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埝村
樊埝村
樊埝村位于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北端,北、西依沂河,东临花马公路。村内现有1587户,12588人,总面积3560亩,耕地面积1584亩。该村风光秀丽,著名景点包括樊埝小学千年银杏树和沂河风光。
概况
村民姓氏以樊姓为主,另有郑、杨、葛姓,多数村民以传统木旋加工业为主,现有加工机床600余台,从业人员达到2000余台,是全国闻名的木旋加工专业村和生产基地,产品分为八大系列,200余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村建于明成化年间,因樊姓于此沂河堰旁建村,故明樊堰,后演变为樊堰。
该村是县级文明村,县级经济强村,村内有四纵四横共八条主要街道。2002年4月,对村主要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
樊埝村的邻村
北面:高大村(胜利镇)
南面:刘桥村、前埝村、王桥村、付桥村
东面:颜湖村、停庙村
西面:王滩头(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炉上村(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村内企业
化工厂、农具厂、塑料加工厂、玩具厂等。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高粱、玉米、花生、水稻等粮食作物及马铃薯、红薯、山牛蒡、白菜、花菜等各色菜蔬。
民间工艺
郯城县樊埝村,是山东省木制玩具的发源地。樊埝木制玩具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美术品,以其丰富的题材、精巧的设计、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而久负盛名,享誉海外。被誉为“木制玩具之乡”。
樊埝木制玩具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当时樊氏祖先樊木从吕城逃荒至郯城,于城西30里的沂河东岸落户。因迫于生计,便拜邻村木匠徐某为师学艺。他很快精通了各种技艺,成为一名出色的木匠。他发明了简易旋车。起初旋制一些刀把之类的日用生活品,后来{TodayHot}受民间小泥人筒车等玩具的启发,开始旋制哗啦棒槌一类的构造简单的木制玩具。那时樊木生有二子,长子樊坤又生九子。樊氏便有九房分支在这里繁衍、发展。子子孙孙在其前辈的言传身教又经过不断研制创新,木制玩具的品种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樊木当年落户的地方逐渐发展成为大村庄,因樊姓居多,且又紧靠沂河东埝,故名“樊埝村”。如今樊埝村6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
木制玩具的取材,一般选用木质松软、柔韧、色白的杨柳木为原料。
近年来,樊埝木制玩具的制作使用了电动旋车。樊埝村30多名能工巧匠成立了“郯城县樊埝木制玩具设计创制中心”,共同切磋技艺,花样不断翻新。在广大农村,春节前后的集市上,都有一个展销各种木制玩具的专市,产品不仅畅销北京市南京市广州市西安市青海省等地,还远销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东南亚和西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郯城木镟工艺源于明朝成化年间,主产地位于誉满全国的木制玩具之乡——港上镇樊埝村,创始人为樊氏祖先樊木。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木镟工艺品以玩具为主,采用杨、柳、梧桐等软质木材原料,以象征吉祥如意为主题的手工绘图,如棒棒人、老和尚、推花车、大龙刀、梅花枪、花篮、宝剑、压水枪等。日常用品有:衣架、烟嘴、门帘、窗帘、笔筒、首饰盒、花瓶、画轴等。各种木镟工艺品精巧别致,图案新颖,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生动传奇,乡土气息浓郁。在图案的设计上,集天地大自然之美,兼人间美好向往之胜。如“天女散花”、“八仙过海”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愿望。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呈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发。既有儿童喜爱的花纹,又有成人视为吉祥如意的龙凤图案。其中的燕车,上乘一木人,儿童推动木车,木人受转动车轮的牵引,而能手敲锣,脚打鼓,富有生活情趣,颇能启迪儿童心智。再如各种高低棒棒人造型简练,身着花衣,面部为木质本色,用墨线开脸,头可摇动,各具神态。胡椒碾子更是工艺精巧、设计科学,体现了民间艺人巧夺天工的艺术才华。这些民族风物浓厚、技术精湛,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用户和一些名人专家的赞赏,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存放了高低棒棒人。中央工艺美术展览馆存放有多种样品。产品销往美、日、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概况
樊埝村的邻村
村内企业
主要农作物
民间工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