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13 多管火箭炮,俗称“喀秋莎”(
俄语:Катюша,
罗马化:Katyusha),是一种
苏联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的自走火箭炮。
BM-13型
火箭炮采用载重卡车作为底盘,安装8个
导轨式发射架构成移动式火箭炮发射系统,可挂载16枚M-13型固体燃料
火箭弹,战斗射程达8500米。
BM-13型火箭炮是由
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的。由于“共产国际”一词的俄文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把“K”字打印在炮车上作为该厂的代号。这种火炮在当时是新式武器,属于绝对机密,连操纵人员都不知道其正式名称,战士们非常喜爱这种炮,看到炮架上的“K”字,联系到当时
苏联正流行一首名为《喀秋莎》的歌曲,同时“喀秋莎”本身又是苏联姑娘的常用名,于是给该炮命名为“喀秋莎”。该型装备曾在
斯大林格勒战役、
朝鲜战争及
越南战争等多个战争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BM-13“喀秋莎”火箭炮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诞生。苏联自行
火箭炮很久以来一直影响着全世界火箭炮的发展方向,其苏式风格被许多国家所模仿研究。二战时期英、美、德等国受苏联的影响也相继开发出了自己的
冲天炮。
研制过程
研制背景
BM-13火箭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沙俄时代。在1914年7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人意识到飞机装备的武器威力不足,于是开始尝试在飞机上安装大威力的航空武器。
大口径机枪和
航空机炮的重量和后坐力太大,无法在简陋的战斗机上安装。
俄罗斯工程师开始思考使用
航空火箭。由于对自身技术的不信任,俄国高层未能允许工厂开发航空火箭弹。
在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早早地投入了航天火箭的研发。1921年,第2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专门研制火箭。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研制合格的固体火箭燃料和发动机。最初,苏联工程师试图在炮弹
发射药的基础上研制
火箭发动机,但很快发现这是一条死胡同,于是开始研制专门的固体燃料。
经过不懈努力,苏联设计师相继研制出了稳定飞行400米的固体火箭、射程1300米的
火箭弹,以及РС-82 82毫米和РС-132 132毫米
航空火箭。苏联飞行员曾使用РС-82火箭弹在诺门坎战役对日本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炮兵使用的火箭弹则是根据这两种航空火箭弹的发展而来。
1938年10月,苏联正式开始进行火箭炮车载实验,以ЗИС(吉斯)—6 6X6载重卡车为平台。实验车的发射轨道非常有特色,为了尽可能多地搭载火箭弹,火箭炮共有24条工字型发射轨,上下两排交错排列,看上去像两排篱。更有趣的是,发射轨的指向与车头方向垂直,且只能进行高低调整。也就是说,在开火时,必须将车身与目标保持90度角,方向调整只能通过车辆转向来实现。显然,这种调整方式的方向射角精度极差,调整速度也不可接受。这次实验证明了采用道轨式发射装置是完全可靠的,火箭弹的飞行效果也令人满意。该试验证明了采用道轨式发射装置可靠,火箭弹的飞行正常,关键性技术的解决为苏联发展火箭炮打下基础。
研制历程
BМ-13-16火箭炮是苏联于1939年3月成功研制的一种火箭炮系统。它是在
卡车底盘上安装了8个
导轨式定向器。该
火箭炮的发射架呈工字型,可单独挂载1枚火箭弹。BМ-13火箭炮可以携带总共16枚М-13型(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
尾翼式火箭弹。发射架具有左右各90度的射击范围。苏联军方的测试结果表明,BМ-13火箭炮特别适合用于打击暴露的密集敌军人员集结地、野战工事和集群坦克火炮。这种火箭炮系统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广泛使用,对
苏联军队的
火力支援起到了重要作用。1941年4月,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GKO)正式为火箭炮定下了军用编号BM-13-16火箭炮。
1941年6月17日,苏联的BМ-13火箭炮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发射表演,目标是向国防人民委员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格奥尔基·朱可夫大将以及军械人民委员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展示其威力。尽管
苏德战争即将爆发,但在6月21日之前,BМ-13火箭炮的定型测试尚未全部完成,然而苏联政府决定全力生产BМ-13火箭炮和М-13火箭弹。6月28日,
苏联红军决定组建一个特殊的BМ-13
火箭炮连。由于保密要求,
冲天炮的正式名称和型号未公开,但炮架上有一个"К"字母(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因此苏军战士将其称为喀秋莎。
共产主义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BМ-13火箭炮。
技术特点
底盘特点
BM-13型火箭炮采用在
卡车底盘上安装
火箭弹发射
导轨的结构方式,达到能机动行驶并固定发射的作战目的。火箭炮的汽车底盘的后部,有2个手动的
千斤顶。发射火箭弹时,炮手要将千斤顶放下固定,以保证发射平台的稳定性。发射装置位于驾驶室中,由炮长操作,也可以通过电线连接,由
冲天炮连统一发射。
动力系统
在BМ-13型火箭炮生产初期,使用了
