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吴楚柏举之战,
孙武率领的吴军,有一路就是从这里经过前去攻楚的。大悟双桥镇,早在
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村落。古镇形态较为紧凑,西侧北依界山,东侧面向环水。历史镇区从南北朝时期北端石桥附近起始建设,沿界山下古驿道与环水之间南北方向主街逐步向南端石桥发展。由于双桥镇地处
孝昌县小河镇与大悟县三里城之间,河穿过双桥镇,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所以形成集市,并有农历双日为集的习俗。双桥镇亦由此慢慢形成商贸为主的集镇,那时,古镇盛产木材、染布、米粮,吸引南来北往的客商。两边临街店铺林立,曾是一条发达的商业街。
双桥街街道长约350米,宽约5米,由主街向河滩延伸出三条宅间巷道,形成“E”字形骨架。街道两边多为店宅街屋,古镇的街道,由青色的石板铺成;街道两侧的房屋,亦住亦商。街道石条上,留下了很深却十分光滑的辙印,可以想见当年独轮车“吱呦吱呦”碾过街面的繁忙景象。从南向北游走,残败城门尚存,石门坎和石板路上,车辙凹凸,光滑亮,百家老店
清一色的两层楼阁,古门古窗、石柱石墩,雕梁画栋,简瓦青墙,条石院落,几进几重老屋相连,不时可见久远的老字号招牌,但如今的双桥镇,失去了往日的地位,逐渐冷落寂寞起来。
古镇的中心,还有一幢建于清未
光绪年间,带有巴罗克风格的基督教堂,当地人把它叫做“洋房子”。古镇信教者颇多,教堂是当时居民一个主要聚会场所。
在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著名的
双桥镇大捷也发生在此。1931年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双桥歼敌第34师,俘师长
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缴获长短枪2000余支,各种炮14门,取得了著名的双桥镇大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还陈列着一张记录了当年鄂豫皖红军活捉
中国国民党师长岳维竣的剧照,记录的事件就发生在双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