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坡图书馆
1916年梁启超设立的图书馆
快雪堂位于北海北岸一个斜坡之上,曾是慈禧冬天赏雪的地方。其右侧是五龙亭,左侧为九龙壁和天王殿,有葱绿的槐树林环绕。
图书馆内有三个进间,分两个部分:前面为图书馆在一、二进间,三进间为蔡公祠。一进间的阅览室布置得简单幽静,几张阅览桌椅,两个杂志架,四个报架和两个目录柜;墙壁上挂着蔡将军的遗像和梁启超亲笔写的松坡传略、祭松坡文、松坡图书馆记等。二进间的书库排列着整齐的木质书架;三进间的蔡公祠里挂着蔡锷将军和昆明保卫战死难的烈士遗像,玻璃柜中陈列着军服、军刀、勋章等遗物。
1916年11月8日,蔡锷将军病逝于福冈县医院。12月5日,梁启超在上海为蔡将军举办了公祭与私祭,并倡议创办松坡图书馆。初起,因“顺以时事多故,集资不易,仅在上海置松社。”
1923年,梁启超上书时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复提此事。不久,黎元洪下总统令,拨北海公园的快雪堂作为馆址。当年11月4日,松坡图书馆正式成立,梁启超出任馆长。
创办历史
梁启超自提出创办松坡图书馆起,便不间断地募集资金购置图书。1920年,梁启超从欧洲考察归国,又带回1万册图书,在西单石虎胡同建立图书俱乐部(后来成为松坡图书馆的第一馆)。
后来,北洋政府又调拨所购杨守敬的2.4万册藏书充实馆藏。这些图书便构成了松坡图书馆的基本馆藏。松坡图书馆开馆后,吸引了一些好静喜读的常客。梁启超1929年逝世后,该馆并入国立北平图书馆,即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自创办松坡图书馆直至逝世,梁启超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实际工作。
1925年4月,他促成全国性的图书馆组织——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成立,并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同年6月,他就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6年就任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在短短数年内,他倾心竭力发展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并在语文学和目录学等方面的研究上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其子女尊其遗嘱,将他在天津市“饮冰室”书斋的全部藏书2831种、41470余册捐赠给国立北平图书馆
蔡锷简介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邵阳市人,护国运动首领。1911年在云南省任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响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立“大汉云南都督府”,任都督。后被袁世凯软禁,1915年离开北京,12月25日在云南昆明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任四川省督军。
历史简介
蔡锷(松坡)将军的老师梁启超创议设立。此举获得到了黎元洪等人的赞同和捐助。民国7年(1918年)购下徐家汇姚主教路(今天平路)余村园改名“松社”。是年11月4日宣告成立。民国12年,梁启超在北京市择建蔡将军专祠,将松坡图书馆一并迁往北京。
参考资料
梁启超与北京的三座图书馆.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09
目录
概述
创办历史
蔡锷简介
历史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