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学者,1960年出生于台湾雲林,1994在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学业,1995年供职于研究院,研究领域涉及文学、
历史学,哲学,人类学、宗教、美学等,研究成果颇多,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
简介
姓名:林富士(Fu-shih Lin )
电子邮件:fslin@gate.sinica.edu.tw
连络电话:02-26523189
学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個人主页:薩蠻工作室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linfs/index.
HTML)
通訊處: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電話: (02)26523189
傳真: (02)27868834
E-Mail: fslin@gate.sinica.edu.tw 、fslin@pluto.ihp.sinica.edu.tw
生平事迹
经历
中国台湾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7.8-1995.8),副研究员 (1995.8-2001.9),研究员 (2001.9-),副所长 (2004.11-2005.10)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兼任教授 (2002.9.1-2007.7)
台北大学
历史学系合聘教授 (2005.8.1-2007.7)
中兴大学历史学系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2007.8-)
荣誉:
(1)
台湾中兴大学“97年度建教合作计画绩优奖”。
(3)台湾中兴大学99年度“特别贡献奖”。
(4)“国科会”99年度杰出研究奖。
个人自述
做一个沟通者
我是一个历史学者,我常自许要做一个沟通者,希望能透过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在古今之间,在不同的文化、族群和地域之间摸索贯通之道。
长期以来,我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以
中原地区宗教史为主轴而展开,我所关心的课题包括: (一)「中国人」如何建构或认知「鬼神」世界;(二)「中国人」如何界定人与「鬼神」的关係,如何和「鬼神」交通;(三)「中国人」如何交通「鬼神」;(四)中国社会中有何宗教专家,彼此之间是否有其共同点,各自又有何特质;(五)宗教专家在中国社会中彼此之间的关係和势力消长的情形为何;(六)中国宗教史如何分期,各个阶段有何特质。
在处理上述课题时,我所採取的研究策略或研究角度主要是:(一)分别以政府、民众及宗教专家为立足点进行观察;(二)运用各种类型的原始材料,进行具有原创性的研究;(三)儘量结合
历史学的文献分析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四)儘量进行较长时段的「贯时性」(diachronic)研究,并以
中原地区以外的社会或「非汉」民族的情形做参照性的比较研究。这样的研究,基本上是为了探索中国宗教的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延续。
最近五年(2002-2007)的研究,大致而言,都是基于上述的关怀而展开。在本院及国科会的支持之下,我总共进行了五项研究计画:(一)六朝的医者;(二)巫者的面貌:以
韩国、台湾与大陆之巫者为主的比较研究;(三)宗教与医疗:「巫者与中国医疗文化之关係」;(四)中国中古时期的流行病;(五)魅与中国文化。近五年来具体的研究成果,由我个人独自完成者,共计有六篇
学术期刊论文、七篇研讨会论文、五篇专书论文及一本论文集。
未来五年(2008-2013),我的研究工作,将继续既有的一些课题,并聚焦于以三年为期的「中国治病符」研究计画。此外,我希望能稍稍转向较为宽广的文化史研究,并择取「槟榔」和「旅行」做为研究的核心课题。
英文簡傳
Fu-shih Lin was born in 1960 in Taiwan. He received his BA and MA degrees in History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a Ph.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for his 1994 dissertation entitled "Chinese Shamans and Shamanism in the
蒋姓nan
面积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3rd-6th Century A.D.)." Lin is currently an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u0026
语文学 at Academia Sinica.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diseases, medical systems, popular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 This interest has resulted in a number of articles dealing with the ancient Chinese conceptions of illness and dreams, the ritual healing in Han China, the Taoist scripture T'ai-p'ing ching and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especially shamanism and Taoism, in
Medieval China. He has also written a book entitled Han-tai te
吴语che (Taipei, 1988) dealing with shamans in the Han Dynasty. In addition, he published another book entitled Ku-hun yü kuei-Hsiung te shih-chieh(The World of Lonely Souls and malicious Ghosts) in 1995.
学位论文
“Chinese Shamans and Shamanism in the
蒋姓nan
面积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3rd-6th Century A.D.),” (PhD dis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4).
