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Biotec Corporation),简称“中国生物”,成立于1989年4月18日,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以及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总部位于朝阳区双桥路乙2号院,截至2024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杨汇川。
1919年,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中央防疫处在北京成立,主要从事对传染病的细菌学研究和进行各种生物制品的生产。随着中央防疫处的发展,中央防疫处于1942年分离出我国第一株苄青霉素菌种,次年开始研制青霉素。这是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央防疫实验处先后更名为中央防疫处、天坛防疫处。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决定将全国公营生物制品机构改归卫生部直接领导。1960年研究出我国第一批500万人份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400多万名儿童服用安全有效。
1989年,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成立,该公司于2000年划归中央企工委管理,所属北京、长春市、武汉、成都市上海市兰州市六个生研所的产权划归总公司所有。2003年8月,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2009年,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生物集团重组。2010年,国药集团决定重新组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3月召开的全国疾控中心主任工作会议上,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人用疫苗、血液制品、医学诊断、抗体及治疗药物、医学美容及动物保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人用疫苗研发中心、血制研发中心等六大研发中心,以及灭活疫苗技术平台、联合疫苗技术平台等七大技术平台,还拥有2000人的研发团队和3000人的技术团队,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13名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曾获得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名单等荣誉。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1919年,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中央防疫处(National Epidemic Prevention Bureau)在北京成立,地址设在天坛神乐署旧址内,主要职责为预防和控制我国传染病流行,从事对传染病的细菌学研究和进行各种生物制品的生产。1934年,西北防疫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前身)在兰州成立,该防疫处以调查及防治西北各省兽疫与制造防治急需之兽用制品为主要任务,并辅以协助民众防疫之任务。随着中央防疫处的发展,中央防疫处于1942年分离出我国第一株苄青霉素菌种,次年开始研制青霉素。这是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开端。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接管长春卫生技术厂,该厂后改称东北卫生技术厂(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前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央防疫实验处先后更名为中央防疫处、天坛防疫处。12月,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直接领导。同年,华东人民制药公司上海生物制品厂(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前身)成立。1950年,中南生物学制品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前身)成立。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决定将全国公营生物制品机构改归卫生部直接领导。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生产出我国第一支黄热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生产出我国第一支森林脑炎疫苗。1958年,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成立。通过几年的机构调整、改造和建设,我国建成了北京、长春市成都市兰州市上海市武汉市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它们既是生产又是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当地应用微生物学、免疫学研究开发基地及免疫接种科学技术的指导中心。
成立历史
1989年,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成立。同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从美国默克公司引进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技术。1998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发起组建天坛生物,5月18日股票在上海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发行。1990年,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联合研制的乙脑减毒活疫苗获得正式生产文号。1999年,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与卫生部脱钩。次年,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划归中央企工委管理,所属北京、长春市、武汉、成都市上海市兰州市六个生研所的产权划归总公司所有。
更名重组
2003年8月,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北京生研所与天坛生物、病毒所共同组建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新型疫苗研发和工程化、产业化的基地及服务平台。同年,中国医疗卫生器材进出口公司并入中生成为全资子公司。2009年,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生集团重组。同年,为应对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国家科技部紧急启动了联防联控应急科研项目,中国生物作为牵头单位组建流感疫苗技术创新联盟。2009年9月,天坛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先后获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件。2010年,国药集团决定重新组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发展
2011年,中国生物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全球健康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2014年,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2017年9月,中国生物北生研公司生产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上市。12月,中国生物北生研公司生产的口服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通过WHO预认证,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采购订单。中国生物与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重组,同年,武汉中博与扬州威克重组整合。2018年1月,中国生物完成血液制品板块资产重组,天坛生物成为血液制品板块专业运营平台。11月,中国生物与盖茨基金会签署《全球健康合作谅解备忘录》。12月,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动物保健业务平台搭建完成。
