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鉴人(1875-1948)本名王继先,字鉴人,习惯称谓王鉴人、王裕泰,敬称王大地主,
广陵区头桥镇古桥路人,民国
江都区头桥乡(今扬州广陵头桥镇,原扬州江头桥镇)乡董,乡议长,甲级议员,扬州百年老字号------头桥王裕泰酱园掌柜,民国江都县二学区南四路小学(今
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中心小学)创始人,“
中航集团发动机之父”
吴大观的亲舅舅。
人物生平
头桥乡贤王鉴人先生于清光绪元年乙亥岁(公元1875年),出生于晚清江都县安阜洲益国洲头桥北街(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古桥路)。
据《头桥镇志》、《头桥乡地理历史考》、《漫谈头桥镇集市的变迁》、《王鉴人其人其事》以及头桥乡境现存各姓族谱家乘记载,头桥乡贤王鉴人的故乡扬州头桥乡境,于明代中叶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为江都(今扬州)辖区,头桥镇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镇“
吴桥镇”(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南华村大三圩,大三圩史上原名韦三圩,现名南华三圩组,位于今沿江高等级公路头桥段与头桥主干道通达路交界处西北),这座由古头桥吴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镇”,于清
乾隆四十八年入江水,致使集镇两度搬迁,始定今址,并根据
清代古桥“江洲头桥”(遗址在今扬州头桥镇头桥村)更名为“头桥镇”至今。“
广陵区头桥镇”史上原名“
江都区头桥乡”,这里是王鉴人先生的祖居之地,其祖辈世居扬州头桥乡境沙洲安阜洲(今头桥镇北部地区)数百年
,并在头桥建有宗族
聂氏宗祠,位置在九字圩和“王家团汪”(王府的家族水塘,位于今头桥镇通达北路、长宁路、古桥路、新阜路交界处)之间的祖宅内,这座家祠是当时民国江都县头桥乡知名的建筑物,在“王家团汪”的附近,便是那座
清代古桥“江洲头桥”。头桥乡境在明、清、民国时均为
扬州市(古称
维扬区、江都、邗)的行政辖区,王鉴人先生的祖居地所在沙洲,在明、清时代史称“维扬安阜洲”、“
江都区安阜洲”,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洲为乡,始有“民国江都县头桥乡”的称谓出现,1956年,根据“苏民辛字第27697号”文和国务院“第25次会议”同意,析原“江都县”之一部为“
邗江区”,头桥随属。“邗江县”的县名由时任国务院内政部长的谢觉哉查考
杨坚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后确定并沿用至今。2000年,根据“国函(2000)130号”文,撤销原“邗江县”,批准设立“
扬州市市邗江区”,头桥随属,2011年,经国务院、
江苏省批准,扬州市区行政区划再度调整,析原邗江区之一部入
广陵区,头桥再次随属至今。
故而,王鉴人先生出生的故乡“
头桥镇”,在民国时属当时“
江都区”(“民国江都县”即今“扬州市”,“民国江都县”的县城位于今扬州市中心的“广陵区”一带),便是这个原因。所以,其出生的原“江都县安阜洲益国洲头桥北街”,即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头桥社区古桥路(路北)”。
