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
西欧民间传说中的人物
唐·(Don Juan)是西班牙传说中的风流人物,后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角色。最初出现在17世纪的西班牙文学中,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出身贵族的年轻男子,以其风流倜傥、善于言辞和不断追求女性而闻名。唐璜的主要形象特点是他的魅力、机智以及对爱情的永不满足。
1616年,西班牙剧作家蒂尔索首次将口头文学和拉丁语故事中的唐璜传说引入文学文本,同时也首次将文学文本中的唐璜引入意大利,其剧名为《塞尔维亚的浪子,或石像的宾客》。在这部作品中,唐·璜是一个既勇敢又放荡的贵族,他引诱妇女,最后因侮辱一位骑士的父亲而受到诅咒。蒂尔索通过唐·璜的故事传达了一个道德教训,即无论多么放荡的人最终都将面临正义的惩罚。
意大利剧作家如希科尼尼(Scognamiglio)将唐·璜描绘成一个更加滑稽的角色,这使得唐·璜的形象在喜剧舞台上得以普及,在改编中强调了唐·璜行为的荒谬性和讽刺意味。1665年,在莫里哀的散文剧《唐·璜》中,唐·璜被描绘成一个无情的诱惑者,最终因自己的恶行受到惩罚,剧中充满了社会讽刺和道德批判。1819年-1824年,英国诗人乔治·拜伦(Lord Byron)在其长篇叙事诗《唐·璜》中重新诠释了这个角色,拜伦的唐·璜是一个更具有同情心和复杂性的角色,他并非典型的恶棍。拜伦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当时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的讽刺,唐·璜成为了讽刺的对象和工具。1787年,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意大利剧作家洛伦佐·达·蓬特合作创作的歌剧《唐·乔望尼》(Don Giovanni)将唐·璜的故事搬上了歌剧舞台,唐·璜在歌剧中被描绘成一个既迷人又邪恶的角色。
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在《唐璜主义》中,从荒诞视角赞颂了唐璜以爱为驱动力的人生哲学,所要表达的观念是,爱情生活是人类最健康的肉体和精神生活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伊恩·瓦特在其著作中指出,唐璜诞生于反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但他们仍然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推崇的价值观,如个人主义和人性至上。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认为唐璜的欲望是对欲望本身的渴望和对语言的运用,唐璜通过言语产生的愉悦来延长欲望,利用语言的表演功能而非简单的信息传达或承诺来引诱女性。
唐·璜是与哈姆莱特、浮士德和堂吉诃德并列的西方文学中的“四大不朽人物”之一,是西方文学史中的“常青树”,在文学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许多重要的作家都曾发掘改编或再次创作过唐·璜题材的作品,这使得唐·璜形成了西方文学中一个较为丰富的文学形象群。唐·璜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但却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之一。迄今为止已有1000多部表现唐璜主题的作品,以及4000多种相关的著作,形成唐璜族谱,成为了“唐璜学”。
形象起源
“唐璜”人物形象的起源,人们普遍认为是来自于民间的口头传说。已知最早的“唐璜”形象的文学作品是《塞维亚的荡子》,《塞维亚的荡子》是唐璜故事的一个定型版本,其中唐璜被描绘为一位魅力非凡、风流倜傥的贵族青年。在这部小说中,唐璜以其出色的口才和机智,成功地引诱了许多女性。他的经历围绕着一系列的浪漫冒险展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与石像骑士长的冲突。在这个故事中,唐璜侮辱了一位骑士的女儿,并在随后的决斗中杀死了这位骑士。作为报复,骑士的石像在邀请唐璜共进晚餐后将他拖入地狱。这部小说中的唐璜形象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不断追求新欢的男子,同时也揭示了其行为最终带来的后果。
《塞维亚的荡子》是由来自西班牙的作家蒂尔索创作的剧本,这也是目前塑造出唐璜“浪荡子”形象最早的文学作品。正是因为它的诞生,为后来许多进行“唐璜”形象创作的文学家们提供了情节要素、故事发展、人物角色的参考模型。但对于蒂尔索笔下“唐璜”的灵感来源,在西方学界也存在很多种说法,这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
法国唯美诗人戈蒂耶(1811-1872)曾说,唐璜传说被人翻来覆去改写了数千次,小说、诗歌和音乐领域都不乏唐璜的身影,它一直被援引,甚至一度被滥用,即便如此,它还是恒常如新。唐璜形象最早存在于口头传说和骷髅故事中,骷髅故事的文字版最早出现在民谣《公子与骷髅》中。
