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同中学,前身为广州市第八十中学,位于广州市
白云区竹料镇,成立于1947年。学校是
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同时也是
广州市首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和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州大同中学以“自主、合作、探究”为
课堂教学模式,在省内外具有广泛的示范辐射作用。校园整体设计主题格调为江南小景,环境优美,美不胜收。
学校介绍
办学历史
学校创建于1947年春,校址设在竹料墟“同升社学”(现竹料第一小学)。
1950年,钟落潭慕德中学并入学校,定名为番禺县第五中学。
1958年,广州市郊区接管改名为广州市郊区竹料中学。
1962年,广州市教育局文教科接管改名为广州市竹料中学。
1968年,广州市排列名为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文革期间曾更名为东方红中学)。
1988年,迁到105国道白云区竹料路口侧(现广从五路511号)。
1988——1992年7月,学校实行“一校两制”: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广州市白云建筑职业高级中学。
1992年7月至今,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2017年12月23日,正式更名为广州大同中学。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潜能”的办学理念,秉承“雅、信、绿、新”的校训,锻造 了“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
大同人精神,形成了“严谨文明,开拓进取”的校风,“严、爱、勤、巧”的教风和“勤奋博学、求实创新”的学风。确立了“特色化、优质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文情怀、阳光气质、领袖气度、国际视野”的人才的育人目标。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49人,中学高级教师37人,一级教师66人;全国优秀校长 1人,享受
白云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广州市党代表1人,白云区党代表1人,白云区政协委员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
广东省骨干教师2人,省、市优秀教师17人,获得“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人个奖” 25人次,区优秀教师51人,区名教师培养对象9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7人,被中国名校共同体聘为课改指导专家18人。2017年成立广州大同教育集团,广州大同中学为总校,包括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中学、
广园中学、白云区太和中学、白云区新和学校、白云区竹料第一中学、
广州市第七十三中学、白云区人和第三中学、白云区景泰中学,白云区集贤小学,白云区集贤艺术幼儿园,白云区东方明珠幼儿园等12所成员校,16个校区,是白云区最适合报考的国家级
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广从五路
白云区钟落潭镇竹料大道旁。学校占地面积1045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92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8.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9.4平方米。学校整体设计主题格调是江南小景,校园内层楼雅亭、
文化广场、
荷塘鹤影、虹湖奇石,环境幽雅,景致宜人,校园绿化覆盖率达100%,形成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绿色景观。
教学设施
校园规划科学、整洁美观,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教育教学场地充足:有教学楼3栋,科学楼1栋,综合楼1栋,图书馆1栋,学生宿舍2栋,教工宿舍2栋,饭堂大楼1栋;有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1个,篮球场4个,
羽毛球场4个;有电子阅览室、电脑室、数字语音室,有通用技术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地理园、历史室、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藏书室、阅览室,现正在按
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建设新的学生宿舍、综合体育馆、游泳池,学校的设施设备完全能满足师生工作、学习、运动和生活的需要。图书馆全天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料查询服务;晚修有教师值班,为学生提供贴心悉心的指导;自习课安排灵活,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科辅导。
校园文化
学校社团众多,文化活动精彩:文艺汇演,插花比赛,摄影书法展览,课本剧表演,外出拓展,青年党校培训,篮球竞技,歌星选拔,环保考察。知识与技能,人文与科学,校内与校外,知识与实践,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形成了的“阳光、开放、向上、多元”的文化特色。
办学特色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在传承优秀的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围绕新课程的特点,结合新形势的要求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创新德育工作路径,实施主题值周班制度,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实施
课堂教学改革,建构了“352”
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承与革新中,逐渐形成了以“生态值周实现自主管理、主动发展,生态课堂彰显阳光、开放、向上,生态班级崇尚温馨、自主、激励,生态环境促进人与环境
