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江小学发端于
清代咸丰年间的襟江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于1999年9月建成,位于市区羌溪花园西侧,校园总面积为35084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校内喷泉,草坪,雕塑,凉亭。教学楼共设48个教室,综合楼按省颁现代化标准设有音乐、舞蹈、书画、微机、语音、自然实验、科技活动、天文台等二十多个专用教室。
泰兴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11月决定,新建襟江小学南校区(分校),为名校发展添后劲。南校区位于南二环路北侧,与北校区隔河相望,一座景观桥横跨南北校区。南区建筑面积27000多平方米,教学区有45个教学班级,生活区有能容纳1200人同时就餐的食堂,能容纳600人就寝的学生公寓,能容纳600人听课的报告厅,能容纳让200人阅读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办学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
襟江书院由大门、重门、厢房、讲堂四体组成。书院现有真书“襟江书院”大字石刻一块,《襟江书院记》系
清代大书法家
何绍基所书。1995年4月,襟江书院被
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保护文物。1948年襟江小学由襟江书院迁至
泰兴城隍庙旧址。
新中国成立后
解放以后,学校多次改建、扩建,1999年7月18日,襟江小学迁至
泰兴市羌溪路南首,2003年9月1日,襟江小学分校建成并启用。
办学条件
该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以河相隔,以桥相连。两区占地面积近100亩,建筑面积42180平方米。至2007年春,学校有248名在编教职工,88个教学班、4364名在校学生,是
泰州市地区规模最大的小学。
教师队伍
特级教师:杨金林(语)、黄桂林(语)、唐有泉(语)、
郭建明(体)
名教师:印三明、毛朋华等
学科带头人:
张爱红、潘其林、何文美、杨庆平、
张旭等
优秀教师:黄苏兰、葛亚萍、沙有华、周红兵、王莉、尤恺、冯建军、丁海涛、陈斌、李娜、顾娜、季庆玲、徐晓琴、赵婵、黄芳、程冰、白红美、戴菊兰、孙倩、高海琴、王庆、刘丹、顾大鹏、黄进、袁枚、朱君莲、陈波、王俊平、尹巧云、季娟、王惠琴、封云雁、高蓉、朱志东、刘玲、贾建华、邵云峰、段彬彬等
教学环境
襟江小学现有三个校区:北校、南校、城南校区
北校
北校分为敏行楼、
致和楼、陶情楼、善知楼。有实验室、音乐教室、机房。一片
樟树林、一个图书馆、一个阶梯教室、设施健全的体育场。
南校
南校有一报告厅,可供教师开会、学生看电影、举办联欢会等活动。有图书馆、学生宿舍。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十佳少先队员
张慕鸿、李欣娜、谢映雪、张润轩、郭玮佳、黄津、李睿、尹禾子、石子儿、翁子睿、乐悠悠剧社等
三好学生
徐晨阳、戴星宇、陈婉璐、卢逸蓉等
学校荣誉
文化传统
为了建设精品校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襟江小学利用150周年校庆的契机,深入挖掘珍贵的人文资源,营建开放式校史文化园。
一是将百年襟江的优秀校长、杰出校友的画像及简介在校园的宣传橱窗陈列或悬挂在教室的走廊墙壁上。
二是将襟江书院的创办人金以诚和襟江小学的第一任校长龙璋以及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担任校长,为学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杏坛女杰李洛英
塑像,安置于校园的醒目位置。
三是为在不同时期内培养出的各类杰出校友建雕像,安置于校园的相关位置。他们分别是:中国地质之父
丁文江,世界著名水利专家、中国第一个水工所创始人
郑肇经,著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
朱东润,著名物理学家、戏剧家、原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岩石学家
王德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学家常印佛,原国家女足门将高红,著名学者、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
开放式的校史文化园给学校带来了浓郁的环境文化气息,营造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学生处于这种氛围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热爱学校、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力量,从而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励和鞭策作用。
开放式的校史文化园是一段历史的浓缩,是襟江成长的缩影。那一座座别具匠心的雕塑为美丽怡人的襟江校园又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为最大化发挥这些校本教育资源的教育效应,该校组织全校师生分批参观,并由经过培训的校史文化讲解员(为该校学生)为师生讲解
塑像背后的故事。师生们漫步于襟江校园,驻足凝视那一尊尊塑像,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由这些无声的雕像所勾连起的襟江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使襟江师生时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增强了师生对襟江的认同感、归属感。
优秀讲解员:金晶、刘煊引、尹浩乘、曹雨苒、叶鑫宇等
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