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则昭
中国京剧演员
王则昭(1923年-2015年)是京剧女演员,毕业于西安市夏声戏校。她九岁开始学艺,十岁即登台演出。十四岁入西安市夏声戏校,成为该校唯一的女生,十六岁成为西安"世界舞台"主演。1949年加入西北军区文工团,后拜谭小培先生门下继承"谭派"衣钵。并拜余派名宿张伯驹先生为师,是伯驹先生的唯一入室弟子,学习钻研余派艺术。她代表作有《探皇陵》《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1951年在北京成立"新声京剧团",1956年到天津市任建华京剧团团长。她祖谭宗余,博采众长,高腔神完气足,中音运用自如,低腔苍劲浑厚,听来如行云流水,自然大方。2015年2月7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2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她自幼酷爱京剧,9岁从师韩富信、艾连奎学艺,10岁登台演出,后随家迁住西安市兰州市等地。
演艺经历
14岁入西安夏声戏校,是该校唯一的女生,16岁成为西安“世界舞台”主演。
1949年在兰州参加西北军区文工团,后拜谭小培先生门下继承"谭派"衣钵。并拜余派名宿张伯驹为师,是伯驹先生的唯一入室弟子,学习钻研余派艺术。
1951年在北京成立新生京剧团。
1956年到天津市任建华京剧团团长。后来是天津京剧三团的主演之一。
1982年在北京纪念谭富英演出中,主演《二进宫》《斩马谡》等剧。
晚年从事教学工作,武广红等均受其教益。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2015年2月7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2岁。
交往经历
王则昭《珠帘寨》剧照王则昭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她常说:“欲事业有成,就要有渊博的知识。”1942年,她在兰州演出时,结识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张大千先生带她参观了自己的画展,并为她讲解艺术同源的道理。从此,王则昭在繁忙的演出中,抽空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艺书籍,以提高自身修养,多年来,书籍成了她创新和进取的源泉。即使像《失空斩》《洪洋洞》这样的传统戏,她也要根据有关史料,在传统唱 词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动,以使人物更贴近历史背景。
个人作品
创作特点
王则昭是京剧谭派第三代传人谭小培先生的弟子,后又拜余派名宿张伯驹先生为师。她祖谭宗余,博采众长。
王则昭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她常说:“欲事业有成,就要有渊博的知识。”1942年,她在兰州演出时,结识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张大千先生带她参观了自己的画展,并为她讲解艺术同源的道理。从此,王则昭在繁忙的演出中,抽空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艺书籍,以提高自身修养,多年来,书籍成了她创新和进取的源泉。即使像《失·空·斩》《洪羊洞》这样的传统戏,她也要根据有关史料,在传统唱词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动,以使人物更贴近历史背景。
王则昭的演唱,于女老生的高、冲中含有刚劲,既气力充沛,激情饱满,又不失谭、余一脉的规范、风韵,故而深受天津市观众的欢迎。她的艺术博采众长,高腔神完气足,中音运用自如,低腔苍劲浑厚,听来如行云流水,自然大方。
获得荣誉
2011年1月13日,王则昭获得了由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全国政协京昆室和北京市振兴京剧昆曲协会联合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人物轶事
王则昭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她常说:“欲事业有成,就要有渊博的知识。”1942年,她在兰州演出时,结识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张大千先生带她参观了自己的画展,并为她讲解艺术同源的道理。从此,王则昭在繁忙的演出中,抽空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艺书籍,以提高自身修养,多年来,书籍成了她创新和进取的源泉。即使像《失空斩》《洪洋洞》这样的传统戏,她也要根据有关史料,在传统唱词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动,以使人物更贴近历史背景。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交往经历
个人作品
创作特点
获得荣誉
人物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