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文艺》创刊于1961年,经历了从
油印到铅印,再到
胶印及内文双色印刷的变迁;从不定期到定期、双月刊到月刊的发展;从地区内发行到省内发行、全国发行,直至取得国际标准刊号的扩展。杂志内容从最初以演唱材料为主,逐渐转型为综合性文艺刊物。作为省内少数二、三家办得比较好的地市级文学月刊,它不仅在省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还在国内外文艺界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简介
《西江文艺》原为综合性文艺刊物,开始以演唱材料为主,油印,创刊于1961年10月,属
肇庆市文联主办。刊名因当时为
西江专区,故名《西江文艺》。国内标准刊号:CN44--1045/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7978。
2011年1月开始, 《西江文艺》下半月刊和《西江》画报合刊联营,共同打造具有国家统一刊号的新版画报型下半月《西江文艺》。新版画报型《西江文艺》以文化为先导,是一本有思想、有品位的杂志。每期160多页码,全
铜版纸印刷,面向全国发行,以独特的文化视角聚焦都市生活,突出思想内涵,突出人文文化品味,全面报道文化艺术动态,颂扬人间真情和爱心,推广名品、宣传名优、营销名牌。特点:覆盖面广,入户率高,专版更专业,专栏更专注,更受社会各界的喜爱。
历史沿革
《西江文艺》创刊于1961年10月,属
肇庆市文联主办。形式不定,有时八开小报型,有时32开活页型,有时16开杂志型,页码不定,与文联一起同文化局
合署办公,由文化局分工一两个人做文联工作和编辑《西江文艺》。
1972年10月,《西江文艺》正式定型为16开杂志型,不定页码不定刊期,并开始排年号期数和总期数,此时已经有了编辑组,人员是郭东培、肖又喜、廖国光、李玮。负责人郭东培。这些人均系兼职。刊名由
郝鹤君书写。仍是内部交流刊物。
郭东培调走之后,补入王有钦(贺朗)、蒋金潮。蒋金潮为文联专职干部仍为兼职编辑。刊名改由
杨之光书写。
1981年,刊期改为季刊,由蒋金潮负责,有熊诚、谷福成等在编辑组工作过。1982年第一期起称春季号、夏季号、秋季号、冬季号,由蒋金潮任主编,是为第一任主编,但仍为兼职。
1983年第一期起,编辑组改为编辑部,刊物由地区内部发行改为全省发行,仍为季刊,已有
广东省期刊登记证,可在省内销售,年内办有一期增页(8开四版)和第八期增刊式16开一个印张16页,发行量达数万份。
1984年年初,邓丽贤、饶树新调入
肇庆市文联,文联与《西江文艺》的关系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即文联工作人员既做文联工作,又编辑《西江文艺》,《西江文艺》为文联主办的刊物。
1984年冬季号(总第29期)及1985年总第29、30、31、32期由孔均承包发行,发行量约10万册。
1986年第一期起,刊期改为双月刊,年内其中两期(总第35期、37期)由孔均承包发行,发行量约10万册。当年9月谢明调入,成为《西江文艺》第一个专职编辑。
1987年,《西江文艺》前三期。印行2000册。从第四期(总第40期)起,发行范围由全省发行改为全国发行,由中央新闻出版署核发全国期刊证书。
1988年出版四期、(即总第40、41、42、43期),负责人张展超。发行量达40万册。当年2月,丘均、蒋金潮被评聘为《西江文艺》副编审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职称);饶树新、何初树被评聘为编辑(中级职称);谢明、邓丽贤被评聘为助理编辑(初级职称)。3月何初树调入(先调来帮助工作、后正式调入),成为《西江文艺》第二个专职编辑。
1989年共出版6期。前4期(总第45、46期合刊,47、48期合刊)保持发行量40万份。后两期(总第49、50期合刊),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专刊,印2000份。从这期合刊开始,《西江文艺》实行双主编制、即丘均和蒋金潮,丘均是为《西江文艺》第二任主编。
1990年9月,
肇庆市编制委员会下文(肇编办[1990]52号)。本年第一期(总第51期)以后,印行2000册。
1992年第四期起由3个印张48页改为4个印张64页,10月改版。前三期为纯文学,第四期(总第62期)起改为通俗文学版,交由省《珠江》文艺杂志发行部代为发行(经理秦伟麟),发行量达10万册。同月饶树新任主编、何初树任执行副主编、均属兼职。蒋金潮调出、
丘均退休。
钟道宇当月调入,此时饶树新成为《西江文艺》第三任主编,钟道宇为第三位专职编辑。
