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甸子镇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辖镇
五里甸子镇,隶属桓仁满族自治县,地处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与集安市大路镇一岭之分,南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镇隔江相望,西与沙尖子镇接壤,北与二棚甸子镇搭界。辖区面积224.温泉镇。截至2018年末,五里甸子镇户籍人口10718人。
1958年,设五里甸子公社。1984年3月,五里甸子公社改为五里甸子乡。同年11月,五里甸子改名为五里甸子镇。截至2020年6月,五里甸子镇辖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五里甸子村。
2018年,五里甸子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
历史沿革
五里甸子镇历史悠久,据考证,公元前37年,高句丽民族曾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现存瓦房沟遗址仍旧清晰可辨。建县时,属时和保(后为西时和保)。设区时归沙尖子区。民国25年划村时,设五里甸子村,其后一直是村、乡、公社所在地。
1958年,设五里甸子公社。
1984年,撤公社建乡,同年又改乡为镇。1985年11月,改称五里甸子满族朝鲜族镇。1989年更名为五里甸子镇。“一方水土一方人”,青山碧水孕育了五里甸子镇人民勤劳淳朴的民风。在这个以满、汉、朝鲜、蒙古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区上,人们相处和谐融洽,通过团结协作、辛勤耕耘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五里甸子镇是辽宁省本溪市桓仁镇满族自治县的一个下辖镇,位于桓仁东南部的刀尖岭南麓,浑江北岸,距县城78公里,是桓仁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五里甸子镇东与集安市大路乡一岭之分,南与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镇隔江相望,西与沙尖子镇毗邻,北与四平乡搭界。面积224.47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169.84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8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13平方千米,总体呈现“梅县区人”的自然地貌。镇政府驻五里甸子。
五里甸子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大青顶子山坐落在境内的东北端,海拔1093.6米,为境内最高山峰。老黑山海拔804米,奇峻巍峨,气势磅礴,因山峰岩石和土皆黑色,加之从山脚遥望峰顶阴影甚黑而得名。域内最大河流里岔沟河,发源于大青顶子和大西岔山麓,全长22千米,纵贯境内,于五里甸子村注入浑江区。五里甸子镇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达到150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素有辽东“小江南”之称。矿产资源有碳酸钙铁矿铜矿、煤矿等,储量十分丰富。
地形地貌
五里甸子镇境内平均海拔216米,最高点位于桦大青顶子,海拔1093.6米。
气候
五里甸子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温差异明显,四季分明。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27.3℃,年活动积温历年平均值3014.7℃,最多年份达3369.6℃,最少年份在2532.8℃。无霜期年平均156天,最长167天,最短152天。年均日照时数3250小时,年总辐射126.8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27天(一般为3月13日至10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913.1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143.2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659.1毫米。
水文
五里甸子镇境内最大河流里岔沟河,长22千米,发源于桦树甸子大青顶子山麓和三架窝棚大西沟,纵贯境内,流经桦树甸、三架窝棚、大镜沟、腰营、五里甸子、头道河子,注入浑江。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五里甸子镇辖桦树甸子、三架窝棚、大镜沟、五里甸子、老黑山、夹皮沟6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五里甸子镇辖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五里甸子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五里甸子镇辖区总人口1149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44人,城镇化率7.3%。另有流动人口213人。总人口中,男性6023人,占52.4%;女性5471人,占47.6%;14岁以下2191人,占19.1%;15~64岁7645人,占66.5%,65岁以上1658人,占14.4%。总人口中,以满族为主,达7145人,占62%;汉族3702人,占32.2%;另有朝鲜、蒙古、回、锡伯等少数民族。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6.17‰,人口自然增长率-0.17‰。
截至2018年末,五里甸子镇户籍人口1071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五里甸子镇财政总收入943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0万元,比上年增长2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7万元,增值税205万元。
2004年,五里甸子镇社会总收入19059万元,比1994年增长5倍,其中第一产业3232万元,增长8倍;第二产业10107万元,增长6倍;第三产业5720万元,增长1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799元,增长3倍。2004年招商引资1259万元,实现了铁矿、煤矿等资源的开发运营,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高了镇村经济收入。镇村企业的快速发展,牵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五里甸子镇从事商饮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共有584家,集市贸易十分活跃。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00万元,促进了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五里甸子镇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展优质农业,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2004年,播种面积906公顷,产量4243吨,亩产达600元。五里甸子镇经济田种植面积实现534公顷,建立了以老黑山村生姜种植基地和桦树甸子村千亩五味子示范园为主的六个产业示范园区。造林总面积实现4180公顷,其中经济林1567公顷,速生丰产林1520公顷,有板栗树120万株,实现人均“百株栗”,居全县前列;中小药材种植面积1274公顷,其中山地药材931公顷、平地药材343公顷。2004年,五里甸子镇肉牛存栏6511头、猪存栏3872头、羊存栏2000只、鹿存栏255只、家禽10余只,畜牧业收入快速增加。五里甸子镇山林植被覆盖面积达到74%,在全县名列前茅。
