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纱帐
王统照的散文作品
《青纱帐》是指中国现代作家王统照1933年所写的散文作品。作品围绕极富魅力的“青纱帐”何以变成了乡村间所恐怖的“魔帐”而展开层层深入的描叙议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青纱帐曾经给人以慷慨的恩惠,它有着“雄伟壮丽的姿态”、“满布着新鲜的生机”,它的产量高、用途广,真可谓“粒粒珊瑚珠,节节琅玉”,向来为农民所钟爱。可是,“多少年来帝国主义的压迫,与连年内战,捐税重重,官吏,地主的剥削,”早已使农村变成了一个待爆发的空壳。民不聊生、匪患出没,青纱帐成了土匪烧杀抢掠的天然的隐蔽地,竟带给人们以莫大的恐惧。然而,物极必反,作者借谈青纱帐“里面却藏有炸药的引子”,预示了革命风暴的必将来临。文章构思巧妙,欲抑先扬,文势起伏而收束集中,兼以描叙传神,议论形象,文字清新而又峭拔。
创作背景
《青纱帐》是王统照收集起三年以来的杂文编成一本散文作品,作者写短文很少,这里却有三分之一是去年夏秋间的作品,而描写的,近于小说却并无小说的结构的颇有几篇。抒发个人印感,而取直接叙述方法的又占去一部分。这并不像流行的小品文,更够不上纯散文,以言“杂拌”,庶几相近。
作品原文
稍稍熟悉北方情形的人,当然知道这三个字——青纱帐,帐字上加青纱二字,很容易令人想到那幽幽的、沉沉的、如烟如雾的趣味。其中大约是小轻衾吧。有个诗人在帐中低吟着“手倦抛书午梦凉”的句子;或者更宜于有个雪肤花貌的“玉人”,从淡淡的灯光下透露出横陈的丰腴的肉体美来,可是煞风景得很。现在在北方一提起青纱帐这个暗喻格的字眼,汗喘,气力,光着身子的农夫,横飞的子弹,枪,杀,劫掳,火光,这一大串的人物与光景,便即刻联想得出来。
北方有的是遍野的高粱,亦即所谓秫秸秆,每到夏季,正是它们茂生的时季。身个儿高,叶子长大,不到晒米的日子,早已在其中可以藏住人,不比麦子豆类隐蔽不住东西。这些年来,北方,凡是有乡村的地方,这个严重的青纱帐季,便是一年中顶难过而要戒严的时候。
当初给遍野的高粱赠予这个美妙的别号的,够得上是位“幽雅”的诗人吧。本来如刀的长叶,连接起来恰像一个大的帐幔,微风过处,秆、叶摇拂,用青纱的色彩作比,谁能说是不对。然而高粱在北方的农产植物中是具有雄伟壮丽的姿态的。它不像黄云般的麦穗那么轻袅,也不是谷子穗垂头委琐的神气,高高独立,昂首在毒日的灼热之下,周身碧绿,满布着新鲜的生机。高粱米东北地区几省中是一般家庭的普通食物,东北人在别的地方住久了,仍然还很欢喜吃高粱米煮饭。除那几省之外,在北方也是农民的主要食物,可以糊成饼子,摊作煎饼,而最大的用处是制造白干酒的原料,所以白干酒也叫做高粱酒。中国的酒类性烈易醉的莫过于高粱酒。可见这类农产物中所含精液之纯,与北方的土壤气候都有关系,但高粱的特性也由此可以看出。
为什么北方农家有地不全种能产小米的谷类,非种高粱不可。据农人讲起来自有他们的理由。不错,高粱的价值不要说不及麦、豆,连小米也不如。然而每亩的产量多,而尤其需要的是燃料。我们的都会地方现在是用煤,也有用电与瓦斯的,可是在北方的乡间因为交通不便与价值高贵的关系,主要的燃料是高粱秸。如果一年地里不种高粱,那么农民的燃料便自然发生恐慌。除去为作粗糙的食品外,这便是在北方夏季到处能看见一片片高秆红穗的高粱地的缘故。
高粱的收获期约在夏末秋初。从前有我的一位族侄,——他死去十几年了,一位旧典型的诗人,——他曾有过一首旧诗,是极好的一段高粱赞:“高粱高似竹,遍野参差绿。粒粒珊瑚珠,节节琅玕玉。”
农人对于高粱的红米与长秆子的爱惜,的确也与珊瑚、琅玕相等。或者因为这等农产物品格过于低下的缘故,自来少见诸诗人的歌咏,不如稻、麦、豆类常在中国的田园诗人的句子中读得到。
但这若干年来,高粱地是特别的为人所憎恶畏惧。常常可以听见说:“青纱帐起来,如何,如何?……”“今年的青纱帐季怎么过法?”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季,乡村中到处遍布着恐怖,隐藏着杀机。通常在黄河以北的土匪头目,叫做“秆子头”,望文思义,便可知道与青纱帐是有关系的。高粱秆子在热天中既遍地皆是,容易藏身,比起“占山为王”还要便利。
青纱帐,现今不复是诗人、色情狂者所想象的清幽与挑拨肉感的所在,而变成乡村间所恐怖的“魔帐”了。
多少年来帝国主义的迫压,与连年内战,捐税重重,官吏、地主的剥削,现在的农村已经成了一个待爆发的空壳。许多人想着回到纯洁的乡村,以及想尽方法要改造乡村,不能不说他们的“用心良苦”,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样枝枝节节、一手一足的办法,何时才有成效。
青纱帐季的恐怖不过是一点表面上的情形,其所以有散布恐惶的原因多得很呢。
“青纱帐”这三个字徒然留下了极淡漠的、如烟如雾的一个表象在人人的心中,而内里面却藏有炸药的引子。
作品赏析
思想情感
通过在北方农村夏秋间人人可见的青纱,作者写出了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散文。他先告诉读者青纱帐是无比可爱的;后告诉你是谁使它变成了“恐怖的‘魔帐’”;最后令人信服地说明个中原因。立意新颖,结构巧妙,达到“寓理于情”的艺术境界。
作品围绕极富魅力的“青纱帐”何以变成了乡村间所恐怖的“魔帐”而展开层层深入的描叙议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青纱帐曾经给人以慷慨的恩惠,它有着“雄伟壮丽的姿态”、“满布着新鲜的生机”,它的产量高、用途广,真可谓“粒粒珊瑚珠,节节琅玕玉”,向来为农民所钟爱。可是,“多少年来帝国主义的压迫,与连年内战,捐税重重,官吏,地主的剥削,”早已使农村变成了一个待爆发的空壳。民不聊生、匪患出没,青纱帐成了土匪烧杀抢掠的天然的隐蔽地,竟带给人们以莫大的恐惧。然而,物极必反,作者借谈青纱帐“里面却藏有炸药的引子”,预示了革命风暴的必将来临。文章构思巧妙,欲抑先扬,文势起伏而收束集中,兼以描叙传神,议论形象,文字清新而又峭拔。
