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继美,男,
汉族,传统玩具(郯城木旋玩具)传承人,非遗传承人61岁的樊继美是樊氏家族的第21代。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
人物经历
郯城县
港上镇樊埝村是誉满全国的木镟玩具之乡。这里出产的木镟玩具精巧别致,图案新颖,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生动传奇,乡土气息浓郁。
郯城木旋玩具源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郯城木旋制品自创始以来,一直以樊埝村为中心,世代相传,共传至第十九代,并且历代都有传承比较典型的人物,对木旋制品进行不断创新。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郯城木旋玩具以村民樊继美为代表,生产京剧脸谱、木偶人等。同时,在樊继美的带领下,木镟玩具的制作完成了由手工向机器生产的方向转变。
木旋是童年必学的“农活儿”
说起樊继美,首先要说的便是他所生活的樊埝村。25日,采访中的樊继美一开始便向记者娓娓谈起了
樊埝村的古老传说。
相传,樊氏始祖樊木从江苏赣榆逃荒行至
沂水县河畔,在城西30里的
沂河东岸落户。因迫于生计,便拜邻村木匠徐某为师学艺。他很快精通了各种技艺,成为一名出色的木匠。樊木心灵手巧,他根据手拉皮带使钻头转动的原理,制成了简易旋车。开始制作刀把、花棒锤一类简易的玩具。后来,樊木逐渐摸索出一套制作木镟玩具的技艺。晚年他把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孙,就这样世代相传了下来。
樊木当年落户的地方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樊埝村”。几百年来,子子孙孙在其前辈的言传身教中,做出各种刀把等
大宗商品以及花篮、
瑶族长鼓、
花枪、高低棒人等玩具,拿到集市、庙会等热闹的地方售卖,以补贴家用。
出生在樊埝村的孩子,都是从童年起便开始跟着父母学这门手艺。樊埝村人多地少,光靠种地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因此做木旋玩具的手艺被樊埝村人当作了一项农活儿。村上几乎家家都有“旋车”,村民们平时务农,入冬以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1950年出生的樊继美和村里其他孩子一起,从六七岁时便开始帮着父母,像学种麦、种花生等农活儿一样,学做木旋玩具。在多年的制作中,樊继美逐渐的掌握了木旋玩具的制作流程。
由手工向机械的变革
1970年,樊继美参军到了部队,一直到1977年,在部队里的樊继美没有机会再接触木旋玩具。1977年,樊继美从部队退伍。回到村里以后,他又在自己家里生产木制的玩具,如虎头槌、燕车、高低棒棒人等。只是,当时樊埝村制作木旋玩具都是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小打小闹,产量不大。
随着社会对
郯城县木镟玩具这种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视,1985年,
樊埝村成立了“木旋制品研究开发中心”,由樊继美负责,专门进行木旋制品的研制开发。紧接着,懂技术的樊继美被请到刚成立的乡工艺礼品厂担任厂长。
樊继美说,当时,做木旋玩具主要是靠“旋车”,而村里用来制作木旋制品的“旋车”一直沿用古老的手工式,费时费力。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樊继美的带领下,工艺礼品厂开展了一次以引进新技术为主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研发出自动的“旋车”机器,使木旋玩具由手工向机器生产的方向转变,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樊继美发现原来使用的颜料质量太差,而且拿在手里把玩时,颜色会粘在手上,经过试验,樊继美选择了用油漆来上色,这样颜色既亮丽,又不会掉色,保存的时间也长,使木旋玩具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
郯城木旋名气传国外
樊继美说,生产工具的改进使
樊埝村的木旋玩具进入生产高峰时期,当时的樊埝村“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
郯城县木旋玩具的名气越传越远,经常有国内外的客户拿着样本到厂里让他们加工。他们根据样本上国外市场上的一些产品,再根据国内市场需要的东西,开始琢磨、设计符合不同国家、地方人们喜好的木旋玩具,如穿着
和服的“日本娃娃”、
圣诞老人、胡桃人等。
在1989年的一次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他们的玩具引起了大量客商的兴趣,其中有一个
美国客商看中了他们的玩具,仅那一次厂里就顺利的拿到了300万元的定单。
但是,由于当时正处于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度阶段,工艺礼品厂渐渐走入困境。1991年,樊继美无奈地离开了厂子。
回家后,不甘心放弃的樊继美又开始在家里筹备生产木旋玩具,设计了一些如京剧脸谱、木偶人、西游记人物等现代样式的木旋玩具。2003年,樊继美带这自己的木镟玩具参加青岛啤酒节,在这次的啤酒节上,他的玩具被抢购一空,卖的非常的“火” 。
在挖掘保护老产品的基础上,樊继美不断创新,开发新品种,拓宽了销路,使木旋制品销往
日本、
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小利薄渐被村人摒弃
樊继美告诉记者,其实制作木旋玩具不是什么尖端的高难技术,它只是一个小玩意儿,一学就会。用废弃的杨、柳木块为原料,在机床上旋出各部分形状以后,进行组装,然后根据需要上四五遍颜色即可,男女老幼都能动手制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大批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塑料、电子玩具逐步取代了木旋玩具,木旋玩具几乎淡出了市场。在当地各大商场的柜台上,很难找到一件传统的木镟玩具。由于效益等原因,愿意从事木旋玩具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不少人把眼光挪向外出经商或打工上,即使从事木旋制作的人,也大多把精力放在做实用简单、效益快的刀把、锅把等各种日常生活用上了。
木旋玩具、尤其是传统木镟玩具的品种也越来越少,樊继美告诉记者,原来村里各种各样的木旋玩具大约得一二百种,而现在除了他,村里其他人能做出来的也就十几种而已了。樊继美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合适的人跑木旋玩具的销售市场,樊埝村的人多是“守株待兔”般地在家里等待远方的客户上门订货。
樊继美告诉记者,这个问题也已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现在从县里到市里,都非常重视木旋制品的的生产和发展保护工作,社会各界都在最大限度地努力保护好传统作品,并不断开发具有民间民俗特色的新产品。
所获荣誉
2016年6月,被
山东省文化厅评为2015年度非遗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
评审意见
樊继美,幼年时受祖辈和家庭熏陶,自懂事起就帮助家庭学习制作玩具,常跟随村人带着自家制作的木旋玩具去各地赶庙会摆地摊。成年后,师从其父樊再声系统学习木旋玩具制作技艺;退伍后从拾技艺,在全面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作品风格强烈,参加多个展览,所取得的成绩受到社会关注,获得多项荣誉。积极开展授徒活动,徒弟中已有多人能够独立制作,并取得成绩。樊继美的传承谱系清晰,作品形式多样,技艺全面,制作精湛,业绩突出,传承能力较强,在当地拥较高的知名度,符合申报条件,同意推荐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