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博物馆
山东大学博物馆
山东大学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创立于1995年10月,在济南中心校区和青岛市校区两地设馆。截至2023年12月,馆长为方辉。
山东大学博物馆济南中心校区博物馆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青岛校区博物馆展览面积为9000多平方米,2020年10月底试开馆,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山东大学博物馆有文物和标本4万余件。中心校区博物馆展馆有文物精品展、校史馆蒋维崧书法艺术展和临时专题展等,文物精品展是最具特色的展区,包含“文明之光”“东方重镇”“国寻踪”和“春华秋实”4个部分。
2020年12月21日,山东大学博物馆核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23年12月9日上午,山东大学博物馆“追光——臧克家纪念馆”开幕仪式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市)举行。
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博物馆,建成于1910年曾隶属于原齐鲁大学的广智院是山东省最早的博物馆。
1917年,广智院纳入齐鲁大学编制,后由政府接管,后发展成为山东博物馆。1933年冬,青岛市长沈鸿烈向齐鲁大学捐款1000元,校方用来购置陈列用具,成立了“成章博物馆”。该馆位于学校图书馆楼底层,开陈列厅5间,采用当时比较先进的立式联合玻璃橱陈列,向全校师生开放,并有组织地向社会开放。
1922年由加拿大之奥古斯丁长老支会捐巨款建成的奥古斯丁图书馆,是一座二层建筑,与葛罗神学院(今为教学四楼)相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未迁走的部分文物被日军封存。1951年6月,该校所存文物108箱,连同明义士1937年回国前埋于校园内的文物,为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接收。该馆藏品中,除齐鲁大学师生在济南大辛庄、山东省东南沿海等地作考古调查时采集的文物外,大部属于传统的金石文物,仅铜镜即有130余面。商代甲骨量大且精,大部分为明义士旧藏。
1972年,山东大学成立考古专业,后发展为考古与博物馆系。1986年9月山东大学考古教研室文物陈列室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馆室设立于学校图书馆三楼,大量标本为考古系师生提供了真实的第二课堂;在此基础上,1995年10月山东大学博物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设于经管楼八层,面积800多平米,分为校史成果展、书法艺术展、文物精品展。
2001年,博物馆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迁入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科研综合楼内,总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山东大学校史展、书法艺术展、精品文物展,并另设一百余平米的临时展厅一处。2002年山东大学博物馆作为教育部审核通过的首批获得资助的18所大学博物馆之一,建成开通考古数字博物馆。
在2008年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中,作为唯一达到二级博物馆标准的高校博物馆,得到国家文物局专家认证。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由国家文物局、科技部、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展,山东大学博物馆应邀选送了14件龙山文化文物精品参加此次大展,是中国唯一参展的高校博物馆。
2010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山东大学博物馆作为中国高校博物馆两所代表之一,以“论高校博物馆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展的若干启示”为题在中国大学博物馆委员会及埃及学委员会分会坛上做主题发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校博物馆的风采和作用,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办这一世界最大规模的博物馆盛会。
2011年10月,博物馆新馆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27层、22层落成开馆,新馆面积达4000余平米。11月,美国李汝宽基金会与山东大学博物馆签署了五年的中国传统漆器文化研究合作项目。同年,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德育活动基地在该馆设立。
2012年3月29日,李汝宽基金会捐赠给山东大学博物馆一件汉代漆,博物馆馆长方辉为李汝宽基金会颁发了捐赠证书。
2018年9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三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山东大学博物馆成为唯一的高校历史考古类国家二级博物馆。11月15日上午,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山东大学济南市文广新局、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政府主办,山东博物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考古新发现——山东焦家遗址出土文物展”开幕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
2019年5月18日,山东大学第八届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决赛举行。
2020年5月9日,山东大学“不栉进士”女性考古学者专题柳下惠山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山东大学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仅有的两所高校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高校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1年6月17日,第六届山东大学博物馆衍生品设计大赛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10月14日,国家文物局与山东大学签署《国家文物局—山东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山东大学签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大学合作加强山东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协议》。国家文物局将支持山东大学创建“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开展革命文物保护研究工作,支持山东大学博物馆建设发展。
2023年4月12日上午,翟建民先生文物捐赠仪式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举行。12月9日上午,山东大学博物馆“追光——臧克家纪念馆”开幕仪式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举行。
展馆情况
山东大学博物馆在济南中心校区和青岛校区两地设馆,有文物和标本4万余件。其中,中心校区博物馆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青岛校区博物馆展览面积为9000多平方米,2020年10月底试开馆,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中心校区博物馆展馆有文物精品展、校史馆蒋维崧书法艺术展和临时专题展等,文物精品展是最具特色的展区,包含“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和“春华秋实”4个部分。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位于校区总体规划南北向主轴的重要节点位置,由山东大学负责设计、青岛市出资建设,总建筑面积41552.82㎡,总投资约49397万元。该建筑分地上6层,地下1层,主要功能区包括展厅、古文书籍厅、实验室、藏品库房、地下车库,以及公共活动区,能够满足展出、科研、会议等多项需求。
建筑风格
鼎承古今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形体由“鼎”字变换而来,取“鼎承古今”之意,旨在体现它厚重的文化内涵。从远处望去,白色的墙体、独特的外形、深蓝色玻璃幕窗格外吸引眼球。大面积白色石材与“红瓦绿树”基础风格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其高雅的气质。
竹简幕墙
青铜和竹简文化在考古界乃至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建筑四角采用外挂竹简造型肌理的铜板,并篆刻临沂市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文物上的原版文字,以此将青铜文化融入到建筑之中,突显其考古文化与精神内涵。