和谐发展,生态心理实现全员参与、科研引领、激发潜能”这种激扬生命的“生态教育”办学特色,在
白云区乃至南粤大地上发挥着广泛的示范辐射作用。
办学成绩
自2003年起连续9年荣获“
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
一等奖”,有7个科组获得“广州市高考突出贡 献奖”,政治、物理、语文被评为“广州市优秀科组”,数学科组被白云区授予“白云区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学校曾获得“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心理教育实验基地”“
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
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
白云区德育示范学校”“白云区教师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是一所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优秀办学传统的学校,对白云区区域性的教育发展发挥了充分的示范辐射作用。
历年分数线
2008年:公费:582分 择校:580分
2009年:公费:601分 择校:601分
2010年:公费:580分 择校:611分
2011年:公费:585分 择校:640分
2012年:提前批:公费:636分 择校:625分
第一批:公费:560分 择校:634分
2013年:提前批:公费:645分 择校:663分
第一批:公费:554分 择校:676分
2014年:提前批:公费:645分 择校:698分外区:645分
第一批:公费:575分 择校:693分
2015年:提前批公费640分 择校703分 外区642分
第一批录取公费572分 择校699分
2016年:提前批:户籍生640分 借读生699分
第一批:户籍生559分 借读生695分
2017年:提前批:户籍生622分 借读生664分
第一批:户籍生549分 借读生692分
2018年:提前批:户籍生610分 借读生670分
2019年:提前批:户籍生604分 借读生667分
2020年:提前批:户籍生630分 借读生680分
沿革简史
一、“番禺大同中学”时期(1947年春~1950年7月)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竹料白沙村的杨绍元、
寮采村的肖植倩(清末
举人)、良田村的刘格非等人士,为了培养人才,建设家乡,开始筹划办学事情。1947年春,由11位热爱教育的人士成立校董会,杨绍元任董事长,冯志云、肖丽冬等任董事,创建私立番禺大同中学,校址设在竹料圩同升社学(现竹料第一小学),学校设初中教学班和初中预备班两个,招生200人。1947年2月,肖植倩任校长。1948年秋,肖竞雄任校长。
二、“番禺第五中学”时期(1950年8月~1958年7月)
1950年1月,学校第一届招收的学生毕业,毕业生有陈敬台、张振中、冯镜池、冯镜林、钟其堪、冯信灼、冯敬才等47人。上半年校董会董事长由陈学初担任。
1950年9月9日,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将
钟落潭镇的“慕德中学”并入“番禺大同中学”,定名为“番禺第五中学”,迁址于竹料村维世堂(冯氏大宗祠)。番禺第八区区长陈辛丁兼任校长,庄重任副校长。同年大批学生参加了农村的秋征队工作。
1951年春,学生响应祖国“
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报名
参军的达70多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参军人数最多的单位之一,受到
番禺区委、县政府的表彰,庄重副校长在番禺县做了经验介绍。同年8月,姚川任副校长。
1955年9月,苏翰翔任校长。
1956年秋,学校建立了党支部,苏翰翔任支部书记。1958年,学校接受扩大招生和增办
高中的任务,因校舍不足,学校修旧房、搭草棚,用作课室、礼堂等。
三、“
广州市郊区竹料中学”时期(1958年8月~1962年9月)
1958年8月,因本地区转由广州市郊区管辖,校名改为“广州市郊区竹料中学”,隶属于郊区文教局。
1959年,创校以来第一次在学生中发展了李忠国、伍瑞才、林暖权等同学为
中国共产党党员。
同年,学校开展第一次课堂活动,由学生主编的《朝阳》小报和编辑《学生诗集》,对促进校风校纪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很受学生欢迎。在此期间,师生文体生活丰富多彩。师生同台排演大型合唱表演“
黄河大合唱”,受到了师生的好评,还组织乐器演奏小组,体育方面有篮球队、体操队等,学生
课余生活活跃。9月,戚毅忠任书记兼副校长。
1960年秋,高一学生三十二人,执行上级决定,转去江村中学就读。1962年毕业时,有较多同学考上大学,升学率超过了同类学校。
四、“
广州市竹料中学”时期(1962年~1968年9月)
1962年,校名改为“广州市竹料中学”,隶属于
广州市教育局。
1963、1964年教育事业大发展,初中招收6个班,教工文体活动活跃。
戚毅忠副校长任总导演,每学期教工排练一个话剧、
粤剧:《荷珠配》、《夺印》期末表演受到师生好评。
教工篮球队亦取得佳绩,获郊区职工篮球赛第二名。组织外出赛事,分别战胜从化街口、番禺市桥代表队。
1965年,高二级学生志明、初二级学生杨溢泉被选入
广东省第一青少年业余滑翔学校学习,1965年转入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六飞行学院学习,1969年毕业分别到海军航空兵部队任飞行员。
在此期间,学校的文娱骨干教师挑选师生组排大型话剧《山乡风云》和粤剧《屈原》汇报演出,深受师生和校外群众的好评。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党政领导机构和教学秩序被冲击,全部工作瘫痪。1966年、1967年连续两年学校停止招生。
五、“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时期
(一)迁校前(1968年10月—1988年7月)
迁校前,学校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文革”时期;二是“文革”后。
“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1968年10月,校名改为“广州市第八十中学”,仍由广州市教育局管辖,并恢复招生,收六六、六七、六八三届的小学毕业生就读。共招收24个初中教学班和12个高中教学班。由于人数剧增分别在竹一、竹二、竹三、采、米岗、汉塘等村设置分校。
