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桂,台湾著名学者。英国
剑桥大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外文、
清华大学(
新竹市)中文、历史、人类学教授,人文社会学院代理院长。
哈佛大学访问学人,
普林斯顿大学东方图书馆中西文书目专家,
墨尔本大学访问研究员。现任台湾
东吴大学端木恺讲座教授、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副执行长、
玄奘大学宗教讲座讲授、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总干事、《民俗曲艺》总编辑。
人物生平
王秋桂是一位学贯中西,成就跨五大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访问大陆他在1991至2000年到大陆,主持文化部发起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计划”,在13个省进行田野调查,抢救了一大批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召开了近十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100部学术专著,200多篇学术论文。
举办“非遗”讲座
2006年7月起,他再次联络国际学者团队,在大陆主持"历史视野中的中国地方社会比较研究——中国村落中的宗族、仪式、经济和物质文化"计划。此次到我院办讲座,是利用自己到
徽州考察的途中时间,到我院宣讲“非遗”,并与年轻大学生见面。
讲座一开始,王秋桂先生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成长道路与研究现状。他十分关心文化传播系同学的学习与进步,介绍了多种学习方法,还讲授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接着他以仪式戏剧及村落研究为切入点,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地方戏和中国村落的研究方法。
他强调,要养成作整理研究资料的习惯,善于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整理好,注重资料的说服力。每一张照片资料都要写清楚拍摄的时间、地点,明晰所要反映的内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要与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地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获取更多的资料。
随后,王秋桂以
傩戏为例,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自己亲自去看、去发现。讲座中,王秋桂耐心地解释了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他殷切希望广大同学在大学期间学会一技之长,珍惜学习时光,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他要求大家,要对知识存有好奇心,在不断的发问中进步。
访问徽州
中法合作《徽州宗族、民俗与信仰调查和研究》课题组成员、台湾
东吴大学教授、英国
剑桥大学博士王秋桂,在
安徽大学徽学中心主任、教授
卞利、
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兆民陪同下,于8月17日下午访问徽州文化资料中心。
正在徽州文化资料中心挥汗整理徽州文书的汪柏树、
汪昭义教授、俞乃华、
吴伟逸、孙承平副教授等接待了王教授的来访,并进行了座谈。
王秋桂教授对
黄山学院徽州文化资料中心收集、整理徽州文书谱牒之举极为赞赏,对收集的徽州文书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对徽州文书的收藏、整理提出了建议。
谈文化传统与民间信仰
关于民间信仰
当我们把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并列时,有些学者会想到Robert Redfield所提出的大传统和小传统。我想在此说明的是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并不是对立的现象。民间信仰及其表现于语言的神话、传说和表现于行动的仪式是任何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谈到我国的文化传统,我们最先想到的是
儒家的传统,那么《
论语·乡党》里有一段就讲:“乡人,(
孔子)朝服而立于阶”。《礼记·郊特牲》里也有一段相关的记载,讲“乡人禓,孔子朝服立阼。存室神也。”《礼记·杂记下》也记载一则事情,说每年年底天子举行大蜡,其实是我们说祭这种总盟誓的神。老百姓也不参加,
端木赐就看这种蜡的祭典,孔子就问他“赐也乐乎”,问他看得是不是高兴?子贡就讲说“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就大家好像都很疯狂,他不能够理解这个事情,所以就高兴不起来。孔子跟他讲这个道理,说“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这个是说,我们农民经过百天的辛苦,只有一天得到这种福泽可以放松,这种道理你是不知道的。(
孔子)讲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这个弄得很紧张,不放松,文王、
姬发他们也做不到的。“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如果轻轻松松,不做事,文王、
秦武王也不会这样去做的。“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也”。这里的傩和蜡都是在民间举行的仪式。我们从
儒家的典籍中看到孔子对这些仪式抱持恭敬而且赞许的态度。
对于文化传统
四书五经及其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一般是我国所谓的主流文化传统。美国学者Cynthia Brokaw (包筠雅)在2007年出版一本书,Commerce in Culture: The Sibao Book Trade in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Cambridge,
质量: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讲闽西四堡的,
连城县四堡镇的两家,马家跟邹家书坊所印行的书籍销售的情形。当然这些书都是比较着拙劣的版本,供应较低社会阶层的读者,种类包括通书(历书)、医书、礼书、讲数术的书,算命的、
占卜的,还有唐诗、通俗小说、唱本。而占相当大的比例的是各种不同版本的四书五经跟蒙书,有《
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我们一般把识字当成菁英社会跟我们说乡民社会分野的标志之一。
美国一个学者叫James Hayes,长期在
新界调查,他早期在1985年David G. Johnson做主编的一个Popular Culture in China的书里面有一篇文章,提到他在香港的调查在
荃湾的仪式专家所拥有的文书,像族谱、通书、万宝全书、蒙书、唐诗、对联、尺、诉状、小说、唱本、劝善书等。他认为所谓菁英和基层社会间识字的差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这个是我们指的文化传统,就我想到的稍微触及。
综述
回过头来讲这个民间信仰,在中国民间信仰除了承袭远古的巫术信仰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揉合儒、释、道三教的教义。元末以来刊行的各种不同版本的《
搜神记》以三教来区分民间诸神的种类。其实民间信仰是儒、释、道、巫四教因时、因地、因教派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揉合。长期以来官方往往以民间信仰不合乎
正统,视为异端加以禁绝。但是当民间所崇奉的神拥有广大的信众时,官方又会加以网罗,把它列入祀典,赐予封号,有时政府还斥资兴建庙宇,令地方官吏定时祭祀。像
城隍就是最显著的例子之一。
王秋桂主编
历来学者对文化曾提出各种不同的定义。这里我想引1948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英国诗人T. S. Eliot 在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
伦敦: Faber and Faber, 1948; 1962) 中论到文化三大主要条件的一段话:
The first of these is organic (not merely planned, but growing) structure, such as will foster the hereditary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within a culture…. The second is the necessity that a culture should be analysable, geographically, into local cultures: this raises the problem of “regionalism。” The third is the balance of unity and diversity in religion—that is, universality of doctrine with particularity of cult and devotion. (P. 15)
这段话可以举很多中国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在此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文化是一有机体的看法。过去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官方和支持官方意见的学者趋于把
文化遗产分成精华和糟粕两个对立的部分,提倡保存精华而扬弃糟粕。而民间信仰一向被视为“
迷信”,也就是糟粕。在第一届论坛时与会学者大都同意精华/糟粕二分法的不当,也都认为应重视民间信仰。这次我们把民间信仰做为议题在本论坛公开讨论,应可修正过去一些不当的看法。二元对立的观念如精华/糟粕,菁英/基层,以至于阴/阳,冷/热,生/熟等可能发展成很有效的分析工具,但往往扭曲文化的本质。保护文化遗产首在了解文化的有机性,才能有一整体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