在口头传说中,唐璜是14世纪西班牙塞尔维亚地区的贵族,并因受到国王庇护而为所欲为:不仅玩世不恭和肆意行骗,而且还以引诱、掳掠和奸淫女性为乐。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好色之徒,仅凭欺骗和说服的伎俩与风流倜傥的外表就能获取女性的好感,唐璜最穷凶极恶的行为是诱奸教团统练唐·孔扎戈的女儿唐·安娜并在与唐·孔扎戈决斗中将其杀死,之后统练的属下通过诱捕并杀死唐璜为孔扎戈报了仇,继而又广散谣言说他死于魔鬼之手。
唐璜传说主要围绕引诱、凶杀和惩戒三个环节展开,由塞尔维亚浪子(倾向于讲述恶棍的猎艳传说)和石像(侧重于呈现民间风俗与殡葬仪式)两个民间口头传说构成。后世众多文学家对唐璜故事的变形与重构,便是以这三个环节和两个传说为蓝本的。其中风行最广的情节补缀是唐·安娜为了表示悔过而为父亲树立了一尊石像,路过石像的唐璜开了一个恶意的玩笑——邀请石像与他共进晚餐,谁料石像竟如约而至,并在晚宴上结果了他的性命。虽然唐璜在世人眼中恶贯满盈,但实际上他极为重视自己的骑士荣誉和贵族名声。他不仅拥有超越常人的勇气(不乏鲁莽和胆大妄为),而且也绝不允许自己做任何玷污骑士精神和贵族声誉的事情,正是出于这种对名誉的看重,他才接受了石像的宴请,并准时赴约。然而,即便唐璜想把他对骑士荣誉的追求和珍视,与他戏弄和引诱女性的行为截然分开,当时的人们也很难接受他这样一个人格二分的人物。
历史人物
关于“唐璜”形象的起源,法国学者路易斯·维亚多曾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即认为这一形象源自于塞维亚编年史中记载的真实历史人物。据维亚多所述,这位历史上的“唐璜”出身于塞维亚的一个显赫贵族家庭,以其傲慢无礼、嚣张跋扈的行为著称,甚至涉及到了谋杀与诱骗的罪行。传说中,他因杀害一名爵士并诱骗其女而遭到修道士们的复仇,最终落入陷阱身亡。修道士们还精心编造了唐璜因侮辱教堂石像而被拖入地狱的谣言,以掩盖真相。
然而,法国学者毕沃特经过深入考证后指出,塞维亚编年史中并无关于这位“唐璜”的明确记载。这一发现使得维亚多的观点受到了质疑,因为缺乏直接的历史学依据来支持“唐璜”作为真实历史人物的存在。尽管《塞维亚的荡子》中确实融入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元素,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唐璜”形象就是基于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而创作的。
事实上,文学作品中的许多角色和情节都是作者基于想象、传说或历史素材进行再创造的产物。蒂尔索在创作《塞维亚的荡子》时,很可能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民间传说、个人想象以及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等。因此,将“唐璜”形象的起源简单地归结为某个真实历史人物的观点,显然过于片面且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文学作品
关于“唐璜”传说起源的另一种观点,与宗教戏剧的影响相关。这一理论由学者卡斯蒂尔·布雷兹(Castillejo Brez)提出。布雷兹认为,在蒂尔索·德·莫利纳的戏剧《塞尔维亚的浪子》(El Burlador de Sevilla)中出现的某些情节元素,实际上早已经在十五到十六世纪上演的一部宗教剧中出现过。不过,布雷兹未能找到确切的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设。
戏剧家夏德威尔(Shadwell)在其剧本《浪荡子》(The Squire of Alsatia)中也曾提及这一早期的戏剧。后来,在罗马发现了一份该剧本的手稿,但手稿上并未标注作者姓名或创作日期。利奥·韦因斯坦(Leo Wiener)对该剧本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包含许多借用自其他作品的元素,并认为该剧本的创作时间实际上比十七世纪末还要晚一些。
由于这个发现的时间顺序问题,这部宗教剧不太可能是蒂尔索创作“唐璜”形象的直接来源。因此,关于文学作品是蒂尔索创作“唐璜”形象来源的说法,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尽管如此,这些扑朔迷离的线索揭示了“唐璜”形象来源的神秘性。或许在“唐璜”这一浪荡子形象诞生之前,已经存在过一些汲取类似元素的文学人物,但它们没有达到“唐璜”形象所达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神话与文学的结合
