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1962年生,现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助理。2003年获
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特等奖;2005年获全国“
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2011年获集团公司航天功勋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生于1962年出生在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一个航天世家。
教育经历
1980年考入炮兵技术工程学院。
工作经历
1993年开始参与长征二号F火箭的研制与试验。
1999年开始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副总指挥。
2004年2月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
航天生涯
经历过一番军旅生涯锤炼的刘宇,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对航天事业无比的热爱,走进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研究院大门。因为即将从事的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长期艰辛的努力付出,这对于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刘宇是良好的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
长征二号F火箭是一枚有着辉煌成就的“神箭”,在他执掌“帅印”前,已经5次发射,5次圆满成功,并将我国第一名航天员顺利送上太空,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历史性的突破;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队是一支享有极高荣誉的神奇队伍,有着众多闻名中外的“名人”。如何带好这支队伍,如何延续“神箭”的光芒并使之更加璀璨,如何继承前人的辉煌,如何开拓创新等诸多问题,是刘宇上任后面临的最大困难,同时,他还面临着第五次火箭发射飞行期间发现的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另一个难题来自火箭的一个关键产品。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通过遥测数据发现,火箭上的这台产品有异常现象产生,如不加以重视,有可能给火箭发射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准确定位故障原因,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又进行了故障树分析,之后反复进行验证。
作为总指挥的刘宇非常强调团队观念。长二F火箭研制队伍是一个智慧的集体,每一个人都很优秀,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好手。但是
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不是某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成百上千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此,工作中,他注意处理好各有关单位之间和后勤保证等各个职能系统的关系。在试验任务过程中,他也非常注意加强与场区各兄弟发射队及基地间的团结协作。
长征二号F火箭有着很好的设计基础,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和13年研制积累下来的经验加上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让刘宇对长征二号F火箭的第六次飞行充满了信心。刘宇常常说,长征二号F火箭及其研制队伍在前任总指挥
黄春平的精心管理与带领下,打下了很好的根基,火箭质量越来越可靠,研制队伍也日臻成熟。工作中他充分继承了这些有利条件,并在新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认识变化、把握变化、推动变化的能力。
“
新竹市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竹来扶持”。刘宇上任后,他的前任——总指挥黄春平、总设计师
刘竹生等老顾问、老专家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不仅在管理上出谋划策,而且在技术上严格把关。前辈们的扶持和帮助使他很快进入了角色。而他也主动向老专家、老顾问请教,学以致用前辈积累、凝练、经过实践检验固化下来的经验,并活学活用到管理工作中去。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远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刘宇一方面潜心继承老一辈航天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一方面注重在体制、机制、理念和管理上创新,并鼓励研制人员在技术上大胆创新。与用于发射
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相比,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的火箭最大的创新亮点,就是增加了图像测量系统,这是为了便于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真实直观地观测飞行状态,并为可能出现的故障提供工程旁证。早在论证阶段,刘宇就大力支持并鼓励这个创新的方案,并与
刘竹生总师一起从方方面面创造有利条件,确保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他们还深入到承担设计、生产任务的厂所,倾听有关专家的意见,查看质量管理文件,并下车间考察生产流程。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图像测量系统的研制工作才得以快速和扎实地开展。
管理艺术
在工作中,刘宇经常与一线研制人员并肩作战。记得2005年9月初的一个晚上,按照发射场的工艺流程,6点钟要在厂房进行飞船和载荷支架对接工作。为此,刘宇顾不上吃晚饭,就早早地来到了厂房,与大家一起加班。按操作规程,当飞船缓慢地起吊并降至距载荷支架上方300毫米处时,两者才能正式对接。之前,火箭发射队的操作人员要对产品的接面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清洁,确认无疑后,再由专人指挥,将飞船安全地降落在载荷支架上,然后进行包带组件安装等后续工作。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对接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刘宇一直盯在现场,边认真观察显示屏包带加力的
应力变化值,边不时地询问技术状态,平常沉着冷静的脸上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笑容微绽。当钟表的指针指向8点多的时候,对接工作顺利完成,忙碌了一天的刘宇才和大家一起饿着肚子赶回住地。
在管理上,刘宇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提倡张弛有度地工作。不仅有层次、有幅度地明确各级责任,大胆放手让下属开展具体工作,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当下属遇到困难时,他主动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指导他们工作。针对不同阶段研制任务的特点和重点,他重点抓主要矛盾,以点带面,推动研制工作向前开展。为此,他常常和总师及设计人员们在一起,对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记得在2005年3月的一次试验中,做试验的那几天正赶上刮大风,天气非常寒冷。由于试验的需要,研制人员必须兵分两路,同时工作。于是,刘宇与院领导、相关设计师系统人员研讨后,做出统筹安排:一部分设计人员与火箭总装厂生产工人一起在院里进行生产和试验的准备,他与当时任副总师的
荆木春赶往外地某厂联系试验需要的零件。这样院内、院外两条战线同时展开,确保了试验及时而顺利地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刘宇坚持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注意了解和关注具有接口协调关系的系统和单位,提前加以控制并采取措施,努力通过细致的协调工作来保证计划的按时完成和争取更多的研制周期。凭着多年的指挥调度工作中总结出的丰富经验,刘宇经常巧妙地组织试验生产,灵活运用计划流程图等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预测和发现研制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团队观念,是刘宇强调的一种管理理念。他说,长征二号F火箭研制队伍是一个智慧的集体,每一个人都很优秀,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好手。但是
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不是某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成千上百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此,在工作中他注意处理好各有关单位之间,行政、技术、物资、质量、思想政治和后勤保证等各个职能系统的关系。载人航天工程规模大、系统多、协调关系复杂,而发射试验队只是一个临时组织,它由来自多个系统、不同单位的参试人员组成,少则一百余人,多则三四百人,做好系统间、单位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工作对于圆满完成飞行试验任务非常重要。为此,刘宇在执行试验任务过程中非常注意加强与发射场区各兄弟单位及基地间的团结协作,坚持一切从全局出发,一切从试验任务出发,主动配合,积极协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此外,他还倡导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精神,使总体与分系统之间,老专家、老同志与年轻研制人员之间等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使大家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完成研制试验任务,为圆满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