1970年7月29日,学校革委会成立。革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职务主要由军、工宣担任。学校的领导干部戚毅忠、曾凡刚任革委会副主任。同时,全校由班级按部队连排建制。
“文革”后,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1977年底,工宣队撤离学校,恢复班级制,重建教研组。
1978年起,恢复学校校长职务,任命曾凡刚为校长,张煜宏为党支书。
1979年2月,接收当地8个初三班。同年8月,接收当地10个初三班直至1987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才停止招收初三。
同年12月,学校开始举办学生优秀作业交流会,此后一直延续下去,是学校传统项目,是学校的一大特色。
1983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把“尊师守纪、勤学苦练、文明有礼、奋发向上”校风。1991年将“文明有礼”该为“求实创新”。
1984年,确定开设建筑职业高中班。1988年定名为“
广州市白云建筑职业高级中学”,先招收六届学生,共300名学生。1990年停止招生。1992年撤消,转由广州市八十一中承办。
1985年起,在
白云区率先开始试行校长负责制,1987年实施教学研究中心为“研究学法,改革教法,加强基础,发展智能,提高质量”。
1987年,学校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学校被定为区骨干学校;其次是改高中二年制为三年制。第三是教学、德育方面,以1987年起,实施“中学生行为规范”,总结了“理解意义,熟悉内容,加强训练,养成习惯”的做法。在实施“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指导方针中。我们坚持做到“全体动员,全面渗透,全面贯彻,全方位配合”。
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学法,改革教法、加强基础、发展智能、提高质量”。最后,是学校负责
白云区教育局评定教师职称的试点工作,并经上级评定:曾凡刚、冯成鸿、罗峻杰、黄绍宽等四人为中学高级教师,邓汉志、关春亮、刘统亿、林木枢、冯卓东、姚惠珍、罗萍儒、冯企联、冯庆军、曹剑西、唐添明、扬镜玻、邝料开、李敏、刘丽华等十五人为中学一级教师。
(二)迁校后(1988年8月—)
迁校后,学校各方面工作得到稳步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着意美化育人环境;二是在巩固发展前阶段成果的同时,加大力度引进内部设施的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着意美化育人环境(1988年8月—1997年7月)
基础设施投入:1988年第一栋教学楼建设投入使用,1989年科学楼动工,1992年秋投入使用。1992年春,兴建饭堂,当年10月投入使用。同年6月23日接受
白云区政府、体委在学校兴建有自动喷洒的400米8跑道可容2500人看台的田径运动场任务,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在五十六天内,日夜兼程赶工,终于在8月17日如期交给白云区首届运动会使用。1993年3月学校与
建筑商合作,开发校园周边地,利用该项部分资金208万元,兴建两栋八层54套的教工宿舍大楼3993平方米,于1995年1月投入使用。1996年8月30日,两栋六层公寓式学生宿舍大楼3935平方米落成投入使用。同年3月,为解决师生打电话困难,与
广州市电信局联系,在校园安装了八台磁卡电话。近几年还增设了一批专用场室:电脑、语音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
着意美化育人环境,学校搬迁前后,已注意到美化育人环境,校园设置下列观景:竹影扶疏,荷花,柳堤,带池影树,杨清桥,蘑菇亭(这六处景观在2001年—2002年创建市一级学校时改建成综合教学大楼)、蜡石象形、红桥照影、
水杉小径、
棕榈矗立等观景,使整个校园形成小桥流水、绿柳红堤、河池水、岛影萦回、岗峦起伏、曲径迷离、坪草纤绵、竹影挟疏、春华秋实、夏绿
冬红、蜡石象形,轩昂古拙;兼之
热带风光,棕榈矗立,指向云霄,登楼腑眺、催人奋发的校园景观。
与此同时,学校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发展。
1991年9月,恢复招收初一级两个教学班。1995年起,招收初一级三个教学班,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1995年4月,与广师附中签定《教学工作交流协议书》。初中毕业班工作连续获市一等奖,
高中毕业班工作连续获市
三等奖。1989年、1990年低分入学考入大学的有十八人(其中,3人高中入学200分以下,考入大专;1人320分入学,考上大学重点线)。1990年高考,英语、数学的区学科“状元”是学校考生。1992年高考,学校一考生数学830多分,成为该科的区“状元”。学生学科竞赛,体育竞赛多人次获市、区级奖励。
1988年起,学校先后调入的中学高级教师有:林钦华、刘世昌、林巨荣、黄法森、唐承英、李沛滔。
在此期间,学校先后被评为高级教师有:林木枢、冯卓东、刘统亿、罗萍儒、涂荣国、刘丽华、朱保和、胡昌平、黄爱平、丘春锋等10人。
此外,学校的曾凡刚在1993年2月连续三届当选
白云区人民代表。为了搞好校庆及拓宽学校发展空间,1992年11月举行建校四十五周年校庆。学校在1993年2月,成立第一届理事会,1997年11月,成立第二届理事会。1997年12月举行建校五十周年校庆暨新饭堂奠基仪式庆祝活动。
加大力度进行内部设施建设,开展(凸现)特色教育(1997年7月——2007年12月)
1997年7月,学校领导班子换届,钟荣岳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由何君雄、丘春锋、郑飞卡担任。新的领导班子分析了学校办学历史和现状后,就明确提出:以等级评估为动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早日成为省一级学校。为此,确立了学校工作的理论体系,围绕“四个策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开发校本课程,突出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和科研兴校。此后学校迅速发展。
1998年
高中毕业班工作获
广州市二等奖、区
一等奖。1999年学校通过区一级学校评估。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2年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
2003年8月学校领导班子换届,钟荣岳任校长,袁成、邓春喜、冯燕芳任副校长。次年袁成任党支部书记。2003年被