亲属子女
亲属
妻子为头桥本乡人氏林氏孺人,夫妻二人所在的江洲王氏与江洲林氏家族,均为民国头桥镇知名的大族望户,在旧时乡境社会影响力巨大,王鉴人与林氏生前在故乡头桥共育有四子两女,大多寓居国内各地(含我国台湾省),部分旅居海外。王家的八代排行为“继之以正,厚汝锡祖”。
结合《头桥镇志》、《邗江文史资料》等多部史料文献及王鉴人长子王之鑫亲属传记《我和以莹(平民)的往事回忆录》记载,王鉴人先生的父亲是头桥著名乡贤王风泰(凤泰),母亲头桥
李姓孺人。王鉴人的祖父则是头桥乡贤王立本先生,王立本的母亲则是行载
扬州市《
江都县志》的头桥彭氏孺人,彭氏是王鉴人(
王继先)的曾祖母。
子女
王鉴人先生的几个子女等分别是:长子王之鑫(排老大,王栋云),二子王之钧(排老二),三子王之铭(排老三),长女王之英(排老四)、四子
王之铨(排老五,台湾王量、王公度)和二女王之兰(排老六)。
妻子
据乡境史载,吴大观舅舅王鉴人的妻子(吴老的舅妈),是头桥本乡人氏“林氏孺人”。其家族背景,亦是在头桥乡境非常知名的绅士家庭。
史载,吴大观先生的舅妈“林氏孺人”,与吴老系同村人。舅妈“林氏”出生于晚清
江都区安阜洲长兴洲十圩(今扬州
头桥镇头桥村十圩),“林氏”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嫁入王鉴人家中,从而成为江洲王氏大家族的家庭成员之一。
吴大观在口述自传《我的中国心》中,对这位很有正义感的舅妈“林氏”印像颇深,当其二子(吴大观二表哥王之钧)从
东南大学毕业后选择就业时,舅妈“林氏”斩钉截铁地说:“为官不仁、无官不贪,我家老二不干。”,最后改变了吴老二表哥的就业方向,使他放弃了民国县长之职,而去立法院做了职员。正因舅妈的一身正气,对吴老触动很大,故而,吴大观先生才会在《我的中国心》中口述:“···舅妈的爱憎分明···对我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吴老在该书还口述道:“···连我舅妈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都能深恶痛绝地说出‘为官不仁,无官不贪’的警句。可见,这些官僚是多么不得人心了。···”,这一切也均反映出舅妈林氏,对旧社会官场的深遂洞察。而吴老舅妈“林氏孺人”,之所以对民国旧社会官场内幕非常熟悉,那是因为舅妈的“江洲林氏”家族成员中,多为旧时政界议员,故而,这便是舅妈“林氏”深知旧社会民国官僚不得人心的历史原因。
结合《头桥镇志》等多部乡境史料记载,
吴大观舅妈“林氏孺人”的兄长(舅舅王鉴人的姻兄),是头桥镇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乡绅
林寿庵先生(头桥镇头桥村十圩人)。史载,吴大观先生的舅舅年青时曾“···与姻兄林寿庵儒士游,嗜学甚笃,有志习举···”,然而,最终舅舅“···因需佐父(注:指吴大观外公王风泰)营商,未克遂愿。···”,故没能完成与林寿庵的当年理想。
吴大观先生舅妈的兄长林寿庵与舅舅王鉴人一样,均系热衷教育,关心乡里,泽被后生的著名乡贤,生前对头桥镇尤其是头桥村的教育事业,贡献巨大。故而,多部乡境史料对王鉴人的姻兄林寿庵均有专门描述。据《头桥镇志》等乡境史料明确记载,吴大观舅妈“林氏孺人”的兄长
林寿庵先生,系民国
江都区第三区头桥乡(今
南华村)乡议会乙级议员,史载民国头桥乡议会,共设有甲、乙级议员计18名,其中乙级议员9名,而林寿庵先生位列“头桥乡乙级议员”名单第3位。正因舅妈“林氏孺人”无论其婆家“王氏家族”,还是娘家“林氏家族”的主要成员,在旧时江都县头桥乡均属政商两界上流社会人士,能够切身体会并熟知民国官场的腐败黑暗内幕,故而,这便是吴大观先生的舅妈“林氏”,之所以非常憎恨旧社会的客观历史背景之一。
