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镇位于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北20公里处,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24682人。该镇下辖13个行政村,其中包括双桥、三墩、二墩、二墩堡、马房、夹边沟、古城、长城、祁家沟等村庄。三墩镇的经济总收入在2019年达到1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061元。该镇的耕地面积为36869亩,人均耕地为2.9亩。三墩镇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于2005年9月由三墩、临水两乡合并成立。该镇地处214省道横穿全境,周边与临水、银达、泉湖、尖四乡及夹边沟林场相邻。
概况
三墩镇位于肃州区北部,
平均海拔1390米。面积182.09平方千米,人口6595户24450人(2008年末)。辖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三墩村。景点有夹边沟生态
观光园。古迹有明代所筑
长城遗迹,鸳鸯池畔有
汉墓群一处,烽燧一座。
沿革
1950年设
三墩乡,1955年设临水、长城、鸳鸯、中渠、黄泥堡5乡。1958年临水与三墩乡合并为临水公社,1961年分设三墩公社。1983年改三墩乡、临水乡。1996年,三墩乡面积168.8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三墩、双桥、二墩、马坊、二墩堡、祁家沟、古城、长城、夹边沟9个行政村;临水乡面积217.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中渠、红泉、双塔、下坝、仰沟、临水、北沟、暗门、鸳鸯、下黄泥堡10个行政村。
原临水乡合并到三墩镇设立临水办事处,夹边沟村与古城村合并为夹边沟村,祁家沟村与长城村合并为长城村,马房村与二墩堡村合并为二墩堡村,原临水乡红泉村划归双塔村,原临水乡下黄村划归仰沟村,原临水乡北沟村划归临水村。2006年,辖13个行政村,620902105:~200三墩村、~201夹边沟村、~202长城村、~203二墩堡、~204二墩村、~205双桥村、~206中渠村、~207双塔村、~208下坝村、~209仰沟村、~210临水村、~211闇门村、~212鸳鸯村。
区域概况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三墩镇地处肃州区东北20公里处,214省道横穿全境,周边与临水、银达、泉湖、铧尖四乡及夹边沟林场相邻,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1.2公里,总面积168平方公里。
2004年,全镇辖辖1个居民委员会,9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72户,总人口12701人,其中乡镇从业人员6405人,非农业人口2011人。因北大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辖区自然分割成南、北两片,南片有双桥、三墩、二墩、二墩堡、马房5村36个组,北片有夹边沟、古城、长城、祁家沟4村25个组。耕地36869亩,人均耕地2.9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多为“条田”,具有良好的耕作优势;尚有待开发和保护利用的滩涂近2 万亩,具有丰富的滩涂优势;源于讨来河流域的清水河、临水河两大水系分布其中,建有串河、羊路、夹边沟三大水库,有农灌机井212眼,具有井河共灌的水资源优势;214省道横穿全境,是
酒泉市通往
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必经之地,具有便利的
交通运输优势。
自然环境:总土地面积8.1万亩,总耕地面积3.78万亩,
平均海拔1390米。年平均降雨量80毫米,年平均气8.5℃,全年无霜期130天。
六通情况: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0所,在校学生1952人,教师102人。有医院、卫院1所,医生人19,病床22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548万元,粮食播种面积850公顷,粮食总产量659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101元;财政收入281万元,财政支出280万元。
社会经济
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93亿元,比上年增加2240万元,增长13% ;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了1.05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增长10%;镇财政收入达到了165万元;村级固定资产积累达到了1700万元,比上年增加140万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211元,增加353元,增长9%。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坚持依靠科技、突出特色、围绕市场增加收入抓调整,制种、蔬菜、粮食、畜乳四大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万亩制种,万亩蔬菜、万亩粮食、万只羊、千亩棉花、3千头
奶牛六大种养基地,实现了9000亩高效制种,5000亩蔬菜,3000亩洋葱的调整目标,使经粮草之比调整到了61:30:9。农业产业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2、特色产业凸现
在政府指导、信息引导、龙头带动、科技推动等有效措施推动下,该镇突出农作物套带、地膜洋葱、加工型辣椒、棉花、制种、奶牛、
沙红桃等优质林果七大特色产业开发,加快农作物套带、地膜洋葱、加工型辣椒、棉花、制种、奶牛、沙红桃等优质林果等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次。在地膜洋葱、加工型辣椒的发展上,以优化区域布局和无公害生产为重点,走扩大规模、与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效益并重的路子,围绕产业开发、突出综合示范,先后建成了祁家沟村地膜洋葱、三墩村加工型辣椒、二墩沙红桃等优质林果科技示范园、夹边沟新天园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05年,全镇落实农作物套带亩、地膜洋葱亩,加工型辣椒亩,棉花亩、制种亩、