专书
《孤魂与鬼雄的世界——北台湾的厉鬼信仰》(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1995)。
《小历史——历史的边陲》(台北:
三民书局,2000)。
《疾病终结者——中国早期的道教医学》(台北:三民书局,2001)。
《
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
学术期刊论文
〈试释睡虎地秦简中的「」与「定杀」〉,《史原》15 (1986):1-38。
〈试论汉代的巫术医疗法及其观念基础〉,《史原》16 (1987):29-53。
〈试释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梦〉,《食货月刊》17.3/4 (1988):30-37。
〈试论《
太平经》的疾病观念〉,《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2.2 (1993):225-263。
“Religious Taoism and Dreams: An Analysis of the Dream-
数据 Collected in the Yü n-chi ch'i-ch'ien,” Cahier d'Extrê me-Asie 8 (1995): 95-112.
〈东汉晚期的疾疫与宗教〉,《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6.3 (1995):695-745。
〈「巫叩元」考释——兼论音乐与
中原地区的巫仪式之关係〉,《
新史学》7.3 (1996):195-218。
〈六朝时期民间社会所祀「女性人鬼」初探〉,《新史学》7.4 (1996):95-117。
〈略论台湾
汉族社群的厉鬼信仰——以
新北市境内的「有应公」信仰为主的初步探讨〉,收入李丰、朱荣贵主编,《仪式、庙会与社区:道教、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台北: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页327-357。
〈试论《
太平经》的主旨与性质〉,《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9.2 (1998):205-244。
〈法国对
道教的研究〉,收入戴仁 (Jean-Pierre Drège) 主编,耿昇译,《
法国当代中国学》(Cinquante ans d'études chinoises en France)(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页269-310。
“The Cult of Jiang Ziwen 蒋子文 in
Medieval China,” Cahier d'Extrême-Asie 10 (1998): 357-375.
〈
中原地区六朝时期的巫觋与医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0.1 (1999):1-48。
“Medical Knowledge and Uses of Hair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Medicine and the History of Body, ed. Yasuo Otsuka, Shizu Sakai and Shigehisa Kuriyama (Tokyo: Ishiyaku EuroAmerica, Inc., 1999), pp. 365-377.
〈武侠世界中的医者〉,收入
王秋桂主编,《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市: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9),页85-104。
〈传统
中原地区社会对于「老年」门槛的界定──以汉唐之间的文献为主的初步探讨〉,收入《郑钦仁教授荣退纪念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页17-43。
〈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收入傅飞岚 (Franciscus Verellen)、林富士编,《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0),页163-204。
〈头髮、疾病与医疗──以汉唐之间的医学文献为主的初步探讨〉,《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1.1 (2000):67-235。
〈台湾地区的
道教研究概述 (1945-1995)〉,《台湾
宗教学会通讯》5 (2000):34-74。
〈欧美地区的道教研究概述 (1950-1994)〉,《台湾宗教学会通讯》6 (2000):29-88。
〈试论中国早期道教对于医药的态度〉,《台湾宗教研究》1.1 (2000):107-142。
〈历史人类学──旧传统与新潮流〉,收入《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市: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页365-399。
〈疾病与「修道」:
中原地区早期道士「修道」因缘考释之一〉,《汉学研究》19.1 (2001):137-165。
〈略论早期
道教与房中术的关係〉,《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2.2 (2001):233-300。
〈台湾中学教育体制中的「宗教教育」〉,收入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主编,《宗教教育:理论、现况与前瞻》(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页191-210。
〈中国早期道士的医疗活动及其医术考释:以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记」资料为主的初步探讨〉,《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3.1 (2002):43-118。
〈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收入
周质平、Willard J. Peterson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页19-38。
〈
中原地区早期道士的医者形象:以《
神仙传》为主的初步考察〉,《世界宗教学刊》2 (2003):1-32。
〈中国疾病史研究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7-93。
〈从除魅到牵亡: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组的学术历程〉,收入
许倬云等,《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
台北市: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页89-118。
〈释「魅」:以先秦至
东汉时期的文献资料为主的考察〉,收入蒲慕州主编,《
鬼魅神魔:中国通俗文化侧写》(台北:
麦田出版社,2005),页109-134。
〈清代台湾的巫觋与巫俗:以《
台湾文献丛刊》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讨〉,《新史学》16.3 (2005):23-99。
〈医者或病人:童在台湾社会中的角色与形象〉,《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6.3 (2005):511-568。
〈导言〉,见氏编,《
礼俗与宗教》(收入《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第11册),页1-14。
〈人间之魅:汉唐之间「精魅」故事析论〉,《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8.1 (2007):107-182。
〈台湾地区的
道教研究总论及书目 (1945-2000)〉,《古今论衡》16 (2007):4-72。
会议论文
“The Idea of immortality in the T'ai-p'ing ching,” (conference paper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美国亚洲研究协会第五十届年会〕, Washington Hilton and Towers,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March 26-29, 1998).
