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迪村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下辖村
下迪村,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古称清源城,据《左传·僖公十八年》记载,晋孝公曾在此地建立清源城,距今已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封建时代曾设下迪镇,中华民国更名为下迪村。
地理环境
下迪村位于稷山县城西20华里处108国道北,北依古上迪黄土高崖,南临滔滔汾河,东邻富乐村,西靠和合村,全村有9个居民组,985户,4338口人,党员90名,占地面积7620亩,其中耕地3250亩。上世纪60年代末,因汾水泛滥殃及村庄,该村村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同和合村、姚家庄村、马家巷村、西薛村村民进行了村落迁移、重建家园的基建工程,经历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旧貌变新颜,如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文化
清源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远在上古时期,河槽地带是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沼泽地。勤劳的华夏民族繁衍于黄河流域汾水堤畔,定居于黄土高原的河谷处,后稷教民稼穑农耕于此,留下传统美德。随着自然界的变化,人们逐水而居,向周围扩散耕种,因居住集中,离耕地较远,渐渐形成了诸多自然村落。
水是生命之源,哪里水多条件好,哪里居住的人就多。清源城土地肥沃,便在这一带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自然村。据下迪村村名简介碑记载:“晋孝公建清源城于此。”清源城旧址建于古上迪,即古城,现侯西铁路线南,西有城埠一角依旧,长约20余米,宽约3米。后因汾河下退,人们逐渐向南定居于晋陕官道两旁,街道呈东西走向,素有“下迪街两头翘,中间有个稷王庙”的传说。
周围城埠封闭甚严,文物古迹颇多,既有繁华的五门,又有众多的庙宇。五门即北门、南门、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庙宇自东向西有龙王庙、石牌楼、三关庙;东门有“阳平的舞台,宁翟的钟,下迪的东门赛过京”之美誉。其他建筑按八卦方位,西北有玉皇阁,北有稷王庙,东有龙王庙,南有火神庙。漫长的远古时期,汾水流域洪水泛滥,风沙蔽日,给人民制造很多灾难,为了消灾免难,先人们依据五行生克原理,把火神当做自己的保护神。每年正月二十九,是清源的传统节日,十里八方百姓,都来这里进香朝拜,以贺神功。南有小南门、大南门之分,东南火神庙东有文昌阁,耸立在清源城地。
清源城,街南街北大路小巷门庭若市,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城中还有热闹的夜市和早市,稷王庙院是城中的娱乐场所,那里有戏剧杂技和武术表演,远近四方商人,都在这里汇集,买卖货物。小年夜是清源城一年中最大的古集会,市场非常活跃,经济尤为发达。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三元里人民抗英,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市(称天京),捻军(公元1853年~1868年),一部分人北上。1867年(清同治六年)冬,西捻军在张宗禹的率领下,由陕西省河北省进行战略转移,从吉县小船窝东渡黄河南下,经河津市稷山县,农历十一月二十三,占领阳史、西薛、下迪、南阳市等村,因为清军围追堵截,只停留了一夜,急行东去。捻军沿路杀富济贫、开仓放粮,一些富豪商家闻风丧胆,东躲西藏,将财产纷纷向翟店转移。清源城内庙巷、张家巷的富商也被斗了出来,他们无处藏身,都辗转南移,越过汾河翟店镇,时值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1861年)与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清源城的经济一天天衰落下来,时有“倒了下迪镇,富了翟店镇”之说。
民国初年,下迪镇更名为下迪村,日寇侵华与阎锡山二战区时期,下迪建过编村、治村。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掌握政权,下迪村则成为管辖河槽12个自然村的办公中心(公社所在地)。农业学大寨期间,清源城残留的土城墙全部被铲除。改革开放后,公社改为乡,办公地址仍在下迪村。本世纪初,撤乡并镇,下迪乡所辖的12个自然村,均归属稷峰镇管辖。下迪村仍是一个有四五千口人的大村。上世纪90年代初,为活跃经济,重新立有逢五、逢九等集会。
清源城文化十分繁荣,戏曲堪称精致,以家戏而著称方圆数十里,戏曲盛行于明末清初。每年的正月二十九,是清源古城人民的传统节日,当日的文艺会演有鼓车、高跷、抬阁、戏剧、武术等表演,百花齐放,竞相斗艳。既有古老的神话传奇人物,又有吉祥物艺术品,同时还有逗人的滑稽小品等。
清源城文艺会演古时分10桌:一为东祥桌,二为雍和桌,三为挹(yi)秀桌,四为朝阳桌,五为三垣桌,六为致和桌,七为坤宁桌,剩余其他桌(迎旭桌、仁和桌、乾一桌)均合称为西三桌,一二三桌合称为东三桌。
现由于村落迁移,原先的文艺组织随之发生了变化,文艺会演今分为8个会:永乐会、同乐会、古城会、桃园会、中源会、东兴会、东盛会、东联会,使古老的清源城增添了青春活力。
政治
组织机构
下迪村2012年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联系方式
旅游
下迪村附近有南阳法王庙、稷山稷王庙、丁庄李家大院、稷山大佛寺、稷山三义庙等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文化
政治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