蒂尔索的“唐璜”是以神话传说和西班牙文学因素的融合为基础而产生。中世纪的欧洲民间传说,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不乏关于“浪荡子”的传奇故事,它们虽结局各异,但核心情节与人物形象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正是这样的文化环境,为蒂尔索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西班牙学者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考古与文献研究中,发现了与“唐璜”传说具有显著相似性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中,“浪荡子”唐璜的形象跃然纸上,其行径放荡不羁,情节中常伴随着“邀请”与“赴宴”等标志性元素,与蒂尔索的《塞维亚的荡子》有着惊人的契合度。这一发现为“唐璜”形象源自神话传说与西班牙文学因素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诚然,历史与传统的积淀是任何艺术创作都无法回避的基石。蒂尔索在创作过程中,无疑受到了这些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与文学传统的深刻影响。相较于其他关于“唐璜”起源的种种猜测,将其视为神话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似乎更为合理且可信度更高。然而,由于资料的匮乏与个人推测的主观性,仍无法百分之百地确定蒂尔索“唐璜”形象的灵感来源。
形象演变
尽管如此,蒂尔索所创造的“唐璜”形象,无疑为后世文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创作模板与灵感源泉。他构建了一个初步而富有潜力的“唐璜”形象框架,激发了无数文学家的创作热情与想象力。在这个基础上,后来的创作者们不断地添砖加瓦,使得“唐璜”的形象日益丰满、多元,成为了一个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
“唐璜”之所以能够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不仅在于其复杂多变的性格特征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与无限想象空间。正是这种模糊性与未定型性,赋予了“唐璜”形象以永恒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了一个真正“青春永驻”的文学形象。无论其起源如何,“唐璜”在西方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都是无可争议的。
这种模糊不清的历史背景不仅增加了“唐璜”形象的神秘色彩,也为后来的作家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让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塑造这一经典角色。
西班牙版“被迫忏悔的唐璜”
1616年,西班牙剧作家蒂尔索·德·莫利纳首次将唐璜传说从口头文学和拉丁语故事引入了文学文本之中,其作品名为《塞尔维亚的浪子,或石像的宾客》(El Burlador de Sevilla y convidado de piedra)。这部剧作中存在着唐璜与石像之间的双向宴请,这种对称的剧情结构赋予了故事独特的美学效果。丹尼尔·罗杰斯认为,这种双向宴请不仅仅具有美学价值,还有深刻的道德和宗教含义:唐璜邀请石像的行为体现了他对世俗享乐的追求,而石像回应唐璜的邀请则预示了一场强制性的忏悔和惩戒仪式,这给唐璜带来了精神上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促使他意识到死神和地狱的存在。
与后来倾向于采用单向邀请(即唐璜戏谑地邀请石像赴宴,石像出乎意料地到来,从而引发对唐璜的末日审判)的作品不同,蒂尔索的作品通过双向宴请呈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道德寓言。《塞尔维亚的浪子,或石像的宾客》作为唐璜传说的文学起源,为后世作家们确立了基本的故事原型和讲述模式,包括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批评家瓦克斯曼高度赞扬了蒂尔索的原创贡献,认为即使他只创作了这部作品,也有资格在西班牙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蒂尔索不仅创造了唐璜这个角色,还赋予了他一个永恒的名字。
到了17世纪后半期,西班牙文学中的唐璜形象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和恶劣,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唐璜的仆人角色通常被描绘成一个接近普通人且富有喜剧色彩的角色,这也是人们喜爱唐璜传说的原因之一。此外,蒂尔索的唐璜形象也成为了连接西班牙文学与意大利文学的桥梁。意大利剧作家希科尼尼(Cicognini)将唐璜的形象改写成了一个幽默的角色,这与蒂尔索原本严肃的唐璜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意大利的“喜剧版唐璜”