〈「疾病的历史」研究刍议〉,发表于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疾病的历史」研讨会,
台北市: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年6月16-18日。
〈「成巫」的缘由与途径〉,发表于台湾宗教学会主办,「宗教学者论坛:宗教与修」研讨会,台北:研究院
民族学研究所,2000年8月26日。
〈台湾童乩的社会形象初探(二稿)〉,发表于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院亚太研究计画主办,「巫者的面貌」学术研讨会,台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7月17日。
〈试论传统
中原地区社会中的巫医关係〉,发表于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院蔡元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主办,「巫者的形象」学术研讨会,
台北市: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3年8月22日。
〈略论
占卜与医疗之关係:以中国汉隋之间卜者的医疗活动为主的初步探讨〉,发表于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占卜与医疗」学术研讨会,台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3年8月29日。
〈中国的「巫医」传统〉,发表于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从医疗看中国史」学术研讨会,台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5年12月13-15日。
〈中国中古时期的巫者与政治〉,发表于法国高等实验学院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 主办,“Rituals, Pantheons and Techni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 Before the Tang”国际研讨会,
巴黎:法国高等实验学院,2006年12月18-21日。
〈
中原地区古代巫觋的社会形象与社会地位〉,发表于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史新论•宗教篇与性别篇」研讨会,
台北市: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5月1-3日。
〈《
太平经》的神仙观念〉,发表于
关西大学主办,「CSAC(思想‧仪礼研究班)国际シンポジウム」,
大阪:关西大学,2007年7月20-21日。
编辑整理
傅飞岚 (Franciscus Verellen)、林富士主编,《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0)。
林富士主编,《
礼俗与宗教》,收入
邢义田、
黄宽重、
邓小南总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第11册。
书评
〈简介张〔光直〕着《
考古学专题六讲》〉,《历史月刊》创刊号 (1988):156-157。
〈评Peter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新史学》3.2 (1992):29-53。
〈评
陈舜臣着,许锡庆译,《曹操:曹魏一族》〉,《中国时报》,2000.01.07,〈开卷版〉。
〈评
孔飞力 (Philip A. Kuhn) 着,
陈兼、刘昶译,《
叫魂》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明日报》(http://www.ttimes.com.tw),2000.05.01,〈阅读版〉。
〈评
熊秉真着《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故事》〉,《明日报》(http://www.ttimes.com.tw),2000.06.26,〈阅读版〉。
〈评庄永明总策划,《
台湾世纪回味:时代光影》〉,《中国时报》,2001.02.25,〈开卷版〉。
其他(通俗作品)
林(笔名),〈当书与卖书:一个书生的悲哀〉,《
中央日报》,1988.01.26,〈长河版〉。
林翎(笔名),〈知识与金钱〉,《中央日报》,1988.01.28,〈长河版〉。
林翎(笔名),〈会任之家:
东汉的职业杀手〉,《中央日报》,1988.02.02,〈长河版〉。
林翎(笔名),〈「匿名检举」有罪——从睡虎地秦简谈起〉,《中央日报》,1988.02.13,〈长河版〉。
林翎(笔名),〈道在屎尿〉,《历史月刊》3 (1988):84-85。