广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花园式单位,并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自2003年起,连年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
2004年,学校创办了附属实验中学—
景泰中学、集贤小学、东方明珠幼儿园、集贤幼儿园。
2006年成为
广州市首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在科研之路上,学校硕果累累。2003年至2007年,学校获得的奖项达570多个,且成功地承办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顺利完成了两个国家级科研子课题“学生潜能发展的研究”和“利用驱动因素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的结题工作,陆续出版了《发展潜能模式成果集》《潜能发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等书。2006年受市教育局有关部门的委托,开始编写第二本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用书。
积数十年探索,学校确立了“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潜能,提高素质,适应未来”的办学宗旨,确定了“科学管理抓决策,全程投入抓调控,德育到位抓方向,教学为主抓质量,发展潜能抓特色”的治校方略,遵循“严谨、文明、开拓、进取”的校风,“勤奋、博学、求实、创新”的学风,“严、爱、勤、巧”的教风,以及“雅、信、绿、新”的校训,学校摸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师生潜能的教育模式,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一所独具特色的
学习型学校。
为加快发展步伐,2007年,学校已征地50亩,正努力建设“一河两岸”的优美环境。
同年7月学校领导班子换届,袁闽湘任校长,袁成、邓春喜、冯燕芳任副校长。10月袁成任党支部书记。
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袁闽湘任校长提出了“依法治校 规范管理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治校理念并制定了五年规划: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
高中学校;实现学校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达到“五个一流”——环境一流 师资一流,设备一流 管理一流 服务一流。
2007年12月23日,广州市第八十中学举行隆重的仪式庆祝建校60周年。
2007年底,为了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学校在不断实践中对行政管理模式逐步进行了改革: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改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管理模式,理顺了德育与教学的关系,明确了管理思路。
锐意创新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年1月——)
2008年3月,袁闽湘校长到
山东省、
上海市等课改先进学校学习,酝酿推行教育教学改革事宜。
2009年2月,学校开始实行“值周班”制度,这是学校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上的重要举措,实行学生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德育形式。
2009年9月,何淑红调入八十中担任八十中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 2009年9月—12月,学校开始实行分年级推进
课堂教学改革,先后组织了科组长、级组长、备课组长、中层干部7次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了山东课改专家到学校进行了5次大型专题报告和培训,先后召开3次反馈会,并对学生进行了2次集体培训。2009年11月,学校成为“中国名校共同体”成员校,这也是当时
广州市唯一一所“中国名校共同体”成员校。学校秉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革命这一共同命题,与全国各成员校互相交流探讨。这标志着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迈上了新台阶。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从“临帖”到“破茧”,建立了适合学校的“352”课堂模式和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加强了与
课堂教学改革相配合的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个学生在自主课堂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0年在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力度,增强教学服务意识,设立了两个研究中心(德育研究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和两个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
2010年2月何淑红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冯燕芳副校长分管办公室工作。
2009年10月,
白云区政府把“扶持80中争创国家级
示范性高中”写入区委《关于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加快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意见》中。在《二0一0年白云教育工作要点》中,区教育局把“扶持80中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力争2011年通过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内容写进工作要点,这标志着学校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2009年12月,袁闽湘被全国