17世纪中叶,希科尼尼以蒂尔索《塞尔维亚的浪子,或石像的宾客》为原型创作了《石像的宾客》。与蒂尔索的《塞尔维亚的浪子,或石像的宾客》相比,希科尼尼的《石像的宾客》在保留唐璜故事基本框架的同时,通过两处关键改动赋予了作品更浓厚的喜剧色彩。首先,他将主角从西班牙的唐璜转变为意大利的唐·乔瓦尼,这一地域与性格的双重转换,使得唐·乔瓦尼成为了一个傲慢无礼、对石像不屑一顾的形象,与蒂尔索笔下高贵复杂却内心挣扎的唐璜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希科尼尼巧妙地塑造了极具喜剧色彩的仆人帕萨里诺,他取代了蒂尔索作品中同情受害女性的萨塔里农,成为唐·乔瓦尼身边不可或缺的喜剧元素。帕萨里诺不仅在插科打诨中展现丑角的滑稽,更在关键时刻以忠仆的身份发出深刻的告诫,这种双重身份的结合,使得他在任何戏剧场景中都能游刃有余地调节气氛,为作品增添了无尽的乐趣与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希科尼尼的改写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人物性格转换上,更深层次地,他反映了意大利人对唐璜故事的不同兴趣点——相较于唐璜本人及其宗教道德意味,他们更偏爱于仆人角色的滑稽与智慧。这种审美倾向在法国文学界,尤其是莫里哀的创作中得到了创造性延续,莫里哀笔下的唐璜及其仆人同样充满了喜剧色彩,进一步丰富了唐璜传说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
法国的“唐璜热”
在17世纪中后期,唐璜传说随着意大利剧团的法国巡演而迅速风靡,成为法国乃至欧洲文学与戏剧界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莫里哀的《唐璜,或石像的宾客》无疑是这一风潮中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首次以“唐璜”为剧名,更通过深刻的讽刺与人物刻画,将唐璜这一形象从低俗娱乐提升至严肃文学的高度。
莫里哀的剧本中,唐璜被塑造为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他既是理性的化身,又在情感上极度放纵,对美色的追求与对女性的轻蔑并存。这种矛盾的性格特质,使得唐璜成为了一个既令人畏惧又引人深思的存在。莫里哀巧妙地通过仆人与唐璜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宗教与道德在理性与欲望面前的苍白无力,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风气中的虚伪与不公。
在莫里哀之后,唐璜的形象虽然基本定型,但其影响力却持续发酵。德语世界的剧作家们纷纷对莫里哀的唐璜剧作进行改编与演绎,将这一法国文学经典引入德语文化圈。这些德语版的唐璜剧作,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时,也融入了德国特有的文化元素与审美观念,进一步丰富了唐璜传说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璜传说在不同作家的笔下不断演变,但其核心主题——对人性、欲望、道德与理想的探索——却始终未变。戈蒂耶在《艺术戏剧史》中将唐璜引向浮士德式的精神追求,而E.乔丹则在戏剧《唐璜》中展现了一个更为悲观与绝望的唐璜形象,这些不同的解读与重塑,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唐璜这一复杂角色的深刻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E.乔丹在剧本中的创新——将男仆角色替换为爱上唐璜的女性(通过女扮男装),不仅打破了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也为唐璜传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深度。这一改动不仅挑战了观众的既定认知,也促使人们从更加多元和包容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唐璜这一形象。
德语版“理想者唐璜”
在17至18世纪的德国奥地利,唐璜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艺术家们不仅遵循了既定模式的框架,更在反叛与暴力倾向上进行了强化,同时,这些故事也被引入了新的艺术形式,如舞台剧和木偶戏,进一步丰富了其表现力。
德国的唐璜重塑
德国作家们深受意大利剧作家多里蒙和威利尔斯的《石像的宾客》影响,但他们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模仿。霍夫曼的《唐璜:发生在旅行爱好者身上的奇妙事件》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他巧妙地将民间传说、歌剧与小说融合,通过旅行者的视角,对唐璜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重构。霍夫曼对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唐璜》中音乐力量的赞叹,反映了他对艺术重塑人性的独特理解。尽管他最初对唐璜的负面形象不以为然,但莫扎特的音乐却让他看到了唐璜复杂人性的另一面——一个被时代腐化却又渴望超越的灵魂。
霍夫曼笔下的唐璜,不再是单一的恶棍形象,而是一个在灵与肉、真诚与欺骗间挣扎的复杂人物。他渴望找到理想中的女性,却又因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而陷入更深的痛苦。这种倒果为因的叙事手法,不仅赋予了唐璜新的深度,也挑战了传统道德观念。霍夫曼的唐璜,如同另一个浮士德,既向往超验世界,又不愿放弃尘世的欢愉,他的故事成为了一场关于人性、欲望与救赎的深刻探讨。
奥地利的独特视角
