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兵》是一首由
陆原和岳仑创作的军旅歌曲,发行于1950年。当时因缺乏拥有宜传唱且鼓劲足的军旅歌曲,该歌曲应运而生,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一位战士的代表性个人经历和一首军旅打油诗。
1951年,《
解放军画报》第三期封底刊登了《我是一个兵》的合唱、轮唱歌词曲。这首歌迅速风靡全军,到处是《我是一个兵》的嘹亮歌声;同年,这首歌获中南军区文艺比赛
一等奖,后来获全军首届文艺演出一等奖;1954年获得全国群众歌曲创作一等奖。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解放军总政治部先后4次发出通知,将《
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我是一个兵》并列为全军必唱歌曲;2009年“八一”期间,
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系列片《我是一个兵》。
1950年6月的一天,驻扎在湖南湘江岸边祁阳县城的第四野战军一三七师的陆原和岳仑,在赴连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从连队指导员口中得知了宜传唱且鼓劲足的军旅歌曲严重缺乏的情况;那时,陆原和岳仑都在四野一三七师文工队工作,陆原任文学与舞美创作分队长,岳仑任音乐分队长兼指挥与作曲。依据解放军从松花江打到海南岛的战斗历程,两人共同完成了一首歌———《人民战斗员》,但是这首歌拿到部队试唱,战士们反映冷淡,说歌词没有新意。作为为一线战士服务的文艺工作者,陆原和岳仑当即就萌发了一个念头:一定要创作一首战士喜欢的歌。
两位作者在连队业余文化创作活动中的墙报上,发现了一首开头为“俺是一个老百姓,扔下锄头来当兵”的军旅打油诗,从这位战士具有代表性的个人经历出发,以及顺口溜这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根据当时的形势加工并最终创作出了歌曲《我是一个兵》。
《我是一个兵》具体到战士个体的精、气、神,最适合以独唱的方式来演绎;当个体和集体在音乐里,表现出来的都是同一种精神面貌时,除了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严明的
纪律性外,也说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目标的一致。
作为一首特定历史时代下的军旅歌曲,《我是一个兵》既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那种意气风发的自豪感。更通过“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它不留情”这样的歌词,表达出一名普通战士对当时
朝鲜战争所持的一种军事态度。
和所有优秀的军旅歌曲一样,《我是一个兵》在音乐上的成功,首先还是它简洁质朴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这种琅朗上口的特性,也决定了它特别适合在部队这种强调行动一致性,果断性的特殊环境里传唱;而和其它军旅歌曲相比,《我是一个兵》除了唱出 “爱国爱人民”这样的战士心声之外,更通过“来自老百姓”这句最朴实的话,揭示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民一体,所以必定军民一心的建军传统;这种亲切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好男不当兵”的偏见,以音乐的形式,为新时代的中国军人树立一个相当鲜明和典型的形象。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有一首激昂的歌曲,它虽然简单,却充满着力量;它虽然质朴,却迸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它曾经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激励着亿万同胞和人民解放军三军将士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它,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是一个兵》;这首歌诞生于
朝鲜战争爆发后,至今仍广为流传。(中国网文化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