展览陈列
常设展览
文物展馆
文物展馆是山东大学博物馆的特色展馆,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27层。展览面积约800平方米。展出的绝大部分文物均是由山东大学考古系师生在历年的考古教学实践中发掘出土的数万件文物中挑选出来的。文物展馆同时也是山东大学考古系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本展厅以各时代的遗址发掘为主要线索,将沉淀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精华向参观者层层展开,主要包括:“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和“春华秋实”四个部分。
“文明之光”部分主要介绍的是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的主要遗址。包括距今九千年左右属于后李遗址的月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周河遗址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尹家城遗址两城镇遗址丁公遗址。通过各个典型遗址、遗迹和文物来体现不同文化时期的发展状况,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古人的聪明智慧。
“东方重镇”部分主要介绍海岱地区商文化最具典型性的遗址—大辛庄遗址。此部分对我校三次发掘的考古成果以墓葬为线索进行重点展示,此遗址入选2003年度六项最具学术价值的考古新发现。同时入选2010年度中原地区十大考古新发现。
“邿国寻踪”部分主要介绍济南长清仙人台邿国贵族墓地。展出了M3、M4M5、和M6的典型出土器物。此墓地发现的青铜器、玉石器、骨角器、陶器等各类文物300余件(组)。其中青铜礼器和乐器110件,器形硕大,铸造精美,7件铸有铭文。根据随葬品时代特征、铭文和相关文献,此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东方古国——邿国王室墓地,6号墓为邿国国君之墓。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解决了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邿国地望之谜。
“春华秋实”部分是关于考古系发展史的简单介绍。 从20世纪30年代我校师生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到考古系成立后历年的考古教学实践,通过照片和实物来体现考古系师生学习工作的缩影。
校史展馆
校史展馆展览面积800平方米,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22层,隶属于山东大学博物馆。校史展共分12个部分。包括:序厅、山东大学堂、省立山东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新山东大学以及山东大学名人墙和结语。校史展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让读者、观众领略山东大学的历史、演进、内涵及厚重的文化。
艺术展馆
山东大学博物馆艺术展馆展览面积400平方米,位于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26层。 艺术展馆分三个部分,分别是蒋维崧先生书法艺术展厅、受捐藏品展厅和专题展厅。
蒋维先生书法艺术展厅对蒋先生生前书法创作的场景进行复原,其次对其主要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示,包括甲骨文、金文、行草和篆刻等作品。另外还对蒋先生在汉语言文字学和诗词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展示。受捐藏品展厅主要是展示国内外各界人士向我馆捐赠的代表藏品,主要有瓷器、玉器、漆器等类别。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
一层为展品库房区,配有学术报告厅。二层为校史展、特展、水下考古展,面积1550㎡。青岛校区博物馆校史展主要以展板的形式展出,并增加了一些实物及展柜。三层面积为2150㎡,原拟定为青岛市现代城市发展和书画艺术展厅,现为发展预留空间。四层为历史文物展、民俗展厅,面积2750㎡。五层为贝林捐赠自然展,面积2600㎡。
重点展品
铜舟
铜舟为西周时代青铜器。盖面隆起,顶饰四个环形立耳,器身为子母口,椭圆形腹,圜底,圜形舟。
铜鼎
铜鼎为西周时代青铜器。发掘地点:长清仙人台。通高23厘米,口径22.6厘米;上腹部饰一周窃曲纹,其下有一周突棱纹。立耳,折沿,腹微鼓,圜底,踢形足。
提梁小罐
提梁小罐为东周时代青铜器。发掘地点:长清仙人台。通高9.2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8.3厘米;通体球形。子母口内敛,圆鼓腹,腹部附链式提梁,圈足;有盖呈半球形,盖顶有一益鸟,作飞翔状;盖顶与腹部饰蟠虺纹,间有乳丁纹。
青铜方彝
青铜方彝为东周时代青铜器。发掘地点:山东沂源姑子坪。用途:礼器。口长18.5厘米、口宽15.5厘米、通高45.3厘米;带盖,方唇,子口,腹偏方,半环形耳,底平,圈足,盖、器身四角均为扉棱,颈部饰变体龙纹,盖、腹饰有半月形垂帐几何纹,其间填以凸棱纹,圈足饰“之”字形几何纹。
文化研究
学术著作
文化活动
荣誉奖项
价值影响
2020年9月,山东大学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结项验收。该项目与2019年底通过验收的山东大学博物馆青铜器及陶器保护修复项目,是中国内地高校博物馆中唯一获批的国家文物局专项文物保护补助资金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延长了文物的保存寿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展示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东大学百余年历程波澜起伏,这其中还汇聚着中国早期博物馆的沧桑与斑驳。博物馆开启民智、传播知识的特殊作用在山东大学的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历经半世纪的战乱沧桑,山东大学迎来新时代,各学科教育展示资源逐渐充实,老教授们志趣广博、收藏丰厚,考古学科的开设更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山东大学博物馆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30-11:30;下午14:00-17:00 (节假日除外)。
参考资料
山东大学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山东大学新闻网.2024-01-09
铜鼎.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提梁小罐.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青铜方彝.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组织机构-山东大学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6
联系我们.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1
建馆历程-.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09
翟健民先生文物捐赠仪式举行-.山东大学新闻网.2024-01-09
文物展馆.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校史展馆.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艺术展馆.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铜舟.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济南古墓寻踪.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见证沧桑:现存古建筑风采.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传统的回归与守护.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美术考古100问.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考古中的雕塑艺术.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学术著作.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2023年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馆展览回顾.山东大学(青岛).2024-01-10
参观指引.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1-1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展馆情况
建筑风格
鼎承古今
竹简幕墙
展览陈列
常设展览
文物展馆
校史展馆
艺术展馆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
重点展品
铜舟
铜鼎
提梁小罐
青铜方彝
文化研究
学术著作
文化活动
荣誉奖项
价值影响
参观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