奥地利德语诗人们则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唐璜的故事。莱纳·里尔克的《唐璜的童年》和《唐璜的选择》将焦点转向了唐璜的女性受害者,通过她们的视角,揭示了唐璜行为背后的社会与心理动因。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唐璜故事的情感层次,也引发了读者对性别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
当代作家彼得·汉德克则在《唐璜自述》中,以现代叙事手法重新定义了唐璜的形象。小说以唐璜自述的形式展开,他作为一个逃亡者,不断在寻找自我与世界的新视角。汉德克巧妙地利用“逃跑”这一主题,探讨了唐璜在逃避与面对之间的挣扎,以及这种挣扎如何塑造了他的性格与命运。这种新颖的叙事方式,不仅赋予了唐璜故事新的生命力,也展现了作者对人性与存在本质的深刻洞察。
英语界的“拜伦式唐璜”
英语文学中的唐璜形象,是在广泛吸纳西欧各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唐璜题材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形成的复杂多维人物。这一过程的标志性转折点在于乔治·拜伦的鸿篇巨制《唐璜》,它不仅是对前人创作的超越,更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拜伦的《唐璜》超越了传统唐璜故事的框架,摒弃了贪色、傲慢、犯罪等刻板印象,转而将唐璜塑造成一个观察社会、反思人性的棱镜。在这部作品中,唐璜不再仅仅是一个冒险家或情圣,而是一个游走于欧洲社会边缘,以其独特的视角揭露政治腐败、宗教虚伪、文化困境和社会不公的旁观者兼批判者。拜伦巧妙地利用唐璜的身份,构建了一个跨越国界、触及广泛社会议题的宏大叙事,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乔治·拜伦赋予唐璜以顺应自然本性的美德,这一创造性诠释不仅消除了唐璜身上的负面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自然需求的肯定与尊重。这一理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萧伯纳在《人与超人:喜剧与哲学》中对唐璜形象的颠覆性重构,以及弗里希在《唐璜,又名对几何学之爱》中对科学与爱情冲突的幽默探讨,都是对拜伦思想的不同层面和角度的延伸与对话。
19世纪的文学批评家如别林斯基和勃兰兑斯,则从革命精神和政治视角高度评价了拜伦及其《唐璜》,将其视为具有“主观战斗精神”的猛士和预告革命风暴的云雀。这种评价不仅是对乔治·拜伦个人才华的认可,更是对其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批判力量的肯定。然而,对于《唐璜》的接受与评价,也存在截然不同的声音。以威廉·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批评者从道德层面出发,对其进行了严厉批判。尽管如此,《唐璜》的影响力和地位并未因此减弱,反而激发了更多作家的创作灵感和反思。
在英国文学史上,约翰·克莱尔对《唐璜》的改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他以拜伦的作品为蓝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观察,创作了政治讽刺诗《唐璜:一首诗歌》,以农民的视角控诉了圈地运动的罪恶。这种改写不仅丰富了唐璜形象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不同社会阶层和立场对同一题材的多样解读。
此外,美国作家埃里克·克林雷特和亨伯特·沃尔费等人的作品,则将唐璜的故事背景扩展到了美国和中国,进一步拓宽了唐璜形象的跨文化边界。这些作品共同证明了唐璜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其生命力和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国界和时代的限制,成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
实际上,这两位作家笔下的唐璜与以往文学中的唐璜仅存在名字上的联系,而他们与拜伦的区别则在于把英雄冒险故事和流浪汉题材又向前推了一步,将以往贵族出身的唐璜形象移植到了现代社会的普通人身上。乔治·拜伦及其笔下的“拜伦式唐璜”对19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文学影响很大,亚历山大·普希金、莱蒙托夫、古米廖夫等人笔下的唐璜在性情、样貌和思想上都或多或少可以在拜伦的《唐璜》中寻找到依据。
俄国版“亦正亦邪的唐璜”
在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文学舞台上,唐璜这一经典形象经历了从西方文学到俄罗斯本土文化的深刻重述与改写,成为反映时代精神、探索人性复杂性的重要载体。普希金、莱蒙托夫、勃洛克及古米廖夫等杰出作家,各自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赋予了唐璜形象新的生命与意义。
普希金:古典现实主义的探索
