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为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印江县城北面16公里,素有印江“北大门”之称,东与
天堂镇相连,南与
朗溪镇接壤,北与
杉树镇、
沙子坡镇毗邻,西与
峨岭镇相接。全镇有土地面积117.81平方公里,耕地2.09万亩,人均耕地0.6亩,林地3.18万亩,荒地8万亩。板溪镇于1992年10月建镇,辖原板溪区的毛寨乡、
板溪乡、天堂区的坪底乡,即现在的3个管理区。
板溪镇距印江县城北面16公里,素有印江“北大门”之称,辖3个管理区。有30个行政村,l个居委会,27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3425人(2020年),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境内高山、河谷平地相间,海拔在500一1300米,
平均海拔700米。全镇土地面积117.81平方公里,耕地2.09万亩。
板溪镇交通方便,印沿公路、印秀公路跨境内通过,通村公路283公里。近年来,该镇立足县城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
烤烟、果蔬、茶叶、生态猪,全镇种植烤烟1500亩,建立了1.2万亩
杨属纸浆基地,100亩
杜仲基地和200亩银杏基地,现有经果林8600亩,早熟蔬菜3500亩,茶叶2098亩,存栏生猪20560头,年出栏18250头,肉类总产量1857吨。
板溪集镇区域面积16.8公顷,占地 38686平方米的板溪龙潮开发区全面启动。一个文明、秀丽、富裕的板溪将成为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面一道亮丽的风景。
板溪镇为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境内主要有
土家族、
苗族、
汉族,各民族在历史上共同开发板溪,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特色就是土家族的祭风神,跳花灯,舞草龙等等。
2008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54.8万元,工业产值实现稳中有升,农业总产值7295万元,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2305元,增长10.2%。完成粮食总播面积60690亩,产量12327吨,人均占有粮食354公斤。招商引资总额320万元。完成
烤烟生产710亩,产量15.2万斤,产值105.23万元,完成茶叶种植面积390亩。
一年来,我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禽则禽”的方针,调整了产业结构,走“粮-猪-沼-果”、“粮-猪-沼-茶”、“粮-猪-沼-菜”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以现代畜牧业带动经果林、茶叶等其他产业发展。全年共出栏生猪28385头,牛3376头,羊6768只,家禽134815羽,肉类总产量3295吨,禽蛋产量174吨,水产品131吨,年末存栏生猪24213头,大牲畜11732头,山羊5119只,家禽59586羽。共建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3个,修建圈舍121间,建联户型生猪养殖小区2个,修建圈舍130间,燎原102户,改造圈舍414间,建沼气池74口。全镇种植优质牧草及饲料作物1400亩,推广工业饲料1012吨,饲料
青贮饲料3510吨,发放现代畜牧业扶贫贷款41.6万元。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广农业机械162台套,整治河堤3处,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增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随处可见的农村小洋楼见证了农村的可喜变化,农民群众所向往的“走路不湿鞋、煮饭不烧柴、居住庭院化、村庄靓起来”的美好愿望在上洞村已成现实。
一年来,通过多方筹措,切实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在地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投入35余万元全面完成了上洞村周边环境整治的阶段工作任务,基本达到“布局优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标准。新开工建设
农村公路4条、扩宽公路18公里、新修公路10公里。投入40多万元资金新建烤房18间,完善烟地用电等附属设施建设和消灭了无电户。岑塘村300亩土地整治项目已立项整治。完成了坪底、毛寨村人畜饮水工程;启动了朝阳水库加固工程和米溪安全饮水工程。
坚持合理规划,严要求管理,着力提升小城镇建设的品位,对集镇开发区作了进一步规划。城镇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责任明确,监督有力,借助创建“文明卫生乡镇”之机,全面开展了整脏治乱活动,城镇脏、乱、差的现象得到遏制。城镇聚集功能和辐射能力的不断增强,群众进城镇的热情高涨,已有230人进镇安家创业,城镇化率提高0.5个百分点。
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摆在重要位置,注重发挥乡情优势,突出狠抓诚信服务,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已引进项目2个,协议引资320万元。其中,引进印江勇创牧业有限公司在下洞征地12亩,投资200万元建设了勇创养殖场二期工程;引进印江净团茶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0万元,在我镇勤丰、坪底新建两个茶场和一个茶叶
加工厂,勤丰茶场开挖500亩,栽植茶苗390亩,坪底茶场开挖1000亩。
严格推进“乡财县管,村财乡代理”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达到24%。种粮直补、退耕还林直补、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群体逐步得到救助,今年累计发放综合直补资金200万余元,民政资金300万余元。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80人,农村人口数量和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迁,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逐步分化为单一的纯农户、亦工亦农的兼业者、务工经商的打工者和自主创业的企业家。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输机工作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