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米村
琉球王国今那霸市的下辖村
久米村(日语:久米/くめ Kume)是位于日本冲绳县那霸市中部的地名,现分为1丁目、2丁目,邮便番号为900-0033。历史上,久米曾是由汉族建立的村落,是琉球王国时期文化和学问的中心。久米村的人们,传统上被认为是1392年首次定居在那里的中原地区移民的后代,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贵族学者官僚阶层——“由赞”,他们主导了王室官僚体系,并在国内担任政府官员,在与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担任外交官。
历史
久米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72年,当时琉球国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贡。为了方便贡使往来,同时防备倭寇,明洪武帝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姓赴琉球定居,这些移民被称为闽人三十六姓。他们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一个自己独立的村落,最早被称为唐营,1650年改称唐荣,后来改名为久米村。久米士族同首里士族、那霸士族、泊士族一起,同为琉球四大士族集团。
在萨摩的统治下,久米村的人们起初在政府和外交中扮演了更直接的角色。琉球与中原地区的紧密联系对日本至关重要,并且取决于中国对琉球从属地位的无知。因此,久米村的人们不仅在王室政府中担任职务,作为外交官,还作为文化代理人。然而,明朝在1644年被满洲清朝取代,这给仍然与那个国家有着非常紧密联系的久米村人民带来了文化困境。新的满洲政府要求所有中国臣民采纳某些满洲习俗和服饰,包括留辫子。尽管那些在久米村的人仍然以某种方式认为自己是琉球王国人,但他们拒绝遵循这些命令,并采取了更符合本土琉球传统的举止和服饰。
1879年,琉球被日本灭掉,改为冲绳县。久米村人被划归外交官类,因此大多未能受到冲绳县厅的照顾。久米村人多为支持清朝的人士,因此,久米村成为了中城御殿之外亲清派士族的另一大反对日本统治的中心。但是清代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许多支持清朝的久米人选择流亡清朝。而其余之人则逐渐融入了琉球人之中,从事渔业、农耕等行业。从此以后,久米村开始走向衰落。
学生交流与教育
久米村的孩子们从五岁开始正式学习,并在十五岁时前往首里的宫殿进行正式会见。此时,他们将正式加入由赞学者官僚的名册,并可以开始他们的政府职业生涯。久米村人非常重视教育,因通晓汉文,久米人几乎垄断了官生的所有名额。1718年,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程顺则在久米村建立明伦堂,提高了久米村人的教育程度,为琉球国的儒学教育奠定了基础。到1798年时,尚温王在王府北建立国学以后,久米人垄断官生名额的地位才开始松动。
儒家思想
久米村、附近的那霸和首里的地区,比喻地说,是一个文化岛。原始中原地区移民的后代与琉球青年一起学习,无数的仪式、仪轨和庆祝活动,以及中国文化的许多其他元素,在这个地区之外几乎是未知的。这在国内产生了某种分裂,因为中国文化开始主导首都周围地区的生活,而王国的其他地区仍然忠于传统的本土信仰和生活方式。
目录
概述
历史
学生交流与教育
儒家思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