普希金在《石客》中对唐璜传说的改写,不仅是对源文本的多重置换,更是对古典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深刻实践。他通过石像这一象征性元素,强化了道德审判与宗教救赎的主题,使作品超越了简单的冒险与爱情框架,触及了人性深处的善恶较量。普希金笔下的石客,作为惩戒力量的化身,其行动不仅是对唐璜个人罪行的回应,也是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一种隐喻性批判。此外,《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作为“俄罗斯的唐璜”,其形象进一步丰富了俄罗斯文学中贵族青年的复杂性格,展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迷茫。
莱蒙托夫:浪漫激情与深刻反思
莱蒙托夫对唐璜形象的改写,则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自我反思的深度。他笔下的唐璜,是一个集贵族、骑士、恶棍、反叛者、好色之徒于一身的复杂人物,其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之间巨大鸿沟的深刻反映。莱蒙托夫通过唐璜的自白,展现了其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人性的不懈追求。同时,他也借唐璜之口,对社会的虚伪与不公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感和伦理价值。
古米廖夫:自白与忏悔的晚年
古米廖夫在《唐璜》中的改写,则以一种更为直接和坦诚的方式,揭示了唐璜晚年内心的孤独与忏悔。通过自白的形式,古米廖夫让唐璜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年轻时的放纵不羁到晚年的悔恨交加,展现了时间对个体生命的无情侵蚀以及人性在岁月磨砺下的深刻变化。唐璜在自白中流露出的无助与迷茫,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是对人类普遍处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批评史
唐璜作为一个文化原型,在不同学者的研究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形象。这些观点共同展现了唐璜作为文化符号的复杂性和持久影响力。
法国作家司汤达对比了《维特》与《唐璜》中两位主角的爱情观。他认为维特将爱情视为探索世界的途径,通过爱人绿蒂感受到周围一切的美好变化。相反,唐璜的爱情更像是狩猎,虽然每次经历都能激发他的热情,但也让他不断质疑个人能力和生命的意义。维特专注于单一的爱情对象来发掘其深层价值,而唐璜则试图在不同的恋爱经历中捕捉理想的爱情状态,避免爱情日常化的平淡,这种态度最终导致他对爱情感到厌倦。因此,司汤达认为维特代表了浪漫主义的爱情观,而唐璜则体现了更为玩世不恭甚至虚无的态度。
西班牙外交官兼学者马达里亚加在他的著作《西班牙的天才》中高度评价了堂吉诃德和唐璜这两个文学形象,认为他们是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认为哈姆雷特和浮士德虽伟大,但堂吉诃德和唐璜更加真实、生动,因为它们代表了正义之爱和女性之爱触动人心的力量,这些特质使得这两个角色能够历久弥新。
法国文学家及哲学家阿尔贝·加缪在其作品《唐璜主义》中从荒诞哲学的角度肯定了唐璜的生活哲学。加缪认为唐璜的生活以爱为指导,他既为了爱而活,也为了活而爱,在爱与生活中找到了融合。唐璜始终忠于自己的意志,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放弃自我。加缪指出,唐璜的“唐璜名单”可以被看作是他创造自己世界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加缪不仅诠释了唐璜的角色,还重构了他的故事。
美国文学评论家伊恩·瓦特在其著作中指出,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唐璜和鲁滨逊是现代个人主义的象征。他们诞生于反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社会变革的时代,但仍追求个人自由和自我决定,尽管他们的命运最终以失败或死亡告终。
不同的理论家在各自的作品中塑造了多样的唐璜形象:法国符号学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认为唐璜是西方传说中最具男性魅力的爱欲角色。希门尼斯指出唐璜的丰富性有助于缓解学术研究者的焦虑。安·戴维斯拒绝将唐璜固定为某种特定的神话或原型,认为他是一个永远与时俱进的角色。大卫·吉斯认为唐璜通过不断变换的身份丰富了他所在的世界。曼德雷尔则倾向于将唐璜视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文本,一个持续被人们讲述的故事。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认为唐璜的欲望本质上是对欲望本身的渴望以及对语言的运用。在他看来,唐璜利用语言的表演功能,通过言辞来延长欲望,而非简单地传达信息或做出承诺。美国学者萨拉·赖特在其著作《引诱的故事:西班牙文化中的唐璜角色》中探讨了20世纪西班牙文化中对唐璜形象的各种解释。她表达了对唐璜的复杂情感,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喜欢唐璜,是因为他代表了自己不愿面对的部分自我。