教师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校长”
2010年4月底,学校通过
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组的听课、查资料、座谈、问卷调查等全方位考察评估,最后高分优秀通过了评估,为创建国家级
示范性高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3月22日,区委书记骆蔚峰到学校进行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调研。
2010年高考荣获
高中毕业班工作
一等奖,本B以上人数278人,完成
广州市高考预测指标的213.8%,完成率在全区四所公办骨干高中学校中排名第一,升大率超过99%;有四科在全区四所公办骨干高中学校中排名第二。在学期末的七区联考中,高一高二分别有5科以上的平均分超过65中,取得了联考中历史性的好成绩。
2010年7月,李宇调入八十中学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常规工作。
2010年8月25-27日,学校召开了首届教育年会,主题为“推进
课堂教学改革,丰实352教学成果”出版了《莫道耕耘苦,花开满园新》课例、论文集;2011年8月25-27日召开了第二届教育年会,主题为“推动德育与教学的整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出版了《前进的八十中》教学德育论文集。
2010年3月,袁闽湘校长被评为
广州市白云区第二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0年9月10日,区政府陈晓晖副区长到学校慰问袁闽湘校长。
2010年,《
中国教师报》将学校“352”
课堂教学模式列为“人国高效课堂十大范式”之一。
2010年12月16—18日成功承办了主题为“高效课堂走进广州”的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专题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高效课堂博览会。学校教育集团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校区同时开放。
2010年-2011年成功申报了一项省课题《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项目课题--提高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行动研究》和一项市课题《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农村高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实施的研究》,并分别召开了开题报告会。
2011年高考荣获
高中毕业班工作
一等奖,本B以上人数255人,完成
广州市高考预测指标的189.68%,专A上线501人,完成广州市预测指标159.1%,两项指标完成率名列
白云区四所公办骨干高中之首。并且文科数学、理科数学、理科综合、文科总分在全区四所公办骨干高中排名第二。二是七区联考成绩喜人,高一数学、政治、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平均分在全区四所公办骨干高中排名第二;高二的理科数学、历史、化学、生物平均分在全区四所公办骨干
高中排名第二。
2010年-2011年10月,学校共接待来自省内外交流学习的学校近40所,有18位教师被聘为中国名校共同体课改指导专家。袁闽湘校长、何淑红副校长、刘小妮副主任、刘莺、刘和春、袁安、
冯美玲、郑洁丽、李永胜等老师先后到
河南省、
山东省、
云南省、安徽、
四川省等地讲座或上示范课,受到共同体专家的好评。
2011年5月19日,学校在新征地(50亩)举行基建开工仪式,
白云区委常委、区政府余世喜常务副区长莅临并作重要讲话。
2011年7月,副校长何淑红辞职。
2011年9月6日上午,在第27个
教师节来临之际,白云区区委书记骆蔚峰在区教育局唐文贵局长的陪同下到学校亲切慰问教师。
2011年9月15日下午,学校召开了
广东省中小学(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提高高中生学习适应性的行动研究》的开题报告会。
2011年9月20日下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黄宪主任、谭国华副主任首次大规模率市教研员到学校开展课堂教学专项调研活动。这次听课涵盖学校14个学科、76节课,优良率达93.4%。
2011年10月6日至17日,袁闽湘校长跟随白云区教育考察团到西欧考察学习,在对德国多德蒙特莱布尼茨国际中学有了一定了解后,于2011年10月10日代表学校与莱布尼茨中学校长哈曼博士签订了教育合作意向书。
2011年11月,陈健敏担任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
2011年10月学校获得二0一0学年度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
一等奖,排名37。
2011年11月,高分优秀通过
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
2011年12月6日下午,
广州市教育局屈哨兵局长、江东副局长到学校进行调研。
2011年12月,高分优秀通过广州市德育示范校评估,被推荐参加广东省德育示范校评估。
袁闽湘校长光荣当选为
白云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李彩莲光荣当选为白云区政协委员。
2011年,白云区纪委将学校作为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联系点,这是区教育系统唯一一所党务公开联系学校。
2012年3月27日上午,来自德国多德蒙特莱布尼茨国际中学的两名教师来到学校进行参观访问。
2012年3月28日上午,省教育厅朱超华副厅长在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调研。区政府陈丹副区长,区教育局唐文贵局长等领导陪同调研。
2012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中小学校长在华的“影子校长”培训班活动在学校举行,来自美国的两位中小学校长到学校参观访问。
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