舅妈“林氏”的兄长
林寿庵先生虽身在民国官场,然而他却洁身自好,热心公益事业,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积极出资办学造福乡民,故而,他在旧时乡境极有口碑,头桥百姓常亲切称他为“林大先生”。据史志记载,林寿庵“···设馆(注:指私塾学馆)于十圩,授徒数百···”,首开吴大观故乡头桥镇头桥村一带庄圩的“···好文风尚···”,许多该村学子此后成为诗人、名医、工程师、教授、副教授等,使头桥村最终身乡境特别能够出人才的村庄之列,以致村域人文“···为全乡各村之冠···”,成为头桥地区远近闻名的“教授村”。
祖产酱园
地方大宝
乡贤王鉴人在故乡
扬州市头桥镇的百年酱园老店---------头桥王裕泰酱园,始建于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其创始人为其父亲王风泰(吴大观先生的亲外公),这家扬州百年老字号位于
广陵区头桥 镇古桥路22号。
这家古酱园是晚清民国时代,头桥乡境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时头桥“季裕茂粮行”、“范家槽坊”、“彭泰和堂”(又称头桥岸顶河房“太和堂”药店,由名医江石溪先生坐堂)等,均为“名闻江洲,誉满开沙”的头桥名店。该酱园曾是5代帝王清宣宗宁,
爱新觉罗·奕詝奕,
爱新觉罗·载淳载淳,清德宗
光绪帝及末代皇帝溥仪治下的
清代扬州市槽酱产业,酱园历经
爱新觉罗·旻宁、
咸丰、
同治、光绪、
宣统,民国的百年风雨,其酱园内所产酱品畅销
大江南北,远达宁、沪、京、津,甚至南洋诸岛,故而,它在旧时头桥镇知名度非常高。酱园酱品由祖传秘方精心腌制,酱工独到,配伍入味,别俱一格,堪称“地方大宝”,其在头桥近代史上的深远意义,远超其自身商品属性。
酱园布局
这家祖传酱园分为两大部分,门市店铺设于头桥镇上人员密集的闹市街区,而生产作坊则设于舅舅家的祖屋“头桥王宅”内。店铺是舅舅酱园的主要营销平台与服务窗口,来单订货,批发零售均由此门市完成。该门市有两间门面,共三进,前后相连,正门处有8块门板,偏左侧布置。门市内连帐房先生在内,共有从业人员5人,其中一名与吴大观先生同圩同姓的
吴姓酱工,后于1949年春,与头桥“罗祥太筛箩店”的另一位人士,团结全镇工友,组成乡境首个工会,参加
渡江战役支前工作,并最终成为县工会负责人之一。
字号由来
该祖传酱园为头桥“王氏家族”积累了大量资金,乡贤王鉴人接掌头桥古酱园后,于民国时期拓业当时酱业发达的民国
江苏省会
镇江市,在市区开办了两家酱园分店“裕和祥酱园”,以利进一步扩大营销 空间,将
扬州酱菜打入江南市场。这三处酱园,其名称字号均表现出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体现雅致寓意,又暗含如意吉祥,兴旺发达,一语双关,琅琅上口,且又质朴清新。
扬州市头桥老店字号,以酱园创史人-------吴大观先生外公姓名中尾字“泰”命名,镇江两处分号,则以扬州老店字号的中间一字“裕”作为首字,以示承继先辈事业并开拓创新。这三处酱园均根据当时
清代扬州常用的《
安乐康平室随笔》商家字号歌,来进行店号取意,该歌具体如下:“顺裕兴隆瑞
永昌,元亨
万利复丰祥。泰和茂盛同
干德,谦吉公仁协鼎光。聚益中通金信义,久
中国恒大美庆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而吴大观先生舅舅王鉴人的这三处酱园名称字号用字,便均在其中。