农业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基础。五里甸子镇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展优质农业,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播种面积906公顷,产量4243吨,亩产达600元。在稳定农作物的基础上,我镇用工业化理念谋划镇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标准化、特色化的富民产业,逐步形成了市场带产业、基地带农户、支部带协会的科学发展模式,有力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五里甸子镇经济田种植面积实现534公顷,并建立了以老黑山村生姜种植基地和桦树甸子村千亩五味子示范园为主的六个产业示范园区。现有板栗树120万株,超额完成林业“221”工程目标。畜牧业“三个一”工程进展顺利,生态建设不断巩固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采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营造生物堤等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生态绿化,保护山林资源。五里甸子镇山林植被覆盖面积达到74%,在全县名列前茅。五里甸子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调整镇域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2007年发展特色经济作物8010亩,其中发展中小药材3400亩,发展板栗和水果2100亩。五里甸子镇板栗总量达到120万株,药材总亩数达1万亩,实现了人均百株栗、一亩药材、一亩经济田的既定目标。畜牧业快速发展,五里甸子镇黄牛存栏数达到5000头,山羊3000只,家禽达到10万只。坚持工业富镇的发展观点,坚持民营经济为主,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了镇村企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镇白水泥厂由于实施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强化了管理,瞄准了市场的需求,以效益为牵动力,使该厂转亏为盈,全年生产白水泥8000吨,创产值400万元,创利税5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开发了头道河子铁矿,创产值80万元,创利税12万元。五里甸子镇从事商饮服务、交通运输行业的共有800多家,带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万亩绿色通道。五里甸子镇退耕还林1200亩,植树造林总数达到8800亩。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00亩,闸沟修谷坊50多处,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产发展。2007年五里甸子镇全社会总收入实现1.6亿,比上年增长8.7%。企业收入实现10,789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878元,比上年增长10%。财政收入155万元,经济发展形势喜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实施“九五”计划以来,五里甸子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下,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镇域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4年全镇社会总收入19059万元,比1994年增长5倍,其中第一产业3232万元。
2011年,五里甸子镇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生产粮食4448吨,其中玉米3160吨,水稻756吨,大豆15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五味子、平欧榛子、细辛,新栽培五味子600亩,平欧榛子2000亩,细辛200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3836头,出栏3336头;牛饲养量1205头,出栏1105头;羊饲养量1496只;家禽饲养量7.25万羽,出栏7.15万羽。
工业
2011年,五里甸子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1003万元,工业企业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4810万元,比上年增长28.5%。乡镇企业60家,职工1567人,其中工业企业职工240人。
2018年,五里甸子镇有工业企业5个。
支柱产业
辽宁省白水泥厂是五里甸子镇的支柱工业企业,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1998年企业实现成功转制。该厂现有职工90人,平均年产7000吨白水泥,产值近300万元,产品质量好,远销黑龙江省河北省等地,年利润达30余万元。拟通过招商引资渠道扩建年产30万吨黑水泥生产线。另有五里甸子村砖厂和三架窝棚村铜矿两个集体企业,运作良好,效益可观。五里甸子镇以科技为先导智能,以资源为依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镇从事商饮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共有584家,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兴农,生态强镇,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农民增收,镇域经济大发展的好势头。
网络富农