结构特色
这篇文章的显著特色是创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墨。一般情况下,作家用大题目驾驭大的思想内涵,小题目阐发个人感概。本文的作者,表现出了独特的感悟能力,所选材料看似细小,却暗示深刻,小中见大。文章的主题在于揭露一个炭炭可危的社会现象,表达对不安定社会的深深忧虑。青纱帐本是一个能引起人们美好联想的词语,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所在,但在那个年代里,不幸成为土匪与劫犯藏身的地方。那里经常响起令人恐怖的枪声与杀声。既然如此,不种也黑,可生活贫困,村民不得不种。无法化解的矛盾里隐藏着可怕的危机,于是,作者说里面藏着炸药的引子。这里,作者敏锐的目光和忧国忧民情怀展露无遗。
散文创作讲究开阖抑扬,如同江南园林的布局。《青纱帐》正是体现了这种结构,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在大量泼墨于青纱帐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将其引人现实背景之下,从而实现了以青纱帐为抒情参照来表达主题的意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体悟与察觉、审视与揭露,正是在对青纱帐的過思中彰显出来,青纱帐也在作者的笔下承载了更多的社会内容。
艺术特色
散文《青纱帐》的特点是:立意新,结构巧,象俗话说的:“小题目作出了大文章”。“青纱帐,子上加青纱二字,很容易令人想到那幽幽地,沉沉地,如烟如雾的题味”。不过这只是这三个字的表象。作者对遍野高粱的青纱帐,极尽赞美,说它“具有雄伟壮丽的姿态”。“不象黄云般的麦穗那么轻鼻,也不是谷子穗垂头委锁的神气,高高独立,昂首在毒日的灼热之下,周身碧绿,布满着新鲜的生机”。在讲过高粱各种用途后,作者禁不住引出一首旧诗来赞美它:“高粱高似竹,遍野参差绿。粒粒珊瑚珠,节节琅纤玉。”
这篇文章看是一首颂歌但又不完全是,它确实对人们认为普通的高粱植物进行了充分的赞美;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文章的笔锋在后面突然转向:“但这些年来,高粱地成为了人们特别恐惧的对象。”这与开头提到的“子弹、枪支、杀戮、劫掠、火光”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是谁破坏了美丽的青纱帐,是谁让它变成了乡村中可怕的“魔帐”,但这篇文章的值得珍视之处不仅在于此。作者用明确的语言指出了“乡村到处都充满恐怖,隐藏着杀机”的原因——罪恶的渊源就在于“多年来帝国主义的压迫,长时间的内战,沉重的税收,官僚主义,地主的剥削等”作者还鲜明地指出:“通过‘枝枝节节,一手一脚’的改革乡村,何时才能见效。”只是“用心良苦”而已。真正彻底的解决办法的是点燃人们内心中“隐藏着炸药的引线”——“篇终接混范”。作者以含蓄的结尾,让人们在“言外见之。”
作品评价
王统照在1936年结集出版的散文《青纱帐》,这篇短短的散文,似乎是50年后,莫言洋洋洒洒,威震文坛的“红高粱”系列叙事的一个引言或者是序曲。王统照还对教育等问题,有着自己的创见与远见。王统照作为一个学者,他多方面的开拓与发掘,对文学发展前瞻性的预设,尽管一段时间被冷落,但放到整个文学历史的长河里,他应该受到重视,他的文学思想与理念具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价值。(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评)
《青纱帐》中,一望无际茂密厚实的玉蜀黍属和高粱,是“夏日平原大地上最葱茏的风景”,穿行其中的闷热难耐,手臂被叶子划破又被汗水浸泡的火辣辣的疼痛感,被写得惟妙惟肖,如同置身其中。(光明日报评)
作者简介
王统照(1897年2月—1957年11月)字剑三,山东诸城市人,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教授中国文学史,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之一,一生著作甚多。1946年至1950年担任山东大学教授。为了纪念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躯,山东人民出版社在他去世第二十个周年(1977年),出版了《王统照传》,共六卷,约250万字。
参考资料
永远的青纱帐.光明网.2024-01-25
王统照散文选集.豆瓣读书.2024-01-21
青纱帐.微信读书.2024-01-22
我院成功举办2021年王统照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2024-01-18
王统照.山东大学.2023-11-21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作品原文
作品赏析
思想情感
结构特色
艺术特色
作品评价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