苏联制造的ZiS-5和ZiS-6卡车。这些车辆配备了一台普通柴油发动机。随着1942年美国正式参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量的美援物资运抵苏联,其中包括各种运输车辆。苏联后续生产的BM-13型火箭炮采用了美国的通用GMC型6X6卡车底盘,其性能比苏联卡车更好。美国卡车装备了一台GMC型6缸
发动机,功率为91.5马力,提高了BM-13型
火箭炮的行驶速度和最大行程。1943年以后,苏联生产的BM-13型火箭炮几乎都是以通用GMC卡车为底盘,这种火箭炮后来改称为BМ-13Н。
发射器系统
BM-13型火箭炮的武器装备是由8个“工”字型发射导轨组成的发射架,每个发射导轨上下可卡住两枚M-13型132毫米火箭弹,每台BM-13型火箭炮同时挂载16枚火箭弹,可在10秒钟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打出,最大射程8.5千米,形成的短时间密集打击火力。由于避免了炮筒发射火箭弹膛压高和高度加速的应力效应,采用导轨发射的火箭弹发射时承受的加速度小,火箭弹弹壁可以制造的较薄,增加了炸药填充量,因此132毫米火箭弹的威力基本上相当于152毫米普通炮弹,适合打击暴露的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
性能参数
参考资料
衍生型号
BM-21火箭炮
BM-21火箭炮是
苏联研制的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因性能先进而名扬天下,先后生产2000多门,畅销50多个国家。BM-21型1964年起装备前
苏联红军最主要的前线火炮,各甲种摩托化师装备1个营,每营18门。早期的BM-21采用
乌拉尔-375型载重车为底盘,最大时速70公里,以后改用4*4轮式
越野车,最大速度达到85公里/小时。BM-21可在18秒内发射40枚
火箭弹,全营齐射能发射720枚火箭弹或
化学弹,总重量48吨,超过美国陆军师全部身管火炮一次齐射量。直到2017年为止,这种火箭炮仍然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炮兵的标准装备。
BM-22火箭炮
继
BM-21火箭炮之后,BM-22(又称"
飓风")于1987年开始装备部队,主要装备师级以上炮兵部队。口径为300毫米,采用
苏联火箭炮的传统布局,12支定向管排列成II型,左右各四管,上面一排有四管。每支定向管长达8米,底盘为MA3-543型8*8卡车,拥有较高的机动性。整个作战系统全重43吨,共有四名乘员。
服役经历
斯大林格勒战役
在1942年的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苏联红军引入了多门“喀秋莎”火箭炮,与
德军炮兵展开对射。这些火箭炮同时喷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隆隆的炮声,使得德军火炮无法回应。在1945年的
柏林会战中,苏军甚至将“喀秋莎”火箭炮用作近战武器,将枕木垫在火箭炮的后轮下,降低发射角度,实施平射。这种方法使得一些坚固的建筑物和顽抗的德军都被摧毁。整个
苏德战争中,“喀秋莎”火箭炮给德军带来了巨大困扰,因为其发射声音类似于
管风琴的演奏声,德军将其称为“
约瑟夫·斯大林的管风琴”。
朝鲜战争
1951年9月1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喀秋莎”火箭炮首次参战。当天,第203
火箭炮团的24门喀秋莎对位于后洞里的
美国军队部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炮击。随后,志愿军步兵发起突破,成功击溃了美军第7师的两个营地,夺取了阵地。在
上甘岭战役期间,喀秋莎火箭炮团通过激烈的炮火支援志愿军步兵在战场上的英勇战斗,给予了步兵士气的强大鼓舞。
越南战争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部队曾经使用过BM-13
火箭发射器。在
奠边府的决定性战役中,
越南军队使用了16门火箭发射器,占据了整个炮兵群的五分之一。直到2021年,“喀秋莎”的最新版本仍在越南军队中使用。
阿富汗战争
六十年代初,
苏联向
阿富汗王国交付了多架BM-13,这些BM-13在阿富汗战争初期被政府军使用,在1979年全面战争开始时,一定数量的此类设备仍在服役。
黎以冲突
2024年3月12日,
黎巴嫩真主党向数个
以色列军事哨所发射了100多枚“喀秋莎”火箭弹,以回应以色列前一晚对贝卡地区的袭击。3月24日凌晨,真主党发布声明表示,该党武装组织向以军的两个
军事基地发射了60多枚“喀秋莎”火箭弹。当地时间4月16日,黎巴嫩真主党发表声称,其武装人员向以色列的拜特希勒尔(Beit Hillel)军事基地发射了多枚“喀秋莎”火箭弹。4月22日晚间,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境内连续发射了30多枚“喀秋莎”火箭弹,击落了一架以军的大型战斗无人机。5月16日,
黎巴嫩真主党向以军阵地发射了超过60枚“喀秋莎”火箭弹,以报复以军夜间对黎巴嫩东部地区发动的空袭。此次袭击的目标包括以军在戈兰高地上的阵地。
影响评价
BM-13“喀秋莎”火箭炮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诞生。这是
苏联一种可在短时间内“泼洒”大量炮弹的大威力远射武器。它的战场表现引起多国重视,并纷纷效仿研制同类武器,掀起火箭炮研制列装的热潮。
苏联自行火箭炮很久以来一直影响着全世界火箭炮的发展方向,苏式风格仍是今天许多国家所模仿、研究的对象。二战时期英、美、德等受苏联的影响也相继开发出了自己的火箭炮,
德国有150毫米280毫米等口径的
火箭弹。发展出了SdKfz4型半履带式42毫米
自行火箭炮英、美两国则在M-4A1
中型坦克上加装火箭发射架成为复合型武器,他们甚至在水陆吉善上也装上了
火箭发射器。战后火箭炮又成为了各国的新宠,美国有
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德国有拉尔斯,甚至工业不怎么发达的
朝鲜都有自己的金策火箭弹等。
苏联虽然解体多年、但苏联的火箭武器却依然如此耀眼。在人类的武器装备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