其他艺术形式
唐璜的形象不仅在文学领域广受关注,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备受青睐。自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唐璜的故事就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包括即兴剧、歌剧芭蕾舞钢琴曲等。其中,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尤为著名,该剧将唐璜描绘成一个兼具幽默感、自由精神和浪漫气质的复杂人物。此外,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唐璜的回忆》也是对这一主题的音乐诠释。近年来,唐璜的故事也被搬上大银幕,例如:1965年的德国电影《唐璜,几何之爱》,展现了一个最终被爱情征服的数学家形象。1994年的美国电影《天生爱情狂》,讲述了一个患有臆想症的男人将自己想象成唐璜的故事。2005年的法国电影《唐璜》,呈现了一个为爱牺牲的痴情男子形象。2013年的美国电影《唐璜》,由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了一个现代版唐璜的故事。2022年的法国电影《唐璜》,聚焦于一个演员在现实生活与艺术表演之间的挣扎。这些改编作品虽基于唐璜的原始传说,但通常会脱离原著背景,赋予这一经典形象新的内涵和现代意义。
人物关系
文化内涵
唐·璜主义(Don Juanism)通常指的是与唐璜这一文学形象相关的特质或行为模式。唐·璜主义是一种意识、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专门针对性爱关系。它反映了莫里哀的著名喜剧《唐璜》和许多其他艺术作品中呈现的唐璜的整体形象。这一形象在文化史中有着内在的分歧和不同的解释。一方面,唐璜被认为是一个勇敢的追求者,一个深情的花花公子,一个享乐大师,一个讨女人喜欢的男人,因此证明了对唐璜与爱情艺术的看法。另一方面,唐璜被视为浪荡子、诱奸者、女性心灵的破坏者、丈夫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唐璜象征着任性和挥霍。唐璜形象的两面性是在两种不同的象征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前者是在情色语境中,后者是在道德伦理语境中。唐·璜主义的情色内涵的主要特征是,它们的实现与宫廷式的殷勤、女人对骑士的期望、浪漫的骑士、美妙的情人密切相关。然而,唐·璜主义经不起从爱的哲学和智慧的观点来审视,在这种观点中,对正直和完美、慷慨和奉献的渴望是人际关系的前提。然而,当面对唐·胡安主义时,爱的哲学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困难的境地:至少它的一个方面与普通人最流行的对爱的理解有关,在那里,爱是一种浪漫的——反映肉欲的性爱体验,而在爱中结合无疑是在性的意义上被理解为性的交往。
唐璜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化符号,常常被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唐璜主义”作为一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和艺术作品,它也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中那些有着类似唐璜特质的人的行为模式。在现代社会,“唐璜主义”有时会被用来指代那些过分追求短暂的浪漫关系,而不考虑长期承诺的人。
人物影响
唐·璜是西方文学中的“四大不朽人物”之一,与之并列的分别是哈姆莱特、浮士德和堂吉诃德。唐·璜是西方文学史中的“常青树”,在文学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许多重要的作家都曾发掘改编或再次创作过唐·璜题材的作品,这使得唐·璜形成了西方文学中一个较为丰富的文学形象群。
唐璜形象是西方文学中经典的人物形象,自17世纪诞生于蒂尔索·德·莫利纳的笔下,此后就受到各个时代艺术家、思想家的青睐,莫里哀沃尔夫冈·莫扎特索伦·克尔凯郭尔乔治·拜伦萧伯纳、理查·斯特劳斯、阿尔贝·加缪等都曾创作过唐璜题材的作品,这其中任何一部都能让唐璜名垂青史,跻身于文学殿堂的神龛之上。迄今为止已有1000多部表现唐璜主题的作品,以及4000多种相关的著作,形成唐璜族谱,成为了“唐璜学”。
唐·璜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但却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之一。唐·璜传说在西班牙成型,随即传到了意大利,后来又经法国传至英国德国挪威瑞典俄罗斯波兰,直至整个西半球。“在意大利,吉利贝蒂和希科尼尼先后于1652年和1670年对唐·璜进行改编;在法国,1658年和1659年多里蒙和德维尼耶先后推出关于这个传奇人物的剧本。1713年,法国勒泰里耶创作的第一部有关唐·璜的歌剧在巴黎上演。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830年写了一篇名为《长寿药水》的小说,亚历山大·仲马则于1836年写了剧本《唐·璜·德·马拉尼亚》(又名《堕落天使》);在德国,作家霍夫曼的《唐·璜·一个旅游爱好者的不寻常遭遇》是一篇颇有特色的短篇小说,他以旅行者漫谈观看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唐·璜》感受的方式,对唐·璜作了独特的阐释。其他德国作家如莱瑙、维塞、布劳温塔尔及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均曾写过唐·璜。其中,莫里哀的剧本《唐·璜》和乔治·拜伦的长篇叙事诗《唐·璜》可以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璜题材的文学作品之一。
