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寺塔
天寿寺塔
天寿寺大圣塔位于安徽省广德县城迎春街北侧。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寿寺大圣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天寿寺创建于唐朝天佑年间(905年左右),塔随寺名,故称天寿寺大圣宝塔。
历史沿革
天寿寺又名开化寺,位于安徽省广德市桃州镇内东大街北侧,
创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5-907年),由法苑禅师筹建,原名通天寺(赵匡胤赵光义亲题赐名)。
天寿寺塔初建五层。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为火焚。
宋建中靖国(1101年)时改为开化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知州何凤起募民募捐修塔达五年后改为天寿寺。
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级浮屠,体形高大,属江南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挑檐窜角,角悬风铃,高31.34米。
明万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两次修。
光绪26年(1900年)毁于火,仅存砖砌塔体。
1983年10月,发现一“地宫”。“地宫”为砖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边长32厘米。宫内有石碑一块,刻记塔之渊源。
1986年重修。复修后的大圣宝塔基本保持了原来特点,七级六面,六角飞檐,铁链式塔顶,总计高42.8米,塔基面积46平方米。
嘉靖年间在寺内设“僧正司”,是当时苏浙皖一带颇有名声的古刹,暮鼓城钟,香火旺盛,信奉佛教,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及观世音菩萨。
这独具中国风格的相传用“堆土法”建成的新建筑——古塔古刹,早已成为佛教的象征、供奉“舍利”和“押风水”的宝地,可惜毁于日本侵华战争中,菩萨不能自保,寺也荡然无存,大殿、经房及僧居均被焚毁尽,只剩一座砖塔矗立在天寿寺的旧址上,成为沧桑兴衰的历史见证。
建筑规模
天寿寺塔七级六面,砖木结构,六角飞檐,角悬铜铃。
塔基46平方米,底层墙厚1.5米,外周长26.4米,整个塔基以青砖铺成。
在底层中心线距两壁下65厘米处建方形直口式,口边为82厘米、深110厘米的砖砌地宫一座。
修复前塔体高31.34米,地面以下夯土层深1·14米。
第一层与上下两段合成,各层每面二中央开设壶门,二至七层壶门两侧设假直窗。
底层正东、东南、东北三门相通,供人出入,正西、西南、西北三门沿内壁封闭。
一至五层门道顶部为八角藻井,六层七层为拱顶,塔身二至五层外廊逐层内收5-7厘米,六七两层同高,直径相同。
二至五层额凹入,六层额凸出,并在两端之角各施插拱一道。
塔外各层转角均设扇形倚柱,一至五层递收5厘米,六层七层稍内收,每一柱头上施砖制平行方涩、混线、菱角米牙子两重。
各层角柱都设角铺作,每面设补间铺2朵,一挑出檐。
各层腰檐的补间铺作及角铺作的砖制斗拱,其栌斗、散斗均作平盘式样,栌斗宽30厘米,散斗宽17厘米,高均8厘米。
泥道拱长71厘米、高15厘米。原塔顶、塔刹早毁。
修复后佛塔基本保持原来的特点,总高39.97米,其中塔身30.l米,塔顶4.5米,塔刹5.72米,屋面斜坡25度,各层飞檐出挑l.3米,戗角起翘和做法具有北方古建风格,并新设计了龙吻,各层屋面安沿人一周,计800余只,每个战角悬挂一只铜铃,计42只。
塔内逐层按顺时针方向安置了古式扶手板梯,每层楼面均用方砖铺砌,而且还隐藏安装了防雷设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规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