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1888~1955),名荣堂,字行,河南
唐河县人。曾任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信阳道尹兼警备司令、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
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淮阳区)专员、
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交通厅厅长。
1905年刘莪青考中秀才,进崇实书院求学。1906年由县选送河南高等大学堂。在
开封市学习期间,因参加打监督的风潮,被关押了两个多月,解回原籍,革掉了秀才。旋入
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参加争焦作煤矿矿权、争浦信铁路路权运动。1909转到河南省优级师范读书,一年后因病休学。1910年应聘任教于南阳宛南公学。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爆发,即驰赴开封参加革命活动。刘莪青与
李心昂、王从周等奉同盟会
河南省分部之命,到豫东发动领导农民革命武装 —仁义会。他们率3万农民军欲攻打开封,因泄密起义失败。刘莪青脱险回
唐河,与李嵩崎等共同组织民军,于1912年1月11日占领源潭镇,以策应湖北革命军北上。不久,宣布
南北议和,刘莪青重去
开封市,正式参加同盟会。1913年同盟会改组为
中国国民党,他当选为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国民党议员。当年冬,国会解散,出走
日本,入读政法专科学校。闻知袁世凯称帝,他立即辍学归国,投入反袁斗争。1917年,去广东参加
护法运动。
1924年,刘莪青任信阳道尹兼警备司令。1925年“五”运动爆发后,共产党人在
信阳市创办了豫南中学,刘莪青兼任校长,共产党员秦君侠任教导主任。刘莪青曾请
黄埔军校一批学员来校任教。北伐期间,刘莪青受命担任国民党
河南省政治总指导,带领一批政治军事工作人员在河南发动民众,组织武装,接迎
国民革命军入豫,策动
樊钟秀的建国军在武胜关截击
吴佩孚的火车。
1927年3月,在
武昌举行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刘莪青被推选为13人主席团成员。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时,刘莪青在武汉支持宋庆龄的声明,站在
左派一边,他因此被
中国国民党右派“清除”出党。他和侄子刘希程于1928年3月返回
唐河县,欲图招募人员拉起武装,未果。后即与刘积学、
李敬斋等赴
上海市闲居。1931年,经于佑任提名,刘莪青任
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同时恢复国民党党籍。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莪青辞去监委职务,出任
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淮阳区)专员。他把大批抗日青年组织起来,进行训练,准备开展游击战争。国民党右派分子以任用“左” 倾分子为罪名告发刘莪青。1939年初,他因此受到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停止其党员权利、撤销职务、“永不叙用”的处分。1944年豫西沦陷,刘莪青避居陕西宝鸡。1949年春,他到
西安市担任西北中学董事长。
西安解放后,返回河南,由郭燕生推荐,参加河南省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工作。在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
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交通厅厅长。1955年病故于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