沙红桃等优质林果亩。在养殖业上按照“稳定猪鸡、主攻
奶牛,发展
肉羊、培育大户,建好小区”的思路,使养殖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饲养总量达到50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达到了2668头,肉羊、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了4.77万只和34.4万只。
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立足发展抓项目,完成了丰收、二墩、长城三家面粉厂改建,科皇装饰材料厂新建,长荣养殖场、华菱电器设备厂续建三个百万元以上的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盘活存量资产、鼓励本地能人大户办企业3个;新建个体户38户,增加集镇人口219人;实施富余劳动力输出工程,累计输出劳动力3000人(次),为农民增收970万元。
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按照镇有示范点,村有示范户、组有样板房的要求,建设高标准康居示范户46户;筹集资金54万元,完成了马房、二墩堡5.5公里“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争取资金65万元,完成了北大河桥拓建加固工程;争取投资15万元新建敬老院,以会议厅为主体建成宣传文化中心;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完成造林2494亩,其中退耕还林831亩,荒滩造林1285亩,绿色通道5.1公里,千米防护林58公里。
城镇建设
集镇占地面积160 亩,有面积7000 平方米的集贸市场一处,40 吨自来水塔二处和35 千伏的变压供电站一处;集镇道路硬化4 条,3 万平方米,绿化草坪面积达到2000 平方米。集镇内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小区2 处,累计拆迁改造个体商业门点50户。全镇人均住宅面积32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的住宅269户,占总农户的8%;砖木结构的住宅804户,占总农户的24%、砖土木结构的住宅2288户,占总农户的68%。建有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地面接收中转站,安装程控电话和办理了无线电话的农户2050户,占总农户的61%;闭路电视入户3220户,占总农户的95.5%;自来水入户率81.6%。镇村公路纵横交错,村级道路铺油34公里,镇村道路硬化率100%,村民小组道路硬化率97%。全镇中学1所,小学1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建有农村甲级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保健站9所,医疗床位15张,门诊量3.04万人次/年;并建有地级标准的
计划生育服务所1处,地、市驻乡单位11个,结构合理,服务设施齐全。
文化建设
一是在群众及学校深入开展““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文明少年”二个“十佳”争创活动,共评出二个“十佳”110名,在全镇形成和保持了昂扬向上的道德新风尚。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个十百千万”诚信建设工程。由镇妇联、团委、文化站牵头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诚信宣传教育,以“爱我三墩、塑我形象”为主题,大力开展诚信公民、诚信商店、诚信个体户、诚信单位争创活动,活动覆盖面达25%以上,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以诚信立镇的思想观念。三是在全镇广泛开展了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建设者,在家庭做个好成员”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四是在各村组织实施以“一建”(每个村建起一个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的高标准宣传文化室)、“二创”(创建文明村镇、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三清”(清污沟、清垃圾、清路障)、“四化”(镇村道路硬化、四旁绿化、村容美化、院落净化)、“五改”(改院、改厨、改水、改厕、改圈)、“五室”(村村建有图书室、科技文化室、卫生保健室、体育活动室、广播电视室)、“五好”(好班子、好队伍、好路子、好机制、好制度)、“五进家”(道德、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为主要内容的“12345555”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全年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60场次,集市广播开播科技、法律、致富典型宣传54场次,100%的村组实现“四化”,建成三墩镇宣传文化中心,藏书1万余册,建成10个中小学“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接收站。五是深入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增强了群众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2004年“
春节”,全镇组织11支社火队,编排30余个节目,深入村组巡回演出,“三八”组织女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五四”期间,举办十九届青年杯运动会,有124人分别参加了篮球、乒乓球及卡拉OK比赛,“七一”举办了两个〈条例〉知识竞赛,有12支队的36名队员参加比赛。此外,镇上还投入5.5万元,组队排练节目40天,按要求参加区农村业余文艺调研,并在9个村进行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