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男,汉族,1944年1月30日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
1962年,李玉就读于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并在1967年从该校毕业,获得
学士。1968年4月,李玉被分配到
白城市的农科所工作。1978年,李玉攻读
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并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担任吉林农业大学讲师。1992年7月,李玉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同年,李玉获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1995年1月,又兼任吉林农业大学博导。1996年1月,任
国立科学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教授。2月,担任
丘园(Kew) 高级访问学者、教授。2005年,李玉被任命为
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担任第一届国际药用菌学会理事长。2022年2月,李玉成为火炬手,参与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接力。2024年6月24日,由李玉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李玉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建成了位居中国国内前列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发表新种36个。他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13篇,其中34篇被“SCI”收录或引用,出版著作17部。
1992年,李玉曾先后4次当选
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和高级专家。1993年,李玉荣获
吉林省人民政府英才奖。2011年,他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李玉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
1954年,李玉就读于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1957年,他从济南市第三中学毕业。之后于1962年就读于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并在1967年从该校毕业,获得
学士。
工作经历
1968年4月,李玉被分配到
白城市的农科所工作。那时候的白城气候恶劣,十年九旱,社员每年都吃返销粮。于是,李玉就在那里办起了农业科学实验站,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生产技术,把过去的大垄旱作变为畦田平播密植,通过增加植株和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作为当时白城市农科所最年轻的技术员,李玉通过多场科普讲座,普及种植新技术,与那里的农民、知青结下友谊。
1978年,李玉再次攻读
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并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担任吉林农业大学讲师。1985年4月,李玉任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1988年6月,任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及副教授职务。1992年7月,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同年,李玉获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1993年,荣获
吉林省人民政府英才奖。1995年1月,任吉林农业大学博导、校长、教授。1996年1月,任
国立科学博物馆高级访问学者、教授。2月,担任
英国皇家植物园(Kew) 高级访问学者/教授。2004年9月,担任
吉林农业大学博导、教授。
2005年,李玉被任命为
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同年,李玉在
根河市考察黑木耳林下栽培。2010年,李玉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任
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9月,他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13年,担任第一届国际药用菌学会理事长。2014年,李玉院士团队作为选派专家援助非洲
赞比亚农业示范中心时,在赞比亚野外采集野生皱木耳品种并驯化选育成功。2017年,他承担起
陕西省柞水县县科技扶贫任务,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陕西省柞水县
小岭镇金米村考察,用“小木耳大产业”点赞了李玉团队的科技扶贫成果。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李玉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2022年2月,李玉成为火炬手,参与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接力。2024年,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院成立,李玉亲手揭开该学院字样匾额,并坚持为学院学生授课。2024年6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李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农业部“948”项目等40余项。在国内外收集、评价上万份菌种和凭证标本,报道了45个新种,100余个国内新记录种。筛选并培育出39个食用菌品种,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认定,获得发明专利5项,集成创新了6个北方主要食用菌标准技术体系,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带动农户3万户,累计推广面积50多亿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13篇,其中34篇被“SCI”收录或引用,出版著作17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吉林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2项,获得专利6项,对中国的菌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产业化理论
李玉率先提出了食用菌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产业一环,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针对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产量高效益低这一“新东北现象”,提出了“南菇北移”“东木西草”“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合理化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成为新的产业亮点。
人才培养
李玉培养了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40余名。在中国创建了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22年9月,李玉已累计培养菌物学领域硕士研究生超过200名、博士研究生100余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成长为中国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在重要岗位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产学研平台建设
李玉建立了“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食用菌创新中心”“中俄菌物资源保育中心”“中国白
俄罗斯菌物资源保育中心”。创办了《
菌物研究》杂志。创建了食用菌专科专业和
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科专业、建成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较完整的菌物学科体系。建设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主持召开了“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中日及泛亚太地区菌物学论坛”“ 第五届国际药用菌大会”等多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扩大了
吉林农业大学及菌物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为菌物学科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科技奖项
以上内容截至2024年10月16日,资料来源于:
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截至2024年10月16日,资料来源于:
人物评价
李玉院士是中国食药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他始终心系农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
科学教育兴农、
产业扶贫的路上。(《
吉林日报》评)
李玉教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
吉林省农业大学的光荣,是吉林省属高校的光荣,也是吉林省农业的光荣、吉林省全省的光荣。(原吉林省省长韩长赋评)
他是心系祖国、志在奉献的爱国者;是献身真理、学科振兴的领军人;是立德树人、开拓创新的教育家;是扎根大地、强农兴农的战略科学家。他就是“蘑菇”院士李玉。(吉林画报评)
参考资料
李玉院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