正因王鉴人祖传酱园老店声名远播,远达南洋,且在头桥镇口头频率较高,加之品牌效应的缘故,因此旧时头桥乡民一提到这家古老酱园字号,即会本能地想起吴大观舅舅王鉴人本人,故而,这便是该酱园老店名称字号“王裕泰”,常被当作王鉴人习惯称谓之一而传承的客观原因。而这家现存于扬州
头桥镇古桥路22号的舅舅酱园老店“王裕泰酱园”,便正是吴老年幼时由帐房先生画
流行性腮腺炎的地方。
王氏府邸
头桥王宅
吴大观舅舅王鉴人在故乡
扬州市头桥镇古桥路的府邸,是头桥乡境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古建筑群“头桥王宅”,该古宅系扬州传统青砖瓦房古民居,建筑形制与风格上带有头桥地方特色。与头桥安帖村四圩“中国雷达之父”
束星北祖宅“束家老宅”,安帖三三组“范氏”(“革命烈士”江上青母亲)祖屋“范氏老宅”;大同村“朱氏宗祠”,“徐庄房”;南华村“周八房”,“骆大圩古宅”等砌筑手法相似,正因砌筑时,因地制宜地结合了当时现有
土木工程条件,并考虑到应对各种天灾等不利因素,且建筑布局合理,施工科学,故而,上述古建筑群都一直保留到解放后,在历次特大水灾中,均承受住了严竣考验。王鉴人的府邸“头桥王宅”所用青砖,质料细密,每块砖石都可用作“刀砖”(
磨刀石),砌筑手法上以“一顺一丁”为主,重视排水,承重墙砖与砖之间,采用糯米汁加
生石灰等材料调制的粘合剂连接固定,其建筑强度,并不亚于水泥沙浆粘合效果。
王鉴人的这栋祖宅,在旧时头桥乡境口头频率较高,因此,“头桥王宅”是当时乡境老人中,一直盛传的“九十九间半,三个大门楼”。正因“头桥王宅”规模宏大,气象森严,故而乡境史载,在过去扬州
江都区(今属
广陵区)长江沙洲各乡中,吴大观先生舅舅王鉴人的“头桥王宅”,与沙头胡屯“金融巨子”胡笔江故居,同时齐名沙洲。
“头桥王宅”同时亦是其祖传酱园的生产作坊所在地,史载,在“王宅”中,产能充足,“···有酱缸百余只···”,于院中排成若干排,无论纵、横、
斜视,均刀切豆腐一般整齐划一,布点均匀,宛似兵阵,列列严整,场面十分壮观。
结合各种史料记载,当年曾来过吴大观舅舅王鉴人府邸“头桥王宅”的人,可谓人山人海,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其中解放后,曾来吴老舅舅“王宅”中数月之久的许多外国人士中,便有友好邻邦“
越南”,派往中国学习深造的越军团级中高级军官,史载当时中越双方军官高级班学员共200人,由一名中方
少将带队,来
头桥镇驻扎,住宿于头桥大同村大坝圩北头(今
广陵区头桥镇大同街一带),在头桥夹江段至长江段的佘家坂江南岸到天伏洲(今
头桥村二十五圩至
九圣村迎江一带),进行野外
测绘学实习,并绘有《头桥地形图》,而中越军官学员当时的课堂,便设于吴大观舅舅王鉴人的府邸“头桥王宅”内。
王宅医院
据
扬州市地方史料《头桥镇志》等乡境文献资料记载,吴大观先生舅舅王鉴人的府邸“头桥王宅”,可称之为新头桥镇各项现代事业,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孵化器,在这座大宅门中,诞生了头桥历史上第一家医药合体的现代医院。
史载,1958年,头桥乡境的“衡山堂”、“太和堂”、魏“太和堂”和魏“天和堂”以及3个联合诊所,在吴大观舅舅王鉴人的“王宅”内,合并组成了一家面向全镇的民办医院。建院初期,这所舅舅家的小医院只有9间瓦房,共设“4科2室1药房”,以中医中药为主。当时药房中的药剂师,多为头桥“衡山堂”等四家药店的技术人员。“衡山堂”原名吴“庆生堂”,堂主是位
