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州长》是
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70年。
《竞选州长》讲述的是“我”竞选州长整个历程的遭遇。因为“我”的良好的名声在政敌的眼中成了一种阻碍他们走向成功的障碍,就以各种各样的污蔑,诸如:伪证犯、蒙大那的小偷、挖坟盗尸犯、酗酒狂、肮脏的贿赂犯、可恶的行贿者进行中伤,企图让“我”最后身败名裂,而果然“我”也不堪这样的骚扰而自动退出这场无聊的游戏。
《竞选州长》通过“我”在参加一次竞选活动中所遭受到的种种骇人听闻的诬蔑和打击,淋漓尽致地暴露了西方
资产阶级“自由竞选”的黑幕,愤怒地撕下了
美国统治阶级所标榜的“自由”、“民主”的假面具,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
政党及其代表人物的卑劣行迹和丑恶灵魂。同时,《竞选州长》是一部独具艺术特色的作品,是介乎讽刺小品和短篇小说之间的特殊体裁。
内容简介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展开,“我”代表独立党与斯坦华脱·勒·伍福特先生和约翰·特·霍夫曼先生(
美国共和党和
美国民主党)的代表人物一起参加
纽约州州长的竞选。开始,“我”觉得自己有超过这两位先生的显著优点,但心里却像有一股浊流在涌动一样。过几天“我”在阅读报纸时,发现了一篇关于“我”的文章,“我”竟然被指控有伪证罪。“我”当时愕然不已,后来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控起“我”来,给“我”加上了各种各样的罪名,最终使“我”放弃了竞选。
创作背景
1861年,
美国爆发
南北战争至1865年结束,以北部的胜利恢复了国家的统一。此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形成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对内实行
两党制,以民主自由为幌子,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对外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扩张。当时
美国总统选举,各州州长也是由两党竞选而产生,
美国民主党与
美国共和党各自拉拢
选票,不惜重金收买想在竞选中获胜,两党互相攻击,不惜造谣中伤。《竞选州长》反映了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为美国的“民主”描绘了一幅绝妙的讽刺画。
该篇小说发表于
南北战争结束后五年。1865年,战争刚一结束,接替被刺身死的
亚伯拉罕·林肯任总统的
安德鲁·约翰逊就赦免了一部分叛乱的
奴隶主。并荒唐地提出以"平等的原则"接受南方叛乱各州重新加入联邦。与此同时,北方的投机商、南方的奴隶主、臭名昭著的三K党肆虐横行。在美国人民的斗争的压力下,
美国国会通过"重建南部"的法令,并先后公布了黑人公民权法案;颁布了宪法修正案。但是,写在纸上的是一回事,实际行的又是一回事。该作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人物介绍
独立党候选人
从品格上看,独立党候选人是个“正派人”,而从意志品质方面看、他又是个怯懦者。对于竞选对手——一群政治流氓的种种肆无忌惮的诽谤和陷害,竟然束手无策,步步退让,直至退出竞选。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自然是外部的邪恶势力太强、太卑鄙;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独立党候选人本身的一味退让。从一定意义上说,独立党人本身的忍让、怯懦导致了邪恶的猖。
独立党候选人在州长竞选过程中的表现出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在反民主行为面前,被迫承受,毫无办法,这正反映了当时
美国政治的真实一幕,人们在虚伪的民主面前只能暗自磋叹。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资本主义的美国一贯自诩的“民主政治”不过是两大
政党横行霜道、为所欲为的政治;所谓的“自由选举”不过是一出无耻的倾轧、诽谤和陷害的闹剧。独立党候选人是“民主政治”和“自由选举”的牺牲品,他的退出是民主政治的虚伪所致。
“民主政治”是
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自由选举”是“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历来为资产阶级政客们竭力推崇并引以为荣。
美国的
美国民主党和
美国共和党在竞选过程中都无不大加宣扬并信誓旦旦地要为捍卫“民主”“自由”而战直至献身。然而把揭露美国资本主义文明的各个方面作为自己一生创作基本任务的
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却为人们勾画出了民主党和共和党活生生的反民主的一面。短短的四千余字把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客在竞选活动中的丑恶嘴脸和卑鄙行径揭露得淋漓尽致。
当他们执掌的政权受到威胁时、他们再也顾不上什么“民主”“自由”这些好看的面纱,而是极尽其能以求搞垮竞争对手。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三个特征:其一,两党配合密切,充分利用舆论。共和民主两党候选人很清楚报纸等新闻媒体
在竞选中的重大作用,故意混淆视听,轮番在报纸上制造出一个个罪名,强加在独立党候选人身上。其二,打着“人民”、“公众”的旗号,欺骗选民。在对独立党候选人实施诽磅打击的过程中、他们一方面为独立党候选人炮制出种种为民憎恨,能激起公愤的罪名,另一方面则把自己装扮成正人君子、民意的代言人,号召人们不要投独立党人的票。貌似为民请命,实则阴险狡诈。其三,手段狠毒,步步紧逼,直至打垮对手。他们从“揭露”独立党候选人犯“
伪证罪”“小偷”入手,进一步挑动、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采取断然行动”。冲进他家,对他人身及财产进行攻击。最后,他们拿出常人想象不到的“绝妙的”杀手锏,无中生有地揭露独立灾候选人犯有“杀人罪”等四大罪行。这样、独立党候选人终于招架不住,从而提出“退出竞选州长”。
艺术特色
风格
