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山镇
贵州安顺市镇宁县下辖乡
扁担山镇,隶属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
历史沿革
1952年,成立扁担山彝族自治区。
1953年,改称扁担山布依族自治区。
1991年,设扁担山乡。
2016年,撤销扁担山乡,设扁担山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扁担山镇地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黄果树镇相邻,东南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白水镇接壤,西南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坡贡镇相靠,西北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大用镇,北靠丁旗街道, 行政区域面积49.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扁担山镇地处贵州省黔中丘陵西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多为岩溶石山,岩溶面积占全境面积近70%;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海拔1313米,最低点海拔789米。
水文
扁担山镇境内河流属珠江北盘江水系,流域面积291.2平方千米。境内主要河道有红运河、麻元河等。河流总长度36.4千米,河网密度0.1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43万立方米。境内最大河流为红运河。红运河为打邦河的支流,从六枝特区分别流入境内革老坟、坡桑、红云、坡孝等村,经扁担山侧到洼子寨汇合麻元河,继续向南流至石头寨称扁担山河,从石头寨后与桂家河下游的可梦河汇合流至黄果树瀑布,称白水河。
自然灾害
扁担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冰雹、病虫害等。干旱分为春旱和夏旱。春旱发生在2—3月,发生频率为42%,夏旱发生在6—8月。旱情最严重的是1975年。暴雨主要集中在5—8月。1979年6月24日降水量达到199.6毫米,强降水持续时间达12小时。冰雹主要集中在2—7月,以4、5月较常见。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负泥虫玉米粘虫、玉米干腐病、小麦锈病、小麦蚣虫、油菜射虫等。
土地资源
扁担山镇有耕地面积0.88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6万亩,林地面积0.9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扁担山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大抵拱村。
人口
2011年末,扁担山镇总人口18957人。另有流动人口8342人。总人口中,男性10047人,占53%;女性8910人,占47%;14岁以下6824人,占36%;15—64岁9668人,占51%,65岁以上2465人,占13%。总人口中,以布依族为主,达17914人,占94.5%;有苗、汉、黎等民族,共1043人,占5.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84人。
截至2018年末,扁担山镇户籍人口为1982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扁担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672元。
2018年,扁担山镇有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3个。
农业
2011年,扁担山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2011年,扁担山镇生产粮食9325吨,其中水稻6714吨,玉米261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生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500亩,产量4500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莴笋、菠菜、韭黄等。
扁担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920头,年末存栏1000头;牛饲养量700头,年末存栏360头;羊饲养量660只,年末存栏120只;家禽饲养量12万羽,上市家禽4.3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05吨,其中猪肉70吨,牛肉27.3吨,羊肉7.6吨,禽蛋6.5吨;畜牧业总产值262.5万元。
截至2011年末,扁担山镇累计造林1100亩,其中经济林11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30万株,树木覆盖率16.32%。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980万亩,产量220.5吨,主要品种有樱桃、李子、梨。
2011年,扁担山镇渔业养殖面积18公顷,渔业总产值43.2万元。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3台。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扁担山镇有小学5所,在校生823人,专任教师7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36人,专任教师3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65.8%,小升初升学率88.6%,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5.6%。
2011年,扁担山镇教育经费达1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5万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73.78%,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扁担山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5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2人,经营管理人才6人,技能人才45人,农村实用人才71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扁担山镇有公共图书室25个,建筑面积735平方米,藏书5.8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铜鼓十二调、耍龙等。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扁担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4个;病床32张,固定资产总值2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0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人、执业(助理)医师0.4人、注册护士0.2人。
2011年,扁担山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9万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末,扁担山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27户,人数4733人,支出14.19万元,比上年增长81.3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人,支出3.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8人,支出2.22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733人次,共支出14.19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5人,紧急转移安置15人,倒塌房屋3间,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救灾支出0.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2人,社会福利费11.76万元,社会服务单位1个,社会服务床位8张。新增就业人员11人,有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人,全年共帮助5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组织3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合计277930元,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8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4331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0人,比上年末增加6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8人,比上年末增加5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人,比上年末增加1人,参加医疗保险农民工12907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扁担山镇有电信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比上年增加123户,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5600户,比上年增加546户,移动电话普及率31%,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发展规划
扁担山镇受地理位置、气候原因和耕作习惯的限制,农业方面主要是蔬菜种植,又以水稻和玉米为主,近些年来开始出现机耕农业,并逐步出现了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示范园地,另外,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和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牛、羊、马、猪、鸡、鸭等部分养殖或综合养殖产业,农家乐经营等。近些年来,扁担山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结合乡情,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贵州西线旅游中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提出了“打造旅游兴镇富民”的新观念和发展思路,全面挖掘和整活现有的旅游资源,明确了实施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以开发独特自然景观和以布依族蜡染、织锦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民间文化艺术为主的民族风情为重点,把旅游开发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来狠抓落实,打造具有优异自然风光和醇厚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并实现引资开发了国家AAAA级夜郎洞风景区和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木奶果天然泉水新建项目工程。
交通
扁担山镇境内有460县道经过。
风景区
扁担山镇具有水光山色相映的秀美风光。沿河而居的布依村寨和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风光,造就了天然的民族生态,奇特的民族文化,加上便捷的交通和毗邻黄果树国家级风景区群的优势,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前来游玩,扁担山人纯朴好客的民风民俗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
夜郎洞景区:景区分别由溶洞湖、洞中河、洞内一厅、洞内大厅等景观组成。在2400平方米的溶湖泛舟游玩后,可直接乘舟行驶380米后进入洞内,然后可上岸到一厅,大厅内尽情观赏那些如烽台相连、瑶池天坛、琼楼玉宇,错落有致,似人似神,如花如雪的实情形态;进入洞内,就像进入一个纯艺术的宫殿,虚实浓淡、动感交错、亦真亦幻,其鬼斧神工之作,充分体现出溶洞极高的品位,堪称喀斯特溶洞地貌代表作。
获得荣誉
2013年8月,革老坟村被评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该村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扁担山镇的文化旅游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资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水文
自然灾害
土地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
经济
综述
农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发展规划
交通
风景区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