1993年1月,页码由3个印张48页增加至4个印张64页。7月,从第四期(7月号,总第68期)起,刊期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当年4月何初树担任主编,是为《西江文艺》第四任主编。并被省高评委评定为副编审(高级职称)邓丽贤被评定为编辑(中级职称),饶树新任社长。
1993年12月,领取单位代码证书,号码为:45648950--2 ;是年,被推荐到
上海市举行的全国名牌特色期刊总汇展览和在北京举行的1978--1993年中国报刊业发展成就博览会,在
广州市举行全国通俗文学期刊研讨会介绍了《西江文艺》改版做法、省在
湛江市和
清远市召开的两次主编会议也肯定了《西江文艺》。
1994年2月领取了国际标准刊号,此时起《西江文艺》拥有两个刊号:国内标准刊号:CN44--1045/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7978。
1995年3月号,《西江文艺》出版满100期,举行了一系列庆典活动:召开了座谈会,
中国期刊协会何承伟等为百期题词,出版了百期专刊等。
1997年第三期起由
钟道宇任编辑部副主任,是为第一位编辑部专职管理人员。11月,刊物被评为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系统优秀活动项目奖,并获奖金1000元。
1998年第一期起,页码由4个印张64页增加至5个印张80页。5月钟道宇升任编辑部主任。11月何诗毅、严雪珠被吸收和调入编辑部,何诗毅是为第4位编辑部专职编辑。严雪珠是为第一位做编辑部事务的专职职员。
1999年,《西江文艺》邀请
上海文艺出版社《
故事会》编务人员来
肇庆市举办笔会和何初树作品研讨会。
2000年8月,
钟道宇任副主编,《西江文艺》举办星湖笔会,邀请市内和全省、全国各地的作者30余人参加。笔会的内容是讨论这些作者自己的作品,集体点评,进行编辑与作者、作者与作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另为在《西江文艺》发表的,年内获省期刊优秀作品
三等奖的小说《在苦海里挣扎的女孩》颁奖。
2001年10月,《西江文艺》创刊40周年。
中国文艺网主席周巍峙,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
何承伟,香港作家协会副主席林荫,分别为《西江文艺》题词。在《西江文艺》创刊40周年庆祝会上,文学爱好者60多人欢聚一堂,进行创作交流。《
人民日报》《
南方日报》作了报道。是年,《西江文艺》共出版12期,每期80页约15万字。
2002年,《西江文艺》重点培养本地作者,发表本地作家的作品,读者群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打工族,共出版12期,每期80页。年内,刊发的作品中有2篇(部)获得
广东省第三届期刊优秀作品奖二、
三等奖。5月,何诗毅任《西江文艺》编辑部主任。
2004年7月,举办庆祝《西江文艺》出版200期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作者3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10月,
钟道宇任《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
2009年12月28日,市文联在
肇庆市城区举办《西江文艺》特刊《西江潮》创刊首发仪式,用
铜版纸精美印制的创刊号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肇庆文艺界有关人士出席首发仪式,对时尚专刊《西江潮》成功创刊表示祝贺,并向市图书馆、
端州区图书馆等单位赠送《西江潮》创刊号。作为有着50年历史的《西江文艺》的随刊赠阅特刊《西江潮》以其贴近都市生活、解读时尚要素、传播
岭南文化的风格定位,在推动肇庆乃至整个岭南文化的蓬勃发展和传播将起到辐射作用。
2010年12月,
东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命陈炳文同志为《西江文艺》总编辑。为贯彻落实文化强市战略,进一步整合资源,改革创新, 推动《西江文艺》进一步发展。
2011年1月开始, 《西江文艺》下半月刊和《西江》画报合刊联营,共同打造具有国家统一刊号的新版画报型下半月《西江文艺》。新版画报型《西江文艺》强化其文化使者和城市名片的独特功能和作用,与广播电视、报纸一道承担起文化育人、传播文明、宣传
肇庆市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