正常贸易关系。为林所拒。下午两时,义律发出最后通牒,林仍不理。三时,英国军舰首先向中国船舰开火,但仅是场小冲突,规模不大。短暂武装冲突之后,因为罂粟来源减少,价格飙升,双方恢复贸易。
事件发展
林则徐虎门销烟使英国烟商难以再到广州市从事鸦片贸易,所以英国商船皆聚泊在香港九龙尖沙咀一带海面。五月十七(1839年6月20日)(另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林案的发生日期为五月二十七,即7月7日),英国货船卡纳特克号及曼加勒号之水手上岸酗酒,但不知哪一方先侵犯对方,然后英国水手和尖沙咀村村民发生冲突,捣毁一座神,引发斗殴,结果村民林维喜重伤不治。
历史影响
1840年初,林则徐正式封锁港口。同年2月,女王陛下政府任命乔治·懿律查理·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6月,英军在懿律率领下陆续到达广东省洋面,冲突已不可避免。开战前,义律曾向林则徐提出了几种解决纠纷的方案,但林则徐一概不予理会。1840年5月9日晚,林则徐派出火船10艘首先出击,击毁英船11艇。义律驱船北上,猛攻厦门市,揭起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序幕。此案揭示了当时中原地区社会所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内部矛盾,也凸显了林则徐等爱国官员为维护国家利益所做出的努力。
目录
概述
事件起因
事件发展
历史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