唐璜故事自问世以来,便一直受到世人关注。相应地,唐璜形象也早已超越了某一特定语境而成为人类审视自身生命欲望、行为动机和心灵诉求的集体无意识。唐璜是人类历史、文化和记忆的原型,是关于人类生存的神话与传说,作为人类意志的象征,他始终扎根于尘世并持续沉浸在刹那的生命感受和审美想象中。唐璜的形象虽然时常与登徒子、行骗者、反叛者和异教徒紧密相连,但是在后世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反复出现却在提示,他并非一个仅凭世俗伦理和宗教法规就能被盖棺论定的脸谱化角色,相反,他是一个难以被人破解的谜团,不论是在历史现实和民俗音乐中,还是在文学虚构和神话传说中,都很难找到与他相合一的角色。他的形象并不源于任何特定的语境,其心理构成更不能被简化为一般性和共同性,他反复沉迷女色却从未坠入爱情,他身为好色之徒却始终敬畏和珍视骑士威仪,他肆意挥霍却未摧毁自我,他质疑和否认一切既定的社会价值和宗教戒律,却始终没有完全弃绝基督信仰。
衍生形象
文学作品
戏剧歌剧作品
影视作品
人物评价
唐·璜不仅仅只是一位喜欢玩弄女人的公子,他更是一种男人的象征——不断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欲望。他不在乎过去和未来,只想抓住现在、享受当下的生活。在舞台上,唐·璜有强大的力量,虽然传统的社会道德会批判他的做法,但他并不在乎,因为他要打破常规,寻求新的刺激,也许这就是人们对他又爱又恨的原因。——维托里奥·普拉托(曾饰演唐·璜)评
哈姆雷特、唐·璜和大海乃是雅威创造的三个极致之物。——法国作家福楼拜评
唐·璜不是因为缺乏爱才在一个个女人之间游荡。把他作为只追求爱的神秘主义者是可笑的。但确实是因为他用同样的热情爱着她们,每次都付出了全部身心,所以才不得不重复他的馈赠和他深情的追求。因此每个女人都希望给他别人不曾给予的。每次她们犯这样深刻的错误都只能让他感受到继续重复的必要。——(法)阿尔贝·加缪著《西西弗的神话》评
在唐·璜身上表现出“欲望的人生”,饱满的情欲抵挡不住无聊空虚,风月无边植根于存在主义式的厌世和悲观思想中。因此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唐璜形象被视为浪漫主义的核心比喻:“根深蒂固的欲望,在与正常生活关联中导致了冷静旁观和浮夸做作的感觉,甚至导致了对死亡的渴望。”——Lydia Goehr和Daniel Alan Herwitz合编的书籍《唐·乔瓦尼时刻:一部歌剧遗产的论文集》评
唐璜所代表的自由人的激情和意志是不可估量的。维特将爱情同时视作发现新世界的窗口和不断更新的世界本身,世间的“一切都互相关联,它改变了所有一切的面目”,似乎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都与绿蒂相关,唐璜的爱情则如同打猎,尽管不同事物唤起了他的行动,但又使他不断怀疑个人才能和世界意义:维特坚持在同一个爱情对象身上寻求和发现世间万物的美,从而让初遇的美好时刻无限放大和延续下去,唐璜则想在邂逅不同爱欲对象的过程中触及终极的爱情理想——企图让每一段爱情都停留在最美好的瞬间,拒绝让爱情进入乏善可陈的日常生活,但他对爱情对象的不专最终导致了对爱情的厌倦。——法国作家司汤达评
让我们记住四个最伟大的欧洲文学人物吧。哈姆雷特和浮士德将会变成数字;而另外两个来自西班牙的人物——堂吉诃德和唐璜将是这四个人物中最伟大的。哈姆雷特太梦幻,浮士德太理念,但是堂吉诃德和唐璜却是有血有肉的人,只要男性能被正义之爱或女性之爱所触动,那么这两个人物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西班牙外交官兼学者马达里亚加评
参考资料
Don Juan.Britannica.2024-07-31
拜伦勋爵的《唐·璜》.大英图书馆.2024-05-19
唐璜.豆瓣电影.2024-07-31
唐璜.豆瓣.2024-07-31
小唐璜情史.豆瓣.2024-08-06
《唐璜》的前世与今生.人民网.2024-08-11
唐璜.豆瓣电影.2024-07-31
唐璜.豆瓣电影.2024-07-31
唐璜 Don Jon (2013).豆瓣.2024-07-31
目录
概述
形象起源
历史人物
文学作品
神话与文学的结合
形象演变
西班牙版“被迫忏悔的唐璜”
意大利的“喜剧版唐璜”
法国的“唐璜热”
德语版“理想者唐璜”
德国的唐璜重塑
奥地利的独特视角
英语界的“拜伦式唐璜”
俄国版“亦正亦邪的唐璜”
普希金:古典现实主义的探索
莱蒙托夫:浪漫激情与深刻反思
古米廖夫:自白与忏悔的晚年
批评史
其他艺术形式
人物关系
文化内涵
人物影响
衍生形象
文学作品
戏剧歌剧作品
影视作品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