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四十一年(1702年),又重立石碑一通,阴刻“古仓颉墓”四字,后废。
新中国成立后,仓颉墓被虞城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1978年和1984年,考古队曾对仓颉墓两次
钻探,发现有汉代陶片,并探出方格纹、蓝纹、绳纹、附加坡纹、磨光等陶片及灰土、
背角无齿蚌等,确定为距今约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
1990年,
辽宁省人唐炳仁先生再立“古仓颉墓”石碑一通。原残碑文记载“墓周生丛菊,清香可充茗”。故此菊被人们称为茶菊。花淡色黄,状如
铜钱,可入茶入药,明目醒神。遗憾的是,如此珍贵的仓颉菊几近绝迹。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携弟子巡游时,途经虞城县仓颉墓地,看到一具裸露的
颅骨,抱在怀中便跪地痛哭,弟子不解,孔子悲痛之余向弟子解释,他怀中抱着的颅骨上面有四只眼孔,不是
造字鼻祖仓颉,又会是何人。于是,孔子命弟子挖坑筑墓,将仓颉的尸骨重新掩埋。
汉代时期,虞城当地百姓为纪念
仓颉,在其墓前建祠植树,每年
春秋举祭,历代香火不断,直至今日。当地百姓为了让子女聪明智慧,学业有成,仍然到
仓颉祠焚香求拜,据说因为有仓颉的护佑,在仓颉墓周围方圆几十里,从古到今出了很多名人志士,像
北宋时期的状元
王尧臣、探花
赵概都是
虞城县当地人。
仓颉墓前,枝叶繁茂的古柏掩映着一座大殿,为仓颉祠,墓祠占地约4000平方米,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
西汉,扩建于
唐朝,后屡废屡建。殿脊正中间立有“
康熙帝九年重修”字砖,殿内有一尊长有四只眼睛的仓颉
塑像。大殿为3间出厦,台高0.6米。殿门两旁的明柱
木雕装饰,上刻有“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师”的楹联。座梁嵌檀,八砖扣顶。大殿迎门靠后墙处,在高约两米的神内,有生着四只眼睛的仓颉
泥玩具坐像。20世纪50年代初被当成
迷信之物予以破除,久经风雨侵蚀,大殿成了
危房。如今的仓颉大殿,是在退休干部赵福田、郑树华、葛明亮等人的倡议下,由附近村庄的群众与干部集资重修的,祠院呈“凸”
字形,现为
仓颉小学占用。殿前两株
柏树,苍劲挺拔,依然郁郁葱葱。
仓颉两株古柏是汉柏,即
桧柏,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