吴姓乡贤,1947年,吴“庆生堂”改名为“衡山堂”,在“衡山堂”坐堂悬壶的一位名医,是此后全国统编教材《方剂学》和《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的主编和副主编,这位后来成为教授的头桥乡贤,曾是吴大观先生舅舅家中医院里,始建时的医疗技术骨干之一。而“衡山堂”的主管,则于1958年建院时,出任了舅舅家中医院的首任院长。“太和堂”位于头桥古镇的岸顶河房,又名“彭泰和堂”,曾在该药店中坐堂悬壶济世的一位名医,便是
头桥范氏孺人的丈夫
扬州市著名医师江石溪先生(江上青烈士之父,江泽民、江泽慧祖父)。该堂于1958年并入吴老舅舅“王大地主”家中医院后,亦是该院的主要技术支撑与医药智囊。
王鉴人家中的医院,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壮大,现以成为一家拥有现代化专业医疗设备,并且高楼林立的
公立医院。王家的医院史上搬过三次院址,1963年第一次搬迁时,该院迁至头桥老“范家祠堂”一带,6年后,开始了第二次搬迁,将院址改设于王鉴人家斜对面,医疗条件有所提升,相关用房增至27间,1986年,这家医院原地扩建,并新建了符合当时标准的门诊大楼,这才初具规模。上世纪90年代,因
头桥镇集镇现代化建设需要,故而,这家始建于王鉴人家中的医院进行了第三次搬迁,被整体迁至头桥镇交通主干道朝阳路99号,规模也翻了若干倍,并与
扬州市内几家大型医院结对挂勾,走上快速发展轨道,使该院有幸成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扬州地区医学合作项目的分支合作单位之一。
王家团汪
乡贤王鉴人府邸“头桥王宅”的宅后,有一口旧时扬州头桥乡境非常著名的家族
池塘--“王家团汪”(位于今头桥古桥路、通达路、长宁路交界处),结合乡境多部史料文献及知情老人回忆录,“王家团汪”是个“···小桥流水,恬静幽雅···”的“···宅后藕塘···”,塘西有翘板(即伸入水面的短木板,搁在木桩上,供人抬水行走),是吴大观舅舅王鉴人的“王氏家族”族人及附近九字圩亲友居民的主要生产生活用水来源。
“团汪”是头桥乡境口语中,对“圆形河塘”的俗称,旧时私人拥有的河塘,则称作“家汪”,故而,“王家团汪”由此得名,即为吴大观先生母系一族“江洲王氏大家族”专用“圆水塘”之意。乡境史载:“···头桥乡境始由两块
大洲(安阜洲、九帖洲)···组合,周围大部环江···”,“原始江套圈入围内···,形成较大河塘,宽长而深,近似小湖···”,“···依稀可辨原始江套旧痕···”,因此,吴大观先生幼时在老家
头桥镇,与母抬水的舅舅家族池塘“王家团汪”,便是头桥沙洲古江套自然形成的原始汪塘,后经百年来头桥“王氏家族”人工修筑,故而才渐成圆形河塘。
“王家团汪”是个很大的荷花池,塘内所植大多为主产“莲子”与“荷叶”的“红花藕”,红花藕水灵鲜绿的荷叶清香淡雅,控油防潮,折叠自如,不脆不裂,因此,常被当作舅舅酱园内散装酱食的包装之用。旧时红花藕以大户人家池塘中居多,故而,史载“···栽藕成塘,旧时,多富家···”。每到时令季节,舅舅家族水 塘“王家团汪”内便会有花红藕白荷叶青的“红花藕”,在习习微风之下,清香四溢地生长于波光芦影的水中央。舅舅家盛开着荷花的池塘,每当雨季,便如水面含烟一般空灵飘逸,雨中观荷的自然景观,令人陶然欲醉。当年清风烟雨下的花藕荷叶非常旷世雅致,颇有乡贤诗句“捧珠托露玲珑,推盘洒玉叮咚”的如画意境,舅舅府后有一条蜿蜒于花草之间的小径直达塘边,“菱
红荷绿池塘俏”的花香时节,常使清香盈院,令人神清气爽。舅舅家宅旁烟雨
