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墓位于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东,墓地占地2公顷多。1999年6月,在原址重新修复,由
清华大学教授林峥设计,
新加坡书法协会主席
丘程光题字。2022年1月14日,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台长60米,宽40米,墓地直径20米,墓高8米,
左丘明墓碑高8米,前有供桌、香炉等,墓台下为10米宽的沥青路面,前有墓门坊,高10米,又重修左丘明墓碑文。
左丘明,姓丘名明,著有《左传》《国语》,是与
孔子齐名的同时代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迁称左丘明为鲁君子,历代帝王先后封他为“经师”“先儒”“先贤”等。
左丘明墓的记载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富城(今
肥城市)有左丘明冢。”
宋祥符二年(1009年)平阴县令
范讽《重修左传精舍记》载:“县之东肥子国地即左子故里,古庙犹存,访其遗址,知此即为传《春秋》之处,故名左传精舍。洁奠下询其居守子孙,则后裔丘芳携其旧谱而至。”
明天启二年肥城县知县王惟精《左传精舍志》载:“肥城为左子桑梓地,其墓亦存焉。”“先贤左子墓在肥城西南五十里
正觉寺之西,墓右都君庄系左子故里。其后裔丘氏族众世居于此。”又“今之
肥城市有左子祠墓存焉”。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
肥城县志》载
金朝名宦翟升《题左丘明墓》诗一首:“
春秋好恶圣人同,闻说英雄葬此中。愚俗岂知贤者墓,荒村易作梵王宫。垄头藉藉人相践,泉下悠悠恨莫穷。前弊革除今可喜,尽归醇德作诗功。”由此可见金代也曾有人修缮左丘明墓。
由于沧桑巨变,战乱灾荒,左丘明墓数次被毁,明代嘉靖敕建墓门坊一座,御书:“先儒之墓”。明
天启年间肥城县令王惟精重修墓。明天顺五年(1461年)《
大明一统志》中云:“左丘明墓在
肥城市都君庄(今衡鱼古称,清朝以前为都君庄)。”
曹县清
进士徐继孺编撰《
曹南文献录》详载历代考古学者的文章《左丘明墓考》和《左丘明传》,文中均记载史圣左丘明姓丘名明,左为
文华殿大学士,其祖籍和墓葬地均在肥城县
衡鱼村。另外在丘氏墓地挖掘出残碑一块“丘行健之墓”。文中载:“公讳行健,字贞公,世居肥邑之衡鱼村,系先祖
左丘明六十八代孙世袭奉祀
生员。”
现存的丘氏家谱中都载先贤为丘氏开姓祖。
新中国成立初期左丘明墓、石碑、牌坊、石兽、
阮翁仲等附属物尚存。之后,墓毁坏严重,遗迹荡然无存。于1999年重修。
《
山东通志》云:“县,周 左丘明墓,在县东北七十里。(《
四库全书》本卷三十二,清光绪三十年本《
峄县志》同,另《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左丘明墓,在峄县
东北地区七十里。”【编者注:应是今苍山县兴明乡】。同此。卷一百二十九:“君山,在县北六十里。”
甘肃灵台县秋射村的护墓老人宋有蛇给记者讲述了秋射村妇孺皆知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身为
鲁国史官的
左丘明告老还乡后,因洞悉时事,想找一处净土让子孙躲避战乱,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一天,左丘明找来一张巨弓,用
松树做箭身,以犁为
态射,向西方遥射。箭飞越千山万水,最终落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小村庄,箭头深深地射进一棵老松树的树干里。之后,左丘明携带家眷千里寻箭,遂在这个村子隐名定居。左丘明去世后,其后人为了纪念“先儒”,遂将这个村子改名“丘射”,后传作“秋射”,在被
箭射中的老松树下盖起了“秋射庙”,左丘明就被安葬在“秋射庙”附近,为避盗贼骚扰,墓地被称“秋射墓”。如今,“秋射庙”已成一堆废墟,而“秋射墓”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