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妃(17世纪—1736年9月12日),
孝庄文皇后,
康熙帝之妃。出自
科尔沁左翼中旗,是科尔沁扎萨克达尔罕亲王和塔之女,
顺治帝悼妃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乌珠穆沁和硕车臣亲王素达尼之札萨克大福晋为其姐。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宫,享受嫔级待遇,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诏封为妃,称咸福宫妃或咸福宫格格,康熙五十七(1718年)年十二月正式册为宣妃。
乾隆元年(1736年)八月初八日薨,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二十一午时奉安入
清景陵妃园寝。
宣妃生年不详,其父和塔在康熙八年四月去世。目前并不清楚
孛儿只斤氏是在何时被
康熙帝收为后宫主位。
康熙二十年,宫内分配一个专属的
正白旗内管领给博尔济锦氏使用,与
宜妃共用同一个内管领,同年宫内改为分配另一个专属的正白旗内管领给博尔济锦氏使用,与
安嫔和
僖嫔共用同一个内管领。
康熙三十年五月初七日,
富察·马齐等人的奏疏称已故乌珠穆亲王苏达尼之妻(即宣妃之姐妹)选择顺附噶尔丹。马齐等人建议革除苏达尼之妻的封号,并且撤去所属之人。
康熙帝认为苏达尼并未知情,于是从宽免革去亲王之位,仍与伊子承袭,并同意革去苏达尼之妻的封号。
康熙三十五年九月,阿巴亥鸟尔占噶喇布王之母到达京城宣化府,与延禧宫妃、翊坤宫妃、永和宫妃、咸福宫格格等人相会。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位下有六位妃,分别是已被正式册封的惠妃、
宜妃、
孝恭仁皇后和
荣妃,以及尚未被正式册封的
佟佳氏和
寿安宫格格。
康熙四十六年八月初七日,
柏林寺铜钟的助缘弟子包括“贤福宫信妃成莲、老妃娘娘法讳圎通、信嫔二哥哥”。“贤福宫信妃成莲”应指一位信奉佛教、法号或闰名为成莲的咸福宫妃。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十九日,
康熙帝谕
礼部,称王、阿哥等之母备位宫闱,年龄已经六十、五十、四十有余,虽称妃嫔,尚未受封,今封
孛儿只斤氏为妃。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正式册封为宣妃。宣妃在宫中奏折中常被称为宪妃。
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寅时,
宁寿宫宣妃逝世。
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午时入葬
清景陵妃园寝。《内务府奏案》有乾隆二年三月二十四日起送“仪妃、显妃金棺”的记载。
康熙有个特点,他封妃喜欢一批一批的来。不封则已,一封总是一大批一起封。如康熙十六年大封后宫,二十年大封后宫。由此可见,康熙五十七年的这次封妃主要是针对有宠、或有子女、或家世显赫的妃子的,而且年龄都不小了,康熙自己当时都65岁,是对于相伴多年的妃子一种奖励,尊荣性质的进封。绝不是突然喜欢哪个妃子给她加封的。康熙中年以后,对妃子的晋封是吝啬的。由此可见,
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绝不是因为受宠,或者年轻得到的晋封,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她不会低于40岁,很有可能已经是50岁以上了。
康熙朝的时候,朝廷已经稳定,对于和蒙古的联姻已经不像皇太极,顺治的时候那么密切。而且康熙朝的情况,是急欲摆脱蒙古对
清代的挟制,皇室贵族已经很少娶蒙古的妻妾嫔妃,后宫也都不像前朝那样都是蒙古后妃了用以笼络蒙古。康熙以后和蒙古联姻的主要方式是把清国的公主、郡主等嫁到蒙古去。
康熙的时候已经不需要特意去蒙古选聘妃子以拉拢和蒙古的关系,这一点在康熙中后期更加明显。博尔济吉特氏最大的可能是在康熙早年的时候,孝庄影响力比较大的时候,本着和蒙古联姻是满蒙几代习惯,而顺延下来的传统,和照顾孝庄的亲戚面子,选几个蒙古妃子来充实早期后宫的,所以宣妃是康熙中年以后入宫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是和
康熙九年待年宫中早夭的慧妃博尔济吉特氏,差不多时候一起入宫的(慧妃康熙九年待年宫中,还未长大,在有正式册封前就死去了,估计年龄不超过十四五岁,或者更小)。或者是待选的
淑慎皇贵妃突然死亡,宫中无蒙古妃子,这时选她来补空慧妃的位子的可能性也大。宣妃出身高贵,虽无甚圣宠,但
康熙帝颇为看重出身,因此其妃位顺序排在和妃及
成妃之前。
朕惟备位宫闱、端重温恭之选;承休嫔御、更推辅翼之贤。简硕媛于紫庭。贲徽章于彤管。咨尔博尔济锦氏。中闺仰则。内殿扬英。爰历岁年。实资毗赞。昭融茂质如率履之无违。淑慎芳声、本含章之有耀。兹以册印、封尔为宣妃。尔其懿规益、承景福于方来。令闻弥彰鸿于勿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