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dizziness)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
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低血压、
药物中毒、
尿毒症、哮喘等。
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头晕伴有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时,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旋转、移动或摇晃。偶尔头晕或体位改变而头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长时间头晕,可能是重病的先兆,应引起重视。
病因常见疾病
多种疾病都可出现头晕的表现,如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外伤、
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贫血、前庭
神经炎、
晕动病等,另外,一些药物中毒或重金属中毒也可引起头晕。
如脑缺血病变、
小脑病变、脑部病变(如颅内肿瘤等)、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
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也会常常感到头晕。
2、耳源性疾病
如局限性
迷路炎、前庭神经炎、
梅尼埃病、阵发性位置性头晕、晕动症、迷路卒中、位置性
眼球震颤等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3、心脑血管病变
如
高血压、
低血压、心动过缓、
心力衰竭、
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等。
4、心脏疾病
心脏停搏、
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室纤颤等心脏病可导致急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头晕、
眼花、胃部不适、晕厥等。
5、血液病
多见于贫血、血黏度高。如有头晕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
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6、代谢性疾病
7、颈椎骨退化
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晕的主要原因。
8、中毒
一般以
药物中毒较为常见。以
链霉素、
新霉素、
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等的中毒为多见。
慢性铅中毒多表现为
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头晕、头痛、失眠、
健忘、乏力、多梦为主要症状,又有体温减低、食欲减退等。
9、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多见于血管抑制性头晕,常因情绪紧张、疼痛、恐惧、出血、天气闷热、疲劳、空腔、失眠等而促发。患者常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时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管抑制性头晕多见于体弱的年轻妇女。
直立性低血压指站立时出现头晕、
眼花、腿软、眩晕,甚至晕厥等,常伴有
无汗症、大小便障碍。
临床表现
检查
对头晕的患者,应详细了解病史和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应做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并适当选做脑脊液检查、头颅或颈椎X射性摄影、心电图、脑电图及颅脑CT扫描等以查出病因。
鉴别诊断
眩晕
是一种运动
幻觉或空间位象体会错误,是患者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是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的失真反映,患者常描述为自身或外界环境出现旋转、翻滚、倾倒或摇摆等感觉,但实际外界环境未动。多由前庭系统疾病引起。常伴有恶心、呕吐、
眼球震颤等。
晕厥
是大脑一过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临床常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持续时间短暂。
治疗原则
预计治疗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原发病。根据不同的病因可进行降压、降脂、止血、抗凝以及手术等疗法进行治疗。在找到病因进行原发病治疗之前,可通过躺下休息、听舒缓的音乐以及按摩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治疗方法
降压药物治疗: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改变生活方式: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
药物治疗:包括血压管理、抗栓治疗、调脂治疗、血糖控制。
手术治疗:脑供血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药物治疗: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
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
运动疗法: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
牵引治疗: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按摩推拿: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
肌肉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
理疗。
手术治疗: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