2020年类SARS病毒疫情发生后,2020年1月19日,中国生物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领导小组。1月28日,国生物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干扰素注射剂在库产品全部划归国家统一调配。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序开启干扰素新品的生产工作。全部在库干扰素注射剂发往武汉。4月,中国生物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获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批件,成为中国生物系统第一家获得该疫苗生产批件的企业。4月23日,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批件,成为中国生物第二家、国内第四家获批生产的四价流感疫苗生产企业。8月10日,中国生物医美研发中心暨中国生物-兰开公司-兰州大学胶原蛋白联合研发中心、甘肃省医用胶原蛋白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12月30日,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成为国内第一个正式获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021年5月,中国生物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获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生产批件。9月10日,中国生物血液制品板块天坛生物所属企业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人凝血因子Ⅷ”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获批上市。2022年1月,中国生物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长研佳宁®正式获得批签上市。2023年3月,全国疾控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月,中国生物血液制品板块企业天坛生物所属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第四代“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成功获批。
机构治理
管理团队
子公司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13家子公司,150家二级及以下子公司。
机构业务
人用疫苗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人用疫苗研发生产企业,截至2024年4月,年产50种疫苗,一类疫苗产品覆盖国家免疫规划所针对的全部15种疾病,市场占有率达8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款新冠疫苗,全球最大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年产能超70亿剂。
血液制品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5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和57家单采血浆站,在产血液制品11种,血浆采浆量国内第一,2018年采浆量达1568吨。
医学诊断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诊断业务板块,走贸、工、科的发展路线,其中宫颈癌筛查精准预测诊断为国际领先水平。
抗体及治疗药物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具备完整的抗体药物产业链条和分子诊断大产业链,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注射用鼠源性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是中国最早批准上市的国内自行研制的抗体产品。
医学美容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政府认证批准的肉毒毒素生产商,截至2024年4月,医学美容产品市场占有率77%。
动物保健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8月开始进入动物保健行业,经过重组整合国药动保板块正式成立,截至2024年4月,年产禽用疫苗41.8亿羽份、畜用疫苗2.98亿头份。
科研情况
科研方针和研发体系
科研定位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需求为目标、以产品研发为核心
科研方针
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技术手段与资本手段相结合
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开放式创新
通过引进国内外新型产品及先进技术,将技术合作交流与人才队伍培养结合,在新型疫苗、抗体药物、新型佐剂、凝血因子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引进方面与国际企业及机构进行合作探讨和项目交流。
研发能力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人用疫苗研发中心、血制研发中心、诊断海外研发中心、抗体研发中心、动保研发中心、医美研发中心等六大研发中心,以及灭活疫苗技术平台、联合疫苗技术平台、多糖蛋白结合技术平台、抗体工程技术平台、基因重组技术平台、血液制品综合利用技术平台、动物疫苗研发技术平台等七大技术平台。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还拥有2000人的研发团队和3000人的技术团队,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13名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拥有5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
关爱生命,呵护健康
企业价值观
爱与责任
企业愿景
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受到广泛尊重的世界一流生物技术产业公司
社会责任
2020年月17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下属企业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甘肃省红十字会、甘肃省卫健委捐赠价值113万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并于当日运达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4月1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500万剂新冠灭活疫苗,用于支持中国红十字会疫苗对外援助行动。
2024年4月,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凤冈中生单采血浆有限公司向凤冈县红十字会捐赠流感疫苗1000份。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显示由西藏自治区选出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杨晓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2024年3月29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罢免杨晓明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有关规定,杨晓明的代表资格终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杨晓明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相应撤销。杨晓明曾于2010年起开始在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曾任总裁、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
参考资料
企业概况.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发展历程.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人用疫苗.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血液制品.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医学诊断.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抗体及治疗业务.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医学美容.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动物保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科研方针和研发体系.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04-29
“科改企业”名单.国务院国资委.2024-12-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成立历史
更名重组
快速发展
机构治理
管理团队
子公司
机构业务
人用疫苗
血液制品
医学诊断
抗体及治疗药物
医学美容
动物保健
科研情况
科研方针和研发体系
科研定位
科研方针
发展理念
开放式创新
研发能力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
企业价值观
企业愿景
社会责任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