林翎(笔名),〈孙寿:领导流行的美女〉,《
中央日报》,1988.05.05,〈长河版〉。
林翎(笔名),〈头髮的象徵意义〉,《中央日报》,1988.06.04,〈长河版〉。
林翎(笔名),〈
中原地区巫术与中国社会〉,《历史月刊》5 (1988):25-29。
倪红(笔名),〈披髮的人〉,《历史月刊》8 (1988):149-150。
倪红(笔名),〈头髮与疾病〉,《历史月刊》9 (1988):132-133。
林翎(笔名),〈中国妇女节:阴曆九月九日〉,《
中央日报》,1988.10.19,〈长河版〉。
林翎(笔名),〈在厕所中演出的历史〉,《中央日报》,1989.03.18,〈长河版〉。
林翎(笔名),〈吃人肉:中国历史最悲惨的一页〉,《中央日报》,1989.04.01,〈长河版〉。
施无畏(笔名),〈冥婚、鬼婚与神婚〉,《北县文化》35 (1993):16-17。
司马观(笔名),〈古代雅典公民的婚姻〉,《北县文化》35 (1993):18-20。
嵇童(笔名),〈台湾童乩〉,《北县文化》36 (1993):46-51。
嵇童(笔名),〈「童乩研究」的历史回顾〉,《北县文化》37 (1993):36-42。
嵇童(笔名),〈女性与中国宗教〉,《北县文化》38 (1993):23-26。
司马观(笔名),〈狗吠不吠你有关係〉,《
联合晚报》,1994.02.25,〈天地版〉。
司马观(笔名),〈「历史学家」类比三则〉,《北县文化》40 (1994):6。
嵇童(笔名),〈「杀狗」四篇:习俗篇、祭祀篇、食用篇、妖异〉,《北县文化》40 (1994):16, 20, 24, 39。
嵇童(笔名),〈贡地区
庙宇巡礼〉,《北县文化》43 (1995):64-69。
嵇童(笔名),〈假如让我来写「二二八纪念碑」的碑文〉,《北县文化》44 (1995):5-6。
司马观(笔名),〈古道新印:
伊能嘉矩与杨南郡〉,《北县文化》44 (1995):62。
嵇童(笔名),〈人间道上不清不明:从扫墓看民间信仰的歧异〉,《
联合晚报》,1995.04.05,〈天地版〉。
〈迟到19年的
猪蹄麵线……〉,《
联合报》,1996.01.09,〈论坛〉。
〈无论从宗教学、心理学来看玩碟仙,一种危险的游戏〉,《联合报》,1996.02.03,〈焦点〉。
嵇童(笔名),〈巫觋与乐舞〉,《历史月刊》98 (1996):80-84。
〈宗教与世俗选民已能分开看〉,《联合报》,1996.03.04。
嵇童(笔名),〈想我
中元节的好兄弟们:中元普渡的政治性格〉,《
联合晚报》,1996.08.13,〈天地版〉。
〈关于「副刊」的三则流言〉,《
联合报》,1997.01.09,〈联合副刊〉。
〈这块魂魄放佚的土地…认识台湾为台湾社会招魂!〉,《联合报》,1997.06.07,〈民意论坛〉。
林富士、
彭明辉,〈诉求族群融合尊重多元文化〉,《联合报》,1997.07.28,〈民意论坛〉。
〈疾病史研究刍议〉,《中华现代针灸会讯》2.2 (1999):1-8。
〈「洁淨」的历史〉,《古今论衡》2 (1999):77-88。
〈从巫到医〉,《诚品好读》32 (2003):34-35。
〈中国历史上的「隔离」〉,《
联合报》,2003.05.25,〈文化版〉。
〈槟榔入华考〉,《历史月刊》186 (2003):94-100。
〈
瘟疫与政治:传统中国政府对于瘟疫的响应之道〉,《书城》 2003.7:47-49。
〈中国中古时期的瘟疫与社会〉,收入研究院科学教育推动委员会主编,《2003,春之煞:SARS流行的科学和社会文化回顾》(
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页85-114。
〈挫折与通灵〉,《联合报》,2004.04.04,〈心灵版〉。
〈「魅」的驯服与迷惑〉,收入《2005阴阳师千年特集》(台北:缪思文化,2005),页32-34。
〈岛屿的意志〉,收入黄冠华、许雅婷编,《数位岛屿:九十四年度内容开发公开徵选计画成果展暨联合目录发表会专刊》(台北: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画‧内容发展分项计画,2006),页1-2。
〈数位科技与文化大革命〉,收入黄冠华、许雅婷编,《数位岛屿:九十四年度内容开发公开徵选计画成果展暨联合目录发表会专刊》(
台北市: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画‧内容发展分项计画,2006),页3-4。
〈照相与造像〉,收入氏编,《再现美丽岛:2007数位岛屿精选摄影集》(台北: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画‧内容发展分项计画,2007),页1-2。
〈招魂复魄,再现美丽岛〉,收入
许雅婷编,《拥抱数位•涌现台湾:九十五年度内容开发公开徵选计画成果展专刊》(台北: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画‧内容发展分项计画,2007),页1-2。
文学创作
《红色印象》(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