《竞选州长》是一部独具艺术特色的作品,是介乎讽刺小品和短篇小说之间的特殊体裁。小说要刻画人物性格,具有完整的情节,但《竞选州长》并没有着重刻画人物性格,也可以说没有情节,只是一大堆巧妙安排的新闻报道和其间插入的简短评语。从这一方面来说,它像是一篇滑稽故事,或者讽刺性杂文。然而,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讽刺小品,因为它虽然没有着重刻画人物性格,但却又不能说它完全没有表现人物,它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人物“我”的情绪变化和觉醒的过程。
从美学上说,幽默和讽刺属于喜剧。当本质上十分丑恶的事物以故作美好、正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或者相反,当本质上善良的事物以某种与其本质不尽协调的无害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往往产生喜剧性效果——前者常可能表现为具有讽刺性的滑稽可笑,后者则可能表现为幽默、可笑。《竞选州长》就是根据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的原则,并采取夸张手法来造成喜剧效果的。
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的艺术风格在《竞选州长》译文中有着全面的体现,但是其用幽默的风格揭露和讽刺
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作风却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唯一一次。他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作品中,都用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的种种丑恶嘴脸。而且,随着他对美国式”民主“及其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本性的进一步认识,他的艺术风格也由早期的情调轻松的轻幽默转化为后期的讽刺和批判。
叙事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通篇是“我”即独立党候选人的自我独白。小说的情节,就是“我”叙述自己参加竞选的过程。这种由自己叙述不幸遭遇的形式,好似在向公众宣读控诉状,给人们一种真实感,容易唤起人们的愤怒和同情。小说的构思也极其巧妙。在竞选之初,“我”自认为有优越性,因为“声望还好”、而两个对手都是无耻的政客。虽然“我”在最初也意识到同这样的人一起竞选有些不愉快,但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对手之卑鄙无耻完全超乎他的意料,一个正派人被诬蔑为无耻的伪证犯、小偷、舞弊分子和讹诈者,甚至是罪大恶极的杀人放火犯,被迫退出竞选,而任意诬陷别人的恶棍却把自已装扮成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甚至是人民的代言人,取得了竞选的胜利,这样一个正反颠倒的故事,无疑具有极大的讽刺性。加上作者使用了绝妙的“含着哀怨、合着讽刺”(
鲁迅语)的幽默笔法,使这个“恶人告状”的故事,更加显得生动并富有揭露力量,它标志着
马克·吐温的讽刺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与其说他是
美国的幽默小说家,不如说他是社会小说家。《竞选州长》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讽刺
语言上的反讽,是《竞选州长》这篇小说最为出彩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语言的运用,马克·吐温不急不躁,徐徐道来,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将文中的我内心的细微变化和前后反差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文中我看到《新闻报》刊登的关于污蔑我盗窃的报道之后,内心极度恐慌,开始提心吊胆。为了更好地描写这种心理,作者用了个生动的比喻:“正如同你睡觉时拿起床毯子,可总是不放心,生怕里面有条蛇似的。”而对于竞争对手对自己的污蔑,我则把它们比作自己的“头衔”。同样,对于竞争对于对自己的大肆污蔑,作者语言中的反讽特色也越来越明显。当我的竞争对手对我实施最后一击时,手法更是已经卑劣到了令人发指和无以复加的程度了,正如文中写的:“最后,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这样的饱含反讽意味的语言在文中比比皆是,也正是这种特色明显的语言特点才让这篇作品变得脍炙人口。
作为一代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
马克·吐温写作的艺术特色是建筑在对
资本主义的社会百态和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力之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资本主义虚伪、丑恶的灵魂,但通篇看不到作者词义暴露的批判和谩骂;他用违反生活逻辑的“意外”、生动细致的人物形象及其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丰富的
修辞手法、优美丰富的语言含而不露、入木三分地揭开资本主义政界所谓的“民主”“自由”的面纱;既幽默又辛辣,让人在笑声中进行深刻的反思,更显示出了他高超的讽刺技术。
作品影响
《竞选州长》是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广为人知。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
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手写一些有趣的小说,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代表作品有小说《
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
资本主义到
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2006年,
马克·吐温被
美国的权威期刊《
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