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伦敦独立报》写一个关于企业重组的专栏,同时也在为Dutch paper Volkskrant 和the Belgium daily De Standaard 两个纸媒撰写... 他是一个“文化精英”论者,却在博客、播客等新技术中乐此不疲。美国学者、畅销书作家安德鲁·基恩,也是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当代评论家。在90年代中期,
安德鲁是
硅谷最早期的创业成员之一。除《数字眩晕》外,还著有《
网民的狂欢》,2008年推出中文版时,热销一时。
基恩自称是一名“.com”的变节者。虽然他现在时常批评web 2.0,却曾是上世纪90年代硅谷“新淘金”风潮的一位参与者。当时他创立了“有声咖啡馆”(audiocafe)网站,并获得
英特尔和
思爱普的资助。然而不久之后网站即告倒闭。此后基恩辗转换过多份工作,却始终是一位网络技术的忠实信徒,直至2004年他参加的一次
硅谷网络界人士聚会彻底改变了他。
基恩写道,Web 2.0的是一场“大乌托邦运动”,类似于
卡尔·马克思描述的“
共产主义社会”。他表示“它推崇创新型业余者:自学成才的导演,宅人音乐家,从不发表的作家。它表明,每个人——即使我们中间教育程度最低的——都可以而且应该使用数字媒体来表达和实现自己。Web 2.0的为我们的创造力授权,它让媒体实现民主,它提供专家和业余爱好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平台。Web 2.0的敌人是“精英型”传统媒体。他将自由文化的支持者
劳伦斯·莱斯格描述为“
知识产权共产主义者”,令他“特别厌恶”。
-网络是有史以来最骇人听闻的间谍机!本书中文简体版由伦敦
北京出版社引入中国,2013年1月1日联合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发行。
从日常生活来说,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和损坏。害人的不仅是“网瘾”,吞噬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自由;而最可怕的,是我们放置在博客、
新浪微博、信息、BBS中的各式隐私,以及我们的上网记录。这些信息可以被检索、被“人肉”、被拼接、被利用……从法律角度讲,网民的一切隐私,都在被各类机构和个人,以各种方式谋取利益。而且,互联网也成了人们存在的“证据”,不仅申请大学、求职招聘时,学校或雇主会悄悄浏览应聘者曾经在网上做过什么;一个人想攻击他的对手,也往往从网络下手;甚至连美国FBI和中央情报局搜集情况,都发现再没有什么比互联网更便利、更高效、更准、更便宜的了!你知道自己有多么危险吗?作者还认为,如果误用科技将对人类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尤其是当一知半解的业余者与受过训练的专家变得模糊难辨,让人开始质疑信息的可信度之际,真相将成为可买卖与包装的商品!
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 在Web2.0的世界中,我们的
世界观、我们的文化正在遭遇大批“业余者”的攻击。网络“剪贴文化”窃取了学者、艺术家、编辑、制片人辛勤创作的成果。网络博主的个人意见成为引领大众的舆论指标,
YouTube上的自制视频取代了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数字盗版压垮了
音乐产业……面对业余玩票凌驾专业考虑、智力成果在网络上免费下载,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该如何重建信息的专业性和版权保护系统?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对人类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尤其是当一知半解的业余者与受过训练的专家变得模糊难辨,让人开始质疑信息的可信度之际,真相将成为可买卖与包装的商品!书中简洁有力的论述提醒众人:勿沉醉于民主理想,却扼杀了专业主流媒体的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