荷塘,清丽流韵的水乡风光,浓缩了头桥古镇“秦之武陵源”的自然之秀,而在“王家团汪”不远之处,便是延承昔日“古吴家桥”悠久历史,见证了“头桥镇”诞生的那座
清代古桥--“江洲头桥”。
“王家团汪”在数百年间,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迁,上世纪1988年秋,随着头桥集镇建设的不断推进,早以历经岁月消磨与沧海桑田变化,日渐干涸而失去饮用水功能的昔日“王家团汪”,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被建成了当时
扬州市邗江北洲片一带诸乡中,第一家首屈一指的大型商场,并于此后的若干年中,先后成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商场、银行、火锅城、大酒店···,而如今,这个吴大观先生昔日与母抬水的儿时家族水塘“王家团汪”故址之上,以是一家乡境知名的现代化超市,成为当代头桥市民每天推着购物车,休闲消费的地方。
生前贡献
热心教育
吴大观舅舅王鉴人在民国
江都区头桥乡因是名门望族,且乐善好施,宽厚待人,关心乡里,造福桑梓,惠泽后世子孙,故而乡贤王鉴人一家在当时非常响名,头桥百姓皆对舅舅颇有口碑,甚至民国大总统亦亲赠牌匾“博济为怀”,以示厚褒“王氏家族”高尚家风。所以,头桥乡境多部史料,均对这位当年扬州头桥镇最著名的乡贤,有着大量的记载,特别是对舅舅的酱园、小学、出生地、祖宅祠堂、妻子子女、社会贡献、职务等级等各方面,均进行了专篇描述。王鉴人先生在头桥常以乐善好施著称,生前有过很多善举,头桥 百姓对此均有口皆碑。民国八年已未岁(公元1919年4月4日),王鉴人与其姨侄陈养年在“教育兴镇”理念的思路下,于头桥镇都天庙观音庵(阁),创办了乡境第一家小学---------
江都区二学区南四路小学(今
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中心小学),“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与五表哥王之(台湾王量)、“中国著名农机专家”
余友泰都是这所舅舅小学里的早期学子。余友泰先生与同为头桥乡贤的吴大观先生,系小学同学与幼时好友,余友泰与吴大观这两位昔日头桥小学与
江苏省扬州中学时的校友,在
哈尔滨市聚会时,曾“···叙谈舒畅,怀念家乡···”。1931-1937年,吴大观在扬州舅舅头桥乡贤王鉴人的资助下,进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学习,为这位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元老,能够成长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奠定了基础。王鉴人创办的头桥小学历史以近百年,此后又从该小学中衍生出了头桥幼儿园,这些学校为故乡头桥造就了大批的教育家、工程师、将军、诗人、学者等新一代的头桥乡贤,对头桥近现代教育史影响非常深远。
救灾济民
结合《头桥镇志》、《邗江文史资料》等有关记载,王鉴人先生生前非常热心于家乡头桥镇的农林、水利、交通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生前为故乡购置柴油动力抽水机械,并修桥铺路,造涵立闸,为家乡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国二十年岁次辛未(公元1931年),长江淮河发生了特大水灾,乡贤王鉴人的故乡头桥沙洲全境受灾,据乡境史料文献记载,当时在今头桥镇集镇核心区(头桥社区)及头桥沿江村庄(安帖村、九圣村)等乡境各地,组织开展捐资、募款、救济、赈灾工作的主要头桥乡贤人员中,便包括了吴大观(吴蔚升)的舅舅王鉴人(王继先)、亲戚陈养年,束星北的父亲
