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河铺乡七里店村隶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停河铺乡,属于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县城东北一公里处,紧邻长邯高速和
荣成—兰州公路。全村共有105户,380多口人,耕地面积310多亩,人均用地不足一亩,土地资源比较紧张,属于城郊型农村。
村情概况
该村在支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为目标,
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提出了“以经济强实力,以文化带繁荣,以发展促和谐”的发展思路,使全村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幸福,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抓调产,促进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由于村里土地资源比较紧张,走传统规模化农业种植的路子已经很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因此,村里提出对一些产量不高,不易于搞现代农业但具有地理优势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项目建设,引入外来资金,从而搞活农村经济。已有中科
聚合氯化铝、华通运输、三联燃气等公司建成投产,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再利用,又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多种途径。
据清康熙《黎城县志》载:“戚里店”,因系汉关内侯
冯奉世故里,其长女名媛,为中山皇太后,乡里皆以皇亲国戚为荣,称戚里。至宋
天圣间,将沿河路西移,遂有民户营生旅店,仍延称戚里店。今人为书写求简,易“戚”为“七”。因此专家考证,这里是天下冯氏的发源地。村委根据这一独特的历史资源,提出发展“寻根祭祖旅游”的规划。通过宣传
西汉镇边名将冯奉世的丰功伟绩,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现新时期人文精神,发展旅游产业,以文化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丰收。
通过实施调产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村人均收入达3600余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小康生活。
二、夯基础,营造农村靓丽新貌。
按照县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要求,村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以营造整洁环境为目标的建设工程。全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由于我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属于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任务非常重。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协助支村两委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在保洁员每天的日常保洁基础上,又投资动工对全村的沿线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对村内所有门市商铺进行了版匾整治、内外卫生清洁;村沿线的
禾本科杂草、乱搭乱建等进行了彻底清除,特别是
水泥厂路两旁10多户各自房前屋后的柴草、杂物等的乱推乱放,整个环境得到了很大改观。
三、强党建,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的核心领导组织,对于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村里提出“抓培训、强素质、重实践”。通过按时参加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民主生活会、对村里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等形式,全面提高支村两委成员和全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服务于中心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纪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职能,狠抓廉政制度建设。通过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动员全村群众参与组织建设,为村里发展建言献策,有效地杜绝了村委成员的违法行为和不作为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发展农村社区服务,探索便民服务新途径。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村里根据地处县城边缘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服务社区化建设新途径,为方便农村群众,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工作。
村里以便民、服务为宗旨,每月定时为村民集中办理缴费、维修、
