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大君,简称大君,是日本
江户时代幕府将军在外交文书(国书)上使用的一个称号。最初在对
朝鲜王朝的外交上使用,后来对
琉球王国和
欧洲列国的外交上亦使用日本国大君的称号。
大君一词源于《
周易风水》。《易经·象》有“大君有命,开国承家”之句。大君本是中国古代周天子的别称。幕府将军以此暗示了自己虽非
天皇氏,但与天皇同样拥有正统性。
在
英语中,把在在一个行业内拥有一定财富和权力的人物称为“Tycoon”(意同汉语中的大亨)。“Tycoon”一词就是来源于
日语的“大君”(Taikun),这也是英语中少数的不直接反映独特的日本文化的自日语传入的外来词之一。
最早,
日本室町时代的将军
足利义满在接受
明朝的册封时自称“日本国王”,外交文书上亦皆使用“日本国王”的称号。
江户时代初期,日本试图恢复在万历
朝鲜战争中被破坏的对朝鲜、明朝的邦交,因此
德川秀忠命令对马藩藩主宗氏向朝鲜派遣大使,欲恢复邦交。
因日本国王的称号系明朝所册封,也有越天皇的态貌。许多士大夫反对采用此称号。德川秀忠遂以无头衔的“日本国源秀忠”为名,向朝鲜送出国书。然而对马藩藩主却篡改了国书,将其署名篡改成了“
日本国王源秀忠”。在此后的中日交往中,对马藩又多次篡改国书,直到1663年(宽永十年)被
江户幕府发觉。这件事情被称作“
柳川一件”。
事后,参与者柳川调信、规伯玄方被处以流罪;对马藩藩主宗义成虽幸免被改易,但幕府加强了对国书的监督和管理。幕府将军对
朝鲜王朝的称号改为“大君”,并于1636年朝鲜通信使抵达
江户城时开始正式使用。随后,
朝鲜对江户幕府将军的称号也改为“日本国大君殿下”,但其实大君在汉语并不是指“伟大的封君”,乃是“伟大的天子”。
后来到了第六代将军
德川家宣的时候,任命
新井白石进行改革,史称正德之治。新井白石认为“大君”(대군)也是朝鲜宗室王子的一种称号,因此使用“大君”一名不合适,遂又改为“日本国王”的称号(史称“大君一件”)。然而,这却遭到了反对,到了第八代将军
德川吉宗时,又改回“大君”的称号。
《
神奈川条约》签订以后,幕府将军对欧美列国的称号也是“日本国大君”。因此,欧洲人一直误以为幕府将军就是
日本的国君,直到
江户幕府灭亡的时候仍旧没有弄清楚日本的国家元首是
天皇氏的真相。虽然实质上的权力多半掌握于将军手上,但无论是法理上或日本历史上,将军只是天皇敕命的军政府领袖罢了。
明治时代以后,“大君”(
日语:大君/おおきみ)一词成为了天皇在非官方场合下的尊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