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给百姓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加快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2003年7月,五里甸子镇党委、政府依托农业技术推广站正式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建站当年就帮助农民做成了十几笔网上生意,交易额近百万元,成为全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先进典型。随后的三年,因机构改革、岗位调整等原因,农业信息工作大幅滑坡,一度成为全县信息服务工作的后进乡镇。该镇党委、政府在痛定思痛之后,认真查找原因,确立了用信息化推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信息化的发展思路,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把开展村级信息服务当成头等大事,不断加强镇、村信息站点的软硬件建设,延伸网络终端,为信息服务站配备了专职信息员,6个村也很快建立了信息服务点,确定了兼职信息员,在全镇组建了由村组党小组长、村民组长组成的信息联络员队伍,并要求各村每月上报农民生产经营信息10条以上。在制定信息工作管理考核制度的同时,全镇加大了信息员培训力度,2007年集中培训3次,以村为单位分散培训6次,使全镇的信息员能够熟练掌握微机操作,灵活运用微机查询、发布和下载各类信息。信息站点的建设,为信息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报送量迅速增多,打开了全镇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开展信息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为了让信息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五里甸子镇每个村的信息员和信息联络员经常走访专业户和企业,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他们建立了生产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五里甸子村村民马广福秋收时,急需购买一辆农用车,村信息员于洪洲及时为他在网上发布了购车信息,很快便买到了价格便宜的农用三轮车,解决了秋收难题。在五味子、平欧大榛子和中小药材三大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镇、村信息服务站点充分发挥信息传递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产业广泛采集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发布、下载信息,解决了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2007年初,五里甸子镇出现了五味子、大榛子等苗木紧缺的情况,镇、村信息站点及时上网发布信息,与沈阳市大连市、通化、新宾满族自治县山东省等地的客商很快取得了联系,最终以较低的市场价格,及时购入了五味子苗102万株、细辛苗2170万株、平欧大榛子苗15万株,网上成交额达265万元,解决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秋季,老黑山村的平欧大榛子获得丰收,为了解决销路问题,村里通过本溪农网发布了供货信息,最后以每公斤60元的高价,将5000多公斤的大榛子全部销售出去,实现销售收入30多万元。
商业
2018年,五里甸子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
金融
2011年末,五里甸子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9338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各项贷款余额1730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文化
思想观念
“思想促进发展,思路决定出路”。五里甸子镇牢牢抓住思想解放这个“一号工程”,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真工夫。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3000余人外出到先进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考察学习。通过对照先进、寻找差距,促进干部群众解思想观念得到转变更新。在此基础上,镇领导班子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结合五里甸子镇实际,明确了“一主三化”和“工业强镇、产业富民、科教兴镇、生态立镇”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工业企业和林果药业两个主导产业,为五里甸子镇镇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交通
2011年,五里甸子镇有木通线省级公路过境,路长17千米。
社会
文化艺术
1996年1月,五里甸子镇开通五里甸子有线广播电视站。
2011年末,五里甸子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6个;各类图书室8个,藏书2.3万册。体育场地6处,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有线电视用户2128户,入户率76%。
教育
2011年末,五里甸子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39人,专任教师6人;寄宿制学校1所,在校生540人,专任教师8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五里甸子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门诊部(所)1个;病床18张,固定资产总值11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6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
社会保障
2011年,五里甸子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户,人数30人,支出36480元,月人均101元,比上年增长51%;城市医疗救助51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61人次,共支出1683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2户,人数444人,支出60万元,月人均112元,比上年增长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万人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900人,参保率9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五里甸子镇有邮政局1个,征订报纸、期刊149份(册)。电信企业1家,固定电话用户1662户,电话用户普及率60%;移动电话用户2936户,宽带接入用户300户。五里甸子镇牛
旅游
为境内最高山峰。夹皮沟村因为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每年吸引众多丹青妙手来此作画,被美誉为“画家村”。域内最大河流里岔沟河,发源于大青顶子和大西岔山麓,全长22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五里甸子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0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支柱产业
网络富农
商业
金融
文化
思想观念
交通
社会
文化艺术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