束日璐、
伯父束日琯,以及乡贤鄂森和他的父亲鄂锦波等头桥乡境著名人士,他们分别在故乡头桥集镇、安帖四圩、安帖朱家大桥、九圣鄂家码头等乡境地,通过多种方式救济故乡头桥的父老乡亲,所以,这在《头桥镇志》上均有明确记载,至今许多头桥老人都对王鉴人等头桥乡贤们当年救灾的义举感恩戴德。
传说典故
吴大观舅舅王鉴人在旧时民国头桥乡境社会知名度较高,故而,关于舅舅王氏家族之所以成其为地主的传说典故,至今仍在乡境民间口口相传,比较著名的传说主要有“宝缸献金说”和“白马饮缸说”,具体分别如下:
宝缸献金
吴大观舅舅的头桥“王氏一族”家屋外,曾有一口神秘的
清代大缸,某日,这口宝缸犹如“聚宝盆”般,忽现大量金银财宝,于是王家人一夜成富,那口出金宝缸,则继续留在家门外河岸上,家主几代人都没肯轻率地挪动那口发财宝缸,每年均择吉日烧香祈拜,这口神秘古缸于是便这样一直保留到解放后,而舅舅作为王家的传人,自然因此受益,成为头桥乡境知名的大地主。而关于这口宝缸的来历,据传说它原是口古茅缸,因旧时一群强盗抢到一袋元宝,被官兵尾随追捕,慌乱中路过王家门口,情急之下将金银丢进缸中隐藏,以便日后来取,岂知盗匪因拒捕尽数被官兵捕杀,于是这笔银子既无人知晓也无人取出,不久,王家主人刚好无意中在缸中捞出元宝,从此该古缸便源源不断出金吐银,皆因王家平时从善为民,而终得上天好报,古缸变作了“出金宝盆”。
白马饮缸
吴大观先生的舅舅所在的头桥“王氏一族”家中,有一口神奇的大水缸,这口缸中的水永远装不满,每天去“王家团汪”中打水倒进缸里,看上去满满的,但第二天,满缸水就会突然神秘地不翼而飞,每天均是如此,缸体完好无损,家中也无人用过此缸之水,但水却天天一滴不剩。为解释缸中之水为何会天天离奇消失,于是舅舅便每天日夜伏守,以探究竟。然而最终却总是在不经意的眨眼瞬间,刚才还满缸之水,忽然就不见了。虽未找到原因,但舅舅却总结出水每天消失均在夜间,于是,舅舅于缸边蹲守几夜,却仍无收获,似有人在暗中盯着舅舅一般,总在舅舅候了一夜,以为不会再现古怪而刚一转身之际,水便又突然没了。最终舅舅连熬几晚,实在困乏,便趴缸沿小憩,朦胧间忽听有动静而惊醒,发现有白影一晃而过,缸中仅剩半缸水仍在晃荡,缸周有不明显的奇怪兽足脚印。于是,舅舅改为在暗处躲藏,终于在夜黑风高之际,忽见一匹白马飘然而至,伸头饮水,缸中百十斤水如风卷残云,顷刻被吸走,舅舅立即从暗处冲出,迅速用裤子猛套马头,白马忽消失,化入地下,那口水缸一周顿时宝光四射,最终舅舅立即在水缸周边动手开挖,后来挖出大量金银财宝,于是很快一夜成富,而这其实都是上天对王家平时从善为民的奖赏。
传说点评
上述两则犹如神话般的关于舅舅的民间传说,以“宝缸献金说”最为流行,而这些晚清民国时代的传说典故,之所以能够在头桥民间口口相传,充分体现出常以乐善好施著称的舅舅“王大地主”,在旧时头桥乡民中,一以贯之的传奇性和大家对这位著名乡贤的膜拜心理。当然传说总是虚妄的,只是头桥民间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不是信史。而现实历史中,舅舅之所以能成为大地主,皆得益于其父亲(吴大观的亲外公)的祖传酱园,所积累的大量
物质财富,被舅舅发扬光大的结果。乡境史料记载,吴老外公原本从事骡脚行(运输业),后因洲圩豆麦丰产,水运发达,遂转营槽酱,这才奠定了舅舅继承祖产,成为大地主的物质基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