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使群众免受来回奔波之苦。针对村里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户,村委制订了党员帮扶制度。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和村委干部,每天都要到家中进行走访,了解实际困难,予以帮助解决。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依托,建立村民健康档案,普及医疗保健知识,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实施农村社区服务,既方便了群众生活,解决了群众困难,又提高了村委工作效率,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历史记载
戚里一词源自汉初。汉高祖刘邦定都
长安,为了便于管理皇亲国戚,下旨将他们集中居住在长安城中的一条街道上,这个街道叫戚里。
刘彻时把外戚故里统统称之为戚里。汉代古籍中
山西省的
晋中市、
河南省、
河北省都有叫戚里的村庄。
黎城戚里位于黎城盆地中央,东阳大道穿街而过,东控雄关隘口——壶口故关,南扼浊漳古渡,是河内三川诸郡通往上党的必经之地,于是有人在此开设店铺。
店,最早出现在《南史.刘休传》中,与“站”通用,常作为集镇的名称。在戚里的后面加一店字,应该不迟于
南北朝时期。
戚里店村有三千年民间传说,两千年文字记载,是古老的文化古村。
冯奉世小传
冯奉世,字子明,约当
西汉刘彻元狩末年(前117年)生,卒于
刘奭永光三年(前41年),
长治市(今山西长冶市
黎城县)人。他是西汉时期继
赵充国之后,又一位功著
西陲,为西域的稳定,为西汉与西域友好关系发展而做出贡献的将领。
奉世少居潞城,后随祖父徙居
杜陵(今
西安市南)。他很早从军,汉武帝来年以良家子被选调入京,当一名小郎官。所谓良家子者,即出身非商贾罪而从军伍之人。
刘弗陵时,因其有功,补授长安县县长,旋而失官。此时,他已年过3O岁,自感才学不足,开始学习《
春秋》、兵法诸书。由于他深涪兵法要义,不久即被举荐为军事参谋,在大将
韩增幕中用事。
宇文赟即位后,他曾随韩增北征,军罢,复为
郎官。
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经韩增的举荐,
冯奉世被封为卫侯,护送人宛等国的客人出使西域。当他们西行至伊修城(今新疆若羌东)时,得到当地汉朝
都尉的报告,说前方的莎车国联合周围小国杀死了国王和汉朝使者,而匈奴又发兵攻打车师国,莎车国派遣使者到西域各国,扬言天山北道诸国已归附匈奴,号召各国联合反对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致使西域诸国动荡不安,善(今新疆鄯善)以西通往西域的道路皆被阻绝。时西域都护府都护
郑吉、
校尉司马意又远在天山北道,长安汉朝政府又不了解这种情况,如果等待西域都护府去平息这场动乱,必然造成严重的损失。
冯奉世当机立断,以所持之节传檄各国,揭露
莎车县国的谎言,号召各国联合起来反对莎车背叛汉朝的行动。由于西域其他国家对汉朝的信赖,一见到汉使节钺,便迅速脱离了莎车。于是,冯奉世调集各国军队,组成1万5千人的联军,进击莎车,攻拔其城,平息了西域的混乱局面。而后,顺利地通过西域,完成了护送人宛客人归国的任务。当
汉宣帝得到冯奉世此举成功的消息后,特意数次召见举荐冯奉世的将军
韩增,兴奋地对韩增说:“祝贺将军所举得其人。”并升
冯奉世为
光禄大夫、
水衡都尉,主管京师用水及上林苑诸事务。
刘奭即位后,冯奉世被任为执金吾,不久即升光禄勋,主管京师羽林军。元帝永光二年(前42年)秋,居于今甘肃陇山以西的羌入部族起兵,反对
汉族在这里的统治,汉朝通往西域及西南夷的道路又一次面临被阻隔的危险,而且,
陇西县诸郡摇荡,势必影响西域诸国的稳定。当时中原数年欠收,谷价飞涨,朝廷财力困乏,对于大规模的用兵已感力不可支。汉元帝及权臣都主张以防御为主,不宜兴师动众。
冯奉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兴兵击之。
经过反复讨沦,
刘奭终于同意他率军平息
羌族的反叛,并由原来的3万兵力增加到6万人。这年十一月,冯奉世所统诸军同时出击,打败了羌人,安定了西部边境。次年,冯奉世还京,更为
左将军,依旧兼任光禄勋,不久又受封为关内侯。就在他封侯后一年,因病卒于任上。
冯奉世一生多半从戎,为爪牙官前后凡10年,宿卫于汉室,折冲于边疆,是一位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将帅。他为了边地的安定,国家的巩固,不顾及自己的安危,能够果敢地处理边疆问题。他在西域面临莎车国的动荡,既没有考虑可能遭致的失败,也不顾矫诏发令会给自身带来祸害,在身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传檄晓喻西域诸国,集合诸小国之兵平定了这场动乱,表现了他以国之安危为重的精神和非凡的胆识。直到他死后,还有人赞颂他“图难忘死,伸命殊俗,成功白著,为世使表”。
在战争中,他对于防御与进攻的关系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主张主动进攻,积极防御。
羌族反于
陇西县,朝廷因财力闲乏,计划以万人之兵屯守,苟延时日。
冯奉世认为,这种防御的战略,只能导致“战则挫兵病师,守则百姓不救”的结果,如此下去,“羌人乘利,诸种并和,相扇而起,臣恐
中原地区之役不得止于4万,非财币所能解也。”因此,他积极主张进攻,以进攻求得主动防御。事实说明,冯奉世的主张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冯奉世等将领对映羌人的主动出击,汉朝的西部地区就会陷入长期的动荡,生产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在祖国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中,既有兵刃相逢的角斗,也是亲密往还的和亲;既有
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战争,也有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战争,但无论哪种形式,客观上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因此,无论在哪种形式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客观上对民族的融合都有一定贡献。
冯奉世是
西汉与西域各族关系史上